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考有三题,三题皆是与数相关,虽然“数”是君子六艺之中的一艺,但是却排在最末,这些年来,求学为出仕立名,做官显身,学子更为专注在“书”和“礼”上,其他的一概不管了。
而今这代表天下最高风向的南池书院突然搞出了个选拔前的加考,就让人不免头痛起来,往常连四书都看不完,哪里有时间再去管数这种百年不遇的学科,于是不免凄凄惨惨,很多人被接连三题数考得失去理智,当场就弃考而去了。
宣煜是第一个交答案的,不免引起了在场其他人的瞩目,检查他答案的人看了他的纸,不免也对他露出了微笑。
大部分人仍然坚持着,等身边的人陆陆续续交了答案,不知道是和自己较劲还是怎么,写不出来仍然倔强,待那读题人宣布,已经有了前三百名全对的人了,那些人才终于放过自己一般,起身离去了。
而此时,已经过了午后,太阳过了午后,正式的第一场在午后一个时辰,还有一个时辰休息,书院已经准备好了三百份饭食。
已经有人过来打探了宣煜,觉得他气度非凡,又是第一个交卷的,先过来探探底。
却得知,这人来的时候,是跟随孙氏的马车,这个孙氏子弟并不知道是谁,因为名声不显,众人便猜测可能是个在吴国冷门的宗室子弟。而宣煜则回复那些人,自己只不过是随主人前来罢了。
让宣煜意外的是,孙歌青居然也是通过了前三百名的考核,只是落在最后面几个罢了。
这下大家又都纷纷猜测他,要么是这个贵族家里投身的门客,要么就是家仆,宣煜还是用的“于煊”的假名,很多人并没有听说。
这下众人就有些松口气了,声名不显,想必就不是门客,而是奴仆了,就算这人再气度不凡,只不过是个加考第一罢了,后面有的是看重门第出身的先生去挑剔他呢。
更有刻薄者,便直接讥笑“原来是个家奴啊,倒也有几分厉害呢,不过也就这样了。”
“你……”孙歌青听了立刻便想回怼,但是被宣煜拉住了,宣煜摇摇头“你忘了,我本来就不是真来参加的。”这才叫她作罢。
这通过加考的三百人到了时间,便被引往后边的一处宽阔场地,像是校场的样子,想不到这书院内还有这么大的校场呢。
孙歌青才看见这个场地,就激动起来“于兄!于兄!这次要考射啊!那你岂不是又要拿第一了!”
宣煜也看到了不远处立着的箭靶,摇着头说:“孙公子不要这样说,这里藏龙卧虎的人并不少。”
旁边有人听见了,“的确是卧虎藏龙,数考第一并不见得什么都能考第一,这于兄想必除了数算,骑射也是极为了得,我等可以拭目以待了,这第一场比试,看是这位于兄,还是吴国的神箭手陈公子能得一等了。”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蓝衣的青年,面上虽然是一片温和,说的话却夹枪带棒的,而且有挑唆之嫌疑,那个陈公子也不免朝这边看过来,宣煜向他点头示意,陈公子却很是倨傲扭过脸去不再看这边。
孙歌青气笑了,“我今天算是见识了这些读书人。”
第一轮下来,每人十支箭,射中靶心是十环,靶圈为一环,空靶零环。以总环数排在前五十者为上等,后一百名中等,其余是下等。宣煜共计八十八环,位列第二。而那陈公子不愧有神箭手之名,成绩有九十二环,位列第一,孙歌青这些的确不行,排在了下等。
待第二轮便只是上等之间的角逐,只射三箭,但是这三箭需要先生来点评了。
“陈逐羽,九环,九环,十环!”点评的先生说道,这就是那陈公子的姓名了。9
“陈公子正是好样的呢!”有人为这样的好成绩喝彩道。
“陈公子真给我们吴国长脸!”
“这样好的成绩,必被评为上上等呢!”
就在这个箭靶前分外热闹,人人为这样的好成绩喝彩道贺之时,旁边不远处却传来一声惊呼“白矢!”
众人看过去,见是那加考第一的于煊的考靶,便有好事者问道有些震惊神色的点评老师,于煊的成绩如何。
点评老师尚且不知他们早已将陈于二人的成绩当做热闹看,清了清嗓子道:“于煊,十环!十环……”
人群内已经骚动,“连着两个十环了呢!”
“是啊,还说是白矢,必是极为有力又有准头的。”
“十环!”点评老师讲最后一箭的成绩念出来。
人群之中立刻沸腾起来,“竟然三发都是十环!”
“这样的成绩可是少见。”
“何止是少见,两个十环都是书院最好师兄曾经的成绩了。”
“了不得……这人,射也拿了第一,他前面加考的数也是第一呢。”
而刚才那群陈公子吹瞬间变得安静如鸡了,挑事的那位蓝衣公子却开始双踩,“吴国的神箭手也不过如此嘛,连一个民不见经传的家奴都比不上。”
“哼,你凭什么说这种话,你射是比得过于公子还是陈公子了?”这次却没有多少人买账,反而看出了这人的存心挑拨。
周围的学子也一一附和几句。
那陈公子走过李,摸了摸被宣煜射出的那三支箭,转头看向宣煜时,已经没有了原先倨傲眼含轻视的样子,“你这技艺,比我好……没有十年,是不会练成的。”
宣煜笑了笑,没告诉他,他从小到大只习过三年,而且射箭还是半年前回宫才得以重新拾起的:“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
射箭比试完,天已经黑透了,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被设置在明日上午,于是众人便要下山去,山脚下有不少应运而生的客栈。书院里有人留宣煜,宣煜才知道原来这前五十人还可以当晚就留宿在书院。
不由失笑,“这书院倒是将如何区别对待人,做得淋漓尽致。”孙歌青瘪瘪嘴,“可不是嘛”。
翌日。
这射箭的为何要排名,是和后面的最后层选拔有关,无他,这个排名和最后一场考试的座位有关,排在前面的,自然是离先生们近的。
对,这场考试,便是和先生们同堂而坐,在厅堂之中煮茶谈策,坐在越前面,自然越能曝光在先生们面前。
只要上等可以入座发言,每位先生的亲传弟子名额只会给这五十人。
而中等下等只能旁听,或者就着问题写出自己的论述,待考试之后交给自己心仪的先生,若是先生看中了他的文章,便会召见他,让他成为他门下的普通弟子,不过下等者是要比中等者多交一份择师费用的。
“我看着今年这坐在第一位的,倒是个才俊。”一位白衣蓄须的先生和他身边的助教、也是他的弟子说道。
“非也,此人不过一家奴尔,你不是向来不会收出身低贱的人做弟子吗?”他旁边的一位黄衣先生喝着茶,一副我早已打听到了的样子。
白衣先生脸色淡了“原是如此吗,那便算了。”
代不群此刻闭眸养神,并不去理会这些言语,也没有对下坐的学子有任何关注。
上面出了第一题“北方大旱,就一地之治,如何缓解百姓的损失?”
宣煜:……
原来这就是父王说过的送分题,这答案不就是宣官手册里面的内容吗?
宣煜想了想便开口说了,期间讲到了一些现在只有魏国才有的先进的灌溉耕作方式和农用工具。
便有先生提出疑问了,“你怎会知道这么清楚魏国的东西?”
宣煜不卑不亢,“学生不才,是魏国人。”
此话一出,身边就是一静,宣煜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魏国在如今世家林立,学风盛行的吴国眼中,还是个胡作非为、不读诗书甚至不同教化、类同蛮夷的国家。
但是宣煜知道,这可能是很多年前的魏国,但是并不是现在的魏国。
下边有人变立刻嘲讽“原来还是魏国的家奴呢,与这等贱民同坐一堂真是让我如坐针毡。”不出意外,还是从昨天就开始,挑事的那个蓝衣青年,宣煜看过去,见他眼里含着鄙视,以及掩藏不住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