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得老太君大义灭亲的呈辞,唏嘘不已,尚未来得及发一言,琮亲王道:“陛下,臣弟这些年一直无所求,唯一心愿不过家人平安,明婴平安。明婴过去纵然荒唐胡闹的时候,但他如今会搅进这场兵乱,全然因为这些年屡遭陵王迫害所致。”
“明婴是臣弟的儿子,他究竟有无野心,有多大野心,臣弟心中清楚。陛下若一定要疑了他,冤了他,便将臣弟与当年一干旧臣一并处置了吧。”
“旧臣”二字一出,昭元帝不由顿了顿。
他与琮亲王是一同从前朝风雨里走过来的,彼时先帝驾崩得突然,若非琮亲王带着一帮旧臣帮他稳住了东宫之位,只怕如今高坐龙椅上的人并不是他。
便说今日深谙圣心的那几个宗室走狗,不正是当年旧臣吗?
他们眼下帮着昭元帝翦除祸患,可这祸患也是旧臣之子,就不怕有朝一日自己也得此果报吗?
琮亲王这话看似云淡风轻,说出口却有千钧之力。
几名宗室的脸色俱是一变,心中都涌上兔死狐悲的之感。
昭元帝终于有所松动,说道:“平修这话实在多虑了,昶儿是朕的亲侄子,朕怎么会忍心看他深陷囹圄?”
“宣稚。”昭元帝道。
“末将在。”
“待回宫后,第一时间问昶儿的话,倘他无罪,立刻放他回府,绝不可冤枉了他。”
“是。”
昭元帝随后道:“起行吧。”
殿前司的禁卫抬起御辇,号角在山风中长鸣。饶是昨晚山中残尸遍布,第二日朝阳升起,血色迅速褪尽,群山依旧苍翠如昔,大约世间兴衰更迭,不外如是。
昭元帝注视着远山,一时默然。
如果可以,他何尝不愿放过昶儿呢?
可是不行啊,若昶儿还是从前的昶儿倒也罢了,如今的这个程昶,为人凌厉且清醒,他手上已然掌了权,直至今日又掌了兵,身为帝王,谁敢放他安生活着?
那个无上尊位只有一人坐得,哪怕程昶没有争权之心,他下头的人便不会因他而争吗?一旦争,就会流血。
那时程旭与程昶当中但凡有一个人自危,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朝野便再也安稳不了了。
皇辇行到山腰一片空地忽然顿住,一名殿前司禁卫亟亟来报:“陛下,太子殿下在前方阻道。”
昭元帝微微皱眉。
旭儿?
他不是将旭儿支去明隐寺了吗?
昭元帝掀开车帘一看,田泽不知何时带着田泗回来了,两人一并跪在前方的山道上,身后还跟着数名僧人与兵卒,果真是阻拦圣驾之势。
昭元帝沉声道:“你不去明隐寺审问叛兵,到这里来做什么?忘了朕是怎么交代你的了吗?”
“回父皇的话,儿臣已去过明隐寺了。”田泽道,一顿又说,“儿臣的确还没有审问叛兵,只因……儿臣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低垂着双眸,“父皇不是说,儿臣当学着平四海,立升平吗?儿臣以为,若要如此,第一便该做到公正清明。”
“昨日明威将军擅闯禁令,私自调兵的确不妥,但她之所以这么做,皆因为秉持着一颗忠孝诚义之心。儿臣知道明威此番作为惹父皇生疑,欲为她分辩,奈何空口无凭,是故便去明隐寺寻来这许多证人。”
田泽说着,兀自站起身,指着当中一名身穿袈裟的人道:“这位乃明隐寺中住持明觉大师,他可以证明昨晚王世子陷于兵乱,明威将军起初并没有带着五万人前去相救。事实上,她担心陛下与宗亲们的安危,将大半忠勇军都交给了裴阑将军,独自带着两千人去寺中寻找王世子。”
又指着一名身着铠甲的叛兵,“此人乃张岳手下溃逃统领,他可以证明昨晚张岳与殿前司交战之时,裴将军曾带兵前来相助过。但裴将军见殿前司兵力充足,保护垂恩宫绰绰有余,这才带兵回头的,与明威将军一同对敌宣武与怀集的。”
“试问若不是二位将军一同在明隐寺击退宣武与怀集,我们这些宗室如何安度一夜?”
“试问若不是二位将军在垂恩宫外大败陵王大军,今次兵乱,何以能够如此快平息?”
“父皇。”田泽拱手朝昭元帝一拜,“事情的真相,父皇一问这些证人便知。儿臣以为,明威将军非但无过,反而当居首功!”
田泽其实知道昭元帝早已放下对忠勇侯府的芥蒂,他之所以要革云浠的职,只不过因为她带兵帮程昶罢了。
这是无法消解的帝王疑心,所以任凭老太君、琮亲王如何分说,都无法动摇昭元帝分毫。
真正能胜过这圣心的,只有公道与铁证。
彼时断崖上只有田泽一个人能够离开,他便借机去了明隐寺,找来这些证人。
这些人中,有寺中的僧人,有叛军士卒,有翊卫司、殿前司的禁卫,甚至还有辅国将军旗下的逃兵,彼此之间隶属不同,绝无窜供的可能。
田泽顺势跪下:“儿臣恳请父皇为忠勇侯府平冤。无论是——”
他顿了顿,尔后一字一句道,“无论是今日冤,还是昨日冤。”
昭元帝目色沉沉地看着田泽,他没想到他一力压下这么多异声后,最后阻在自己面前的竟是最偏宠的儿子。
良久,他淡淡道:“旭儿,父皇累了。”
“这些事回宫再说吧。”
然而田泽执意不起,仍是道:“儿臣恳请父皇为忠勇侯府平冤,今时今日,就在这里。”
天下大权都在帝王手里,若这些事不在今日分说明白,等回宫后,是功是过便全看君主心意了,这个道理田泽明白。
“倘是父皇当真累了,儿臣可以代劳。”
“程旭!”昭元帝终于忍不住呵斥道。
他荡平祸患,为的不正是他吗?
他可知他今日保云浠,就等同于保程昶,日后程昶一旦有反心,他作为储君如此孱弱,拿什么与他斗?
昭元帝肃然提醒:“旭儿,你是东宫太子,你会承大统,登君主之位,父皇的江山,将来会交到你手中,你如何能因这些琐事优柔寡断?”
“自儿臣回宫后,父皇一直说儿臣当做太子,当承大统,父皇可知道儿臣如何有命做这个太子,如何有命承您的江山大统?”
“父皇可知道,当年儿臣在塞北,是怎么活下来的?”
“儿臣之所以能活着,之所以还有命在父皇跟前尽孝,全因为忠勇侯。是忠勇侯与塞北的万千将士救了儿臣的命!”
这话出,在场所有人皆面面相觑。
关于这位五殿下的身世,宫中人实在了解甚少,只知他乃一名低位嫔妃所出,幼时养在皇后膝下,后来因体弱,便被送去了明隐寺,十余年前明隐寺血案,五殿下亦在血案中失踪,尔后似乎辗转去了塞北,直到五年前才重返金陵。
却不曾想,他到塞北以后,似乎竟亲自经历了塞北一战。
思绪到了这里,众人才辗转了悟,是了,此前宣威将军不是说,陵王以塞北布防图为交换,通敌塞北达满二皇子,不正是希望他找出藏于草原上的五殿下,尔后除去他吗?那年塞北一役如此惨烈,忠勇侯与三万将士无一生还,五殿下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当年儿臣与阿四流落塞北,若不是被忠勇侯寻到,草原荒凉,只怕难以为继。侯爷把我二人交给僻居吉山阜外的哑巴叔照顾,他说他是受太子皇兄之命,不日便要带我二人回京,怎知起了战事……”
那年战况格外蹊跷,蛮子来势汹汹,竟似乎有与塞北军决一生死之意。
云舒广本以为是蛮敌终于备足了粮草,想要打一场持久战,于是便去信枢密院,请求急调兵粮。姚杭山与郓王是如何挪用的兵粮的暂且按下不表,忠勇军万万没想到蛮敌敢举大兵进犯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得到了一张大绥塞北边疆的布防图。
可是云舒广所领大军何等骁勇?饶是有这张布防图,战事依旧胶着。
于是在焦头烂额之际,达满部落的二皇子萨木尔想到了与陵王的约定,他凭借着布防图所示地形,越过边疆,避过哨卒,在战事正酣之际,派人在哑巴的居所外埋伏数日,尔后趁哑巴外出,将田泽田泗一并掳走。
萨木尔随后留下一张字条,称是大绥的五殿下已为他所劫,让云舒广带上万万石粮草,千万两黄金,到山月关换人。
哑巴发现五殿下与阿四失踪后,惊惶失措将字条交给了云舒广。
云舒广看过字条,深思了一夜,隔一日,便带上三万忠勇军出了关。
其实云舒广在离开前,曾劝过哑巴不要自责,他说:“萨木尔的人有我们的布防图,单凭你一人防他是防不住的,五殿下被劫不是你的错。”
他还说:“我此去带兵杀敌,必然九死一生,可达满部落的蛮贼已然知晓塞北的防卫分布,日后无论我们怎么改换布防,他们根据地势仍可趁虚而入,实在后患无穷。所以我只能凭忠勇大军之力,将达满部落全数灭杀在关外,如此可守大绥边疆太平。”
于是那年在山月关外,当达满蛮敌发现云舒广用来交换五皇子的万石兵粮其实是黍壳,万两黄金其实是石头时,彻底动了怒,两军交战,战至三日不死不休。
而田泽与田泗便是被忠勇军从这乱兵之中救出来的。
田泽还记得他被云舒广从萨木尔手中抢出时,悲恸几乎失语,只能拼命地摇头——他是流落民间的皇子,没有生于万万人之上的自觉,他觉得自己不值得这么多将士为他牺牲的。
可云舒广却说:“我带兵来救你,不单单因为你是五殿下,还因为你是大绥子民,身为兵者的责任,不正是守护国,守护民吗?”
他还说:“何况我这一战,也不尽然是为护你,”他举起长矛,指向十万敌阵,“他们得了大绥塞北的布防,后患无穷,我带兵出征,为的是守太平呢。”
田泽记得云舒广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时:“不要回头,快走!”
于是他与田泗相互掺护着,连滚带爬地朝草原奔逃,生怕慢一步就辜负了这么多忠烈英魂。
只是田泽最后还是没听云舒广的话,回了头。
夕阳如血,沙场残尸白骨,堆得如山一样高,田泽看到那个温和的,领兵如神的忠勇侯在兵卒都倒下后,仍执矛屹立在阵前,一生守着一个信念,兵戈催折亦不能倒。
这个生于江南,为守边疆半生背井离乡的将军,总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气质,眉眼间蕴藏着的英飒、坚韧,与温情,田泽后来只在云浠和云洛身上见到过。
田泽与田泗九死一生地回到草原后,日日去哨所等忠勇军的消息。
可是每一日,人们从山月关抬回来的只有尸身,一个活着的人都没有。
三万忠勇军,没有一个做了逃兵。
而塞北草原上,亦再也没有了悉知大绥边疆布防的达满部落。
到了后来,尸身实在太多,来不及掩埋,为防瘟疫,草原上的人只好在山月关的关坳里放了一把火,一直未能寻到的云舒广的尸身,便也在这场大火里化成灰。
山月关的大火烧了几日,田泽与田泗便在草原上跪了几日,两人流着泪,哭得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了。
可是,人总不能在伤悲中沉沦,总要学着自己走出来的。
田泽忆起自己被掳去达满部落时,萨木尔曾玩笑地与他说过一句话:“我也没想杀你,要怪只能怪你那个为了皇位,连通敌这种事都干的出来的皇兄了。”
田泽想,忠勇军没有人做逃兵,他也不能做逃兵。
他对田泗说:“我们不躲在塞北了,侯爷是为奸人所害,我们去金陵,去为侯爷伸冤。”
于是在云舒广三七的那一日,田泗和田泽收拾好行囊,在草原上焚起香,对着天地风起之处叩首三拜,拜祭过云舒广,拜祭过三万英魂,然后启程往金陵而去。
其实直到那时,田泽田泗都是没有名字的,田泽喊田泗“阿四”,田泗称田泽“殿下”。
可当他们跪于草原上,田泽忽然问田泗:“阿四,你想过我们到了金陵后,要叫什么名吗?”
田泗摇摇头:“没、没想过。”
田泽道:“侯爷曾和我说,他有一双儿女,一个叫云洛,一个叫云浠,和我们差不多年纪。”
“云洛云浠,都是水字辈的。我们也起水字辈的名吧。”
“这一生,都敬侯爷为尊长,都不忘忠勇侯府的恩情。”
云在天,田在地。
云洛云浠,田泗田泽。
深恩厚德,毕生不忘。
田泽原打算到了金陵后,寻到云洛云浠,然后查出宫中通敌的皇子,一起为忠勇侯伸冤。可惜那年从塞北到金陵的路并不平顺,他们先是遇上山匪作乱,尔后撞上淮北大旱,一路行一路险。
到了淮北,他们尚未落下脚来,便听闻了招远叛变云洛战亡的消息。
两个少年在暗夜静无人处,捡了一段路边枯骨做香,认真祭过云洛。
他们不信招远叛变是巧合,也知道云洛战死必然是为奸人所害,然而这一路险阻走过来,他们见识了所谓人心险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害云舒广与云洛的皇子权势太大,他们绝不可贸然行事,否则说不定尚未走到金陵,他们就先一步被灭口了。
就算他们能侥幸入得绥宫,见到昭元帝,说自己就是流落在外多年的五皇子,昭元帝就能信他吗?
就算他能在昭元帝面前为忠勇侯陈述冤情,昭元帝就会一力处置那个通敌的皇子么,那毕竟是他的儿子,他就不会包庇么?
他们手上没有证据,便什么都做不了。
田泽田泗想明白这一点后,便开始小心筹谋起来。他们刻意接近到淮北赈灾的程烨,说自己乃难民,凭借着程烨,在金陵落了户。
田泽田泗到金陵只是,正是云浠从塞北为云洛收尸回来的两个月后,他们辗转打听,才因忠勇侯府因云舒广与云洛身上似是而非的罪名已经败落,云浠为了生计,去了京兆府当捕快。
田泽田泗身份敏感,一不小心,唯恐给云浠带去祸事,可恩人之女孤苦伶仃,饶是力量微薄,他们也不能坐视不理。
田泗对田泽道:“殿、殿下,以后考科举,入刑部,为侯爷——寻找证据。阿泗,便去小姐身边,照、照顾小姐,保护,小姐。”
田泽道:“好,等有朝一日,忠勇侯府平冤昭雪,我们再一起回到塞北,守着葬在山月关的侯爷,陪在哑巴叔身边。”
那年金陵的夏日酷暑难耐,田泗跟着云浠当了半月衙差后,白叔与白婶一同犯了疾症,云浠正是焦头烂额,忽闻府外有人叩门。
原来是田泗来找她了。
田泗身边还有一个身着旧衣,清清落落的公子,眉眼间远山远水的,一看就气度不凡。
云浠知道,田泗有个考科举的弟弟。
田泽朝云浠拱手一拜:“在下姓田,名泽,字——”
他稍一顿,想起云舒广曾说:“太子殿下希望殿下平安,所以让臣来寻殿下,臣便也希望殿下平安。”
“字,望安。”
……
云浠立在平南山一众禁卫间,怔然听田泽说着,慢慢忆起五年前,田泗初来京兆府,执意要做衙差。
衙门里一群武卫看他生得白肤秀口,成日欺负他,云浠看他可怜,有一回便劝他道:“你会识字,在衙门里做个抄书先生多好,工钱多,还不用受气。”
田泗抬袖粘在脸上的污渍,笑着与她道:“家中、家中有个弟弟,考科举,当衙差,工钱更、更多,衙门管饭。”
云浠疑惑,这样算下来,衙差工钱真的多些么?
算了,她又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便不想了。
田泗问:“云捕快,我、我以后能跟着你吗?”
“我功夫不行,但我、我可以学,等学好了,以后、我都跟在你身边,保护你。”
白叔白婶的疾症相继复发,侯府乱得不可开交,府门外,一个清清落落的书生来借笔墨。临走时,见白苓捏着一张药方愁眉不展,便道:“左右药方子是现成的,便由在下帮忙抓药吧。”
田泽将一整个月份的药材交到云浠手上时,没有收云浠的银子,他道:“不必了,若非云捕快肯收留,家兄只怕无法在京兆府谋职,忠勇侯府待我们有恩,这些药材便算在下答谢侯府的。”
“云捕快不必客气,在下没花银子,只不过答应帮药铺掌柜抄一月药方子罢了。”
“阿汀你、你不必客气,我、我——就是帮忙跑跑腿。”
“云校尉不必多礼,左右在下已不是第一回照顾白叔,上回自少将军房里借来的书,在下还未归还呢。”
“阿汀,我、我不想当衙差了,你去西山营,做、做了校尉,我、我想,跟着你。”
“左右望安在金陵温书,没什么可劳家兄照顾的,科举之试十年寒窗,中或不中,并不在这一时,反是云将军这回出征岭南,想必诸多险阻,沙场危机四伏,让家兄跟在将军身边,好歹多一个可信之人。”
……
云浠这才明白,难怪当年在最艰难之时,却得了田氏两兄弟一路扶持。
难怪这些年田泗事事以她为先,岭南一战艰难,几回遇险都得他以命相护。
难怪云洛盗走布防图的案子一捅到昭元帝跟前,田泽宁肯自己受罚,受下二十大板,也要为云洛顶罪。
原来都是父亲当年在塞北种下的因,最后换来的善果。
云舒广是受故太子之命去塞北寻田泽的,故太子最后与云舒广说:“侯爷,本宫与你说句实话,本宫这身子,已是不能好了。”
“老四愚蠢,老三虽聪颖,但他这些年受父皇冷落,只怕心有怨怼,且他行事偏激,立心不稳,容易走岔了路,老六……又太小。”
“其实这个老五,本宫曾在明隐寺见过一回,那时他跟照顾他的老太监学了点皮毛医术,正带着身旁的小太监,给从树上跌下的小鸟治伤,不过当时他还小,大概不记得这事了。本宫觉得他仁德,也希望他仁德,盼着他仁德,你去塞北,找到他,为这江山,寻一位真正的仁善的,包容的君王。”
后来云舒广到了塞北,在战事焦灼前,便对田泽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这些带兵打仗的,守护国,守护民,却不守护谁的权柄。但太子殿下仁德,我记在心里,有回忠勇军缺粮,若非他殚精竭虑筹措,只怕草原要遭大劫。他生而仁,生而善,他看重的人,必然也是德行昭昭的,我虽不守护谁的权柄,倘若能为天下寻一名英主,也算是为我守着的国,守着的民做了一桩好事了。”
田泽述完当年事,跪在山道上,朝昭元帝再次拜下:“父皇可知陵王今日为何起兵?”
“因他知道,父皇有意传位给儿臣,而儿臣登基后,必然会因当年塞北之恨诛杀他,所以他走投无路,不得不举旗谋反。”
“父皇不是常问儿臣,这些年既在金陵,为何不肯回宫,不肯与父皇父子相认吗?”
“因为儿臣知道,一旦回到皇子身份,行事反而会束手束脚,来不及找到陵王通敌的证据,可能就会因暴露身份而被他灭口。”
“因为儿臣知道,哪怕做回皇子,父皇愿包庇陵王,还是会包庇,所以即便在回到宫中以后,父皇仍不给儿臣机会为当年忠勇侯之冤陈情。”
“因为儿臣,不想做太子,不想做皇帝。”
“但是现在,儿臣改主意了。”
“侯爷曾说愿为天下寻一位英主,如果儿臣能够成为这样的英主,儿臣愿以一生为之努力。”
“因儿臣的命,是侯爷与塞北三万将士的英魂换来的。”
“父皇让儿臣平四海,立升平。儿臣却要问,如何平四海,如何立升平?”
他跪直身:“当年塞北一役的证人儿臣找来了,就在这里,就是儿臣与阿泗。”
“今日平南山勤王的证人儿臣也找来了,便是这平南山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耳清目明,心怀公道之人。”
“父皇让儿臣做储君,承大统。”
“然为君不仁,何以为君?”
“儿臣恳请父皇,还忠勇云氏一门公道,将陵王之罪告昭天下,以慰将士忠魂。”
天际白云浮沉,山间清风缭绕,黄土之下,埋葬着的是千百年来数不尽的英烈之魂。
云在天,田在地,苍茫的风徘徊其间。
在田泽俯下身的一刻之后,琮亲王、老太君,程昶、程烨、裴阑、卫玠,以及许许多多的宗室与朝臣,那些听明白因果,心中还有公道,亦认为公道高于天地,高于无上权尊的人通通朝昭元帝拜下:“请陛下还忠勇云氏一门公道,将陵王之罪告昭天下,以慰将士忠魂——”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有些评论反响不好,我还自认为凡心入魔这一卷是我全文写得最好的一卷,然后兵变到陈情昭雪这一个大情节,是我全文处理得最好的情节,包括剧情上的大小波折,人物情绪转变,心理上的状态,以及故事伏笔处理,该揭露的揭露,该展示的展示,每一部分的笔墨都比较到位,我写得也很认真。因为兵变与权力变更很难写,人物多,不少情节涉及从第一章就埋下的伏笔,几乎每章都是做好大纲草稿才敢动笔的,确实更新频率有点慢,但是希望大家谅解,真的是一点也没有水文,可能我的脑回路和一部分读者并不在同一个次元?
明天见。
感谢在2020-04-1323:27:14~2020-04-1423:4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长安城的玛瑙肉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现场表演一个豹笑、苏泽弈、荼白、当南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hdbri40瓶;悦悦10瓶;衔枝。、银河3瓶;平平无奇山顶花2瓶;24193496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