接圣旨?英姐儿只觉得一道闪电劈中了自己,然后又是一个炸雷把自己炸得粉粉碎。她一个砍柴的丫头,皇上知道她是哪亩地里冒出来的白菜苗?
英姐儿摇摇晃晃地扶住了炕桌:“你没听错吧?”
见雪进了门,满脸的惶急:“奶奶,是真的!刚才碰到来传讯的嬷嬷,我们才跑了回来。”
见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姐儿满脸发白,见雪忙道:“奶奶,指不定是什么好事呢!奶奶莫急!”
说话间,周四郎也进了门,倒还镇定:“不是圣旨,是太后娘娘懿旨,前面在摆香案呢,咱们赶紧换了衣服。”
见英姐儿还呆着,索性,伸手拉了她的手进了屋。英姐儿的手摸上去,微微的粗糙,此时手心微微的汗湿。
周四郎紧紧地攥了攥:“没事,别怕。”英姐儿看看紧紧被拉着的手,又看着他,突然就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一众丫头们也都跟了进来,一通忙活。拾柳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动作极快地给英姐儿重新梳洗、挽发、插戴。一边翻找英姐儿的衣裳,一边道:“奶奶这些衣裳可真是不能看,糟蹋了好料子,赶明儿我给奶奶改改。”一边好容易找出来一件猩红提花缎,绣了花开富贵的褂子来,又给配了黑色罗裙,道:“这也来不及熨平熏香了。”
见雪见了,道:“你只管忙别的,这褂子我来熨。”说着拎了褂子,飞快地往厨房去了。
香草则忙着翻鞋子,一双双递给拾柳看。香萝就在一旁打下手,四个丫头围着英姐儿,倒把周四郎给甩在一边。
英姐儿见了,吩咐香萝道:“你去给守贤说一声,让她带人进来给爷换衣裳。”香萝忙飞也似地去了。
一会儿工夫,拾花也来了,见英姐儿差不多已经装扮停当,倒是有些意外,见了礼便走了。
两人收拾妥当,到了前面大堂,就见香案已经摆好,周家众人挤挤攘攘也不知道到齐了没有。宫中的人应该还在一边房舍中暂时歇息。
如今周夫人不在家,老太太不理事,都是焦氏打理内院,外院又有得力的管家,周家逢年过节也是常有宫中恩赐的,诸事井井有条。
老太太按品大妆,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扫了英姐儿一眼,便转过头去。
到了时辰,便开了中门,众人跪倒在地,迎了懿旨进来。
众人俱低头屏息,只听见一个略尖细的嗓音道:“寿德皇太后懿旨有諭:周门黄氏生于蓬门,疏于教习,桀骜不驯,屡出祸端,京师咸闻。实有毁我妇人之誉也。然念其初嫁,今遣内女官一名,教其熟读女戒,并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以成妇顺也。”
英姐儿听不懂,可周家自老太太起都羞愧欲死,愤恨难已,还得跪地谢恩。
周四郎则偷偷看了英姐儿一眼,心中疑惑不已,虽说自己也算是奉旨成婚,可皇帝日理万机,自己闺房之中这点儿小事,怎么会惊动了后宫太后?还特地派了人来申斥,又遣了女官来监督学习。这是明晃晃地打周家的脸啊!
周四郎所不知道的是,虽然他自己近日也常出门会友,但众人想着他马上就要离京,都好心让他避开了坊间流言,所以他还浑然不知,他与英姐儿的事确实是早已京师咸闻。英姐儿关在家中,更是一无所闻。
懿旨说得相当地委婉,其实他们夫妇早已经是奸夫淫妇、臭名昭著,影响极坏,所以连太后都忍无可忍地发旨训斥,并且还派了女官来替周家管教媳妇。
这话儿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传出来的,那书楼茶馆之中竟有说书的改了名姓,唱讲出来。
基本回目如下。
第一回:俏郎君见异思迁,苦命女投缳自尽
田氏路遇吉四郎,贪慕富贵,强索香囊,勾搭成奸。四郎见异思迁,悔弃婚约,青梅竹马苦命午小姐不堪受辱,投缳自尽。
第二回:愧四郎背妻偷祭,妒田氏追打山门
皇上英明旌表午小姐节烈。四郎心中内疚,怀念午小姐,于旌表落成之日偷偷前往拜祭;不想田氏得知,连夜追赶,大闹山门。四郎逼于田氏淫威,过山门而不入,被押回家中。
第三回:悔四郎避妻自锁,毒田氏斧劈院门
四郎回到家中,心中痛悔,不欲与田氏相亲,锁了院门,避之不见。却被田氏以斧劈门,撵走四郎忠心婢女。
第四回:四郎母教媳被欺,田氏女火戏四郎
四郎母欲管教田氏,反被气得病倒。四郎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田氏淫威,将田氏锁在家中。田氏奸猾,竟放火烧屋,骗得四郎开门,逃了出来,反将四郎锁住。
欲听下回分解?对不起,周家的这出大戏刚演到这一回,无法保证日更。
本来这事传到坊间不过是戏说。老太后闲坐宫中,得空了看看戏,听听太监宫女说些京师趣闻。听说了这一节倒也没有当真。自来人言可畏,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这一日,皇上下了朝来给老太后请安,不知怎的竟提起此事,皇上闻言一惊。这许家的事还闹个没完了?便命人去传礼部官员来询问那众妙庵之事。
礼部官员当日也听得小道姑提起有周公子要给许小姐修坟扫祭,却因新婚妻子在一旁,交待了几句便匆匆走了,并未上山。见皇帝垂询此事,也不敢添油加醋,只道:“周四郎确有前往众妙庵,却未上山拜祭。黄氏也确实在场。当日情形如何,臣未得亲见,不敢妄禀。”
皇上心中震怒,周侍郎信口旦旦说什么儿子与许家女并无私情,如何倒念念不忘,新婚之中就毫不忌讳前往拜祭?不管此事真假,无风难起浪,这事必定早是轰动京师,不然如何会传到太后耳中?这周侍郎治家如此无方,如何能堪任大事?!
太后见皇帝怒气腾腾,心中暗悔失言,不该将这些捕风捉影之事传给皇帝,只得道:“皇儿,所谓家丑不外扬,这周侍郎家中传出这些丑事,必有缘故。不如哀家派个老成的女官前去,就说是教导那黄氏,探听清楚真相,皇上再做定夺不迟?”
周侍郎暗暗叫苦。他也不是半点没有听到外间传言,只是想着关了英姐儿,送走四郎,这谣言不过几日就又被新的话题盖过了。谁知道,宫里老太后消息居然这么灵通?家中要是住进了太后身边的心腹女官,可真是脖子上系了套,头顶上架了刀!
周侍郎心中早把那在后面扇阴风点鬼火的人骂了祖宗八代,表面上恭敬有礼,规规矩矩地得伏在地上,磕上几个响头:“臣周盛业谢太后娘娘对周家的恩赏!周家上下莫不感激涕零!祝娘娘千岁千千岁!”
待重礼送走了传谕的公公,周夫人不在家,只得由老太太去跟那位女官交接。
这位女官姓宋,年岁不过四十上下,在老太后身边是个极有脸面的。她自八岁入宫,三十年都在宫中,本来早可归家荣养,奈何家中亲眷全无,老太后索性就留她在身边,教习新进女官,闲时在太后跟前聊天说话讲古,宫中倒俱都称一声宋先生。若论品级,倒是正五品,与宫正平级。
平常勋贵仕宦之家,若能延请宫中放出来的积年嬷嬷教习规矩就已经难得,无不厚礼相待,如今周家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倒来了这么一尊大佛。
老太太自己因为周侍郎得了个淑人称号,算是三品。可是也不敢在宋先生跟前拿大,恭恭敬敬地请了宋先生上座,宋先生却恪守礼仪:“老淑人不必客气,还请上座。”
老太太这才坐了,与宋先生叙话。
这边周侍郎退了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赶紧把周夫人给接回来。第二件事就是叫了周侍郎英姐儿到书房训话。
英姐儿一直脚底发飘。她到现在还晕头晕脑,这是太后娘娘觉得她太不听话,给派了个女先生来吗?可是自己明明已经很听话了,连出月亮门,她都没有想着要动刀子扛斧头。怎么都要出发去苏州了,偏偏宫里来了人,她还能不能去了?
进了书房,周四郎见她面色苍白,摇摇晃晃的样子,便道:“老爷,黄氏没经过这些,这会儿只怕已经站不住了,不如……”
周侍郎怒火冲天:“小畜生,还敢多嘴,赶紧跪下!”
这一喝骂,英姐儿愣住了,还以为周侍郎会冲着自己来,没想到先骂了周四郎。头倒也不晕了,还有功夫在心里暗道:“老爷真是气糊涂了,这不是连自己也骂进去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感谢收藏小天使,庆祝收藏突破30!24日双更,第一更半夜鸡叫;第二更大概晚上八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