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烂大街的剧情不同,卡拉汉临死前扔出的手榴弹并没能阻止希军炮兵的射击,手榴弹落在了距离火炮不到一米的地方炸开,飞溅的弹片虽然射伤了几名炮兵,但还是没能阻止后者的装填。
在霰弹装填完毕后,火炮再次发出轰鸣,与希军步兵作战的掷弹兵再次遭到重创,如果是一般的部队,他们已经溃不成军了,但他们不愧于掷弹兵的精锐名号,哪怕是在遭到两次霰弹轰击、遭到大量敌人攻击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阵型,和敌人交火。
很快他们就不是孤军奋战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线列步兵顺着他们来时的路线攻入缺口,战局也一度发生逆转,在士气高昂的鲁蒙步兵的猛烈进攻下,驻防这一面的希尔迪军队只能不断节节败退,向师指挥部呼叫援军。
而在同时,其他两个方向的进攻也取得了进展,悍不畏死的第二师掷弹兵直接顶过希军火炮打出的一轮霰弹弹幕,趁着他们还在装填的时候冲到了希军线列的脸上,把手榴弹当石头狠狠朝后者砸了过去,强行突破了希军防线,与跟在他们身后一起进攻的线列步兵攻入要塞,与严阵以待的希军交火。
科伦要塞内部枪声震天,希军士兵在敌人的强势进攻下不得不节节败退,双方在军械库、兵营等重要地点不断拉锯,为了尽快拿下这座要塞,在士兵初步占领要塞外围后,各师指挥官将火炮重新装车,送入要塞内部部署,冒着被敌军榴弹炮炮击的风险在近距离轰击敌军步兵。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是徒劳的,希军榴弹炮的炮弹早已消耗一空,榴弹炮兵只能转职操作要塞内仅存的火炮抵抗敌军——他们将所有的霰弹都用在了这里,许多发起进攻的鲁蒙士兵都死在了霰弹弹幕之下,在要塞内部的道路上,属于鲁蒙士兵身上流出的鲜血几乎染红了整片路面。
直到鲁军炮兵的参战,希军火炮的嚣张气焰才终于得到终结,来自鲁蒙军队复仇的炮弹呼啸着砸入希军防线中,将还在装填中的希军火炮掀翻摧毁,也在人群中拖出一条狰狞血路。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鲁蒙共和国第二军的三个师才终于肃清科伦要塞内的所有还在抵抗的希军武装,困守在这里的希军第二师八千多名士兵除去那些在战斗中阵亡的人之外,无一例外成了阶下囚。
在鲁蒙军队围攻指挥部的最后阶段,眼见失败已经无法避免,希军二师的师长在指挥部内饮弹自尽,他的副将随即接过指挥权,下令全师投降。
这场战斗在鲁蒙军队三个师的强攻下只进行了短暂的八天时间,在这座古老的要塞内外,有三千多名鲁蒙士兵为国捐躯,受伤者无数,另有五千多名希军士兵战死,以副将为首的三千多名士兵成为俘虏,囤积在要塞内的大量军需辎重和被遗弃的枪械火炮也都成为了这场胜利的战利品。
此战也是当前战争爆发后鲁蒙军队在单次战斗中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虽然成功拿下了科伦要塞,打通与本国的直接联系,但付出的伤亡还是要参战的三个师修整一段时日才能重返战争。
……
科伦要塞攻城战进行的同时,另一边,执行“克洛斯之剑”计划的鲁蒙骑兵以第一、第二骑兵师为首深入希尔迪王国的腹部,依靠提前潜伏在该国内部的情报局间谍提供的情报,开始频繁袭击希军的后勤运输线和军需储存点,那些建造在郊区的军械制造厂同样没能逃过一劫,也都遭到了袭击。
不仅如此,在查理的示意下,鲁蒙骑兵也攻击了那些喜欢居住在郊外的贵族和富商的庄园,将他们的家产抢夺一空,抢不走的也都放火焚毁——庄园的主人们也没能幸免于难,他们被鲁蒙骑兵直接吊死在庄园外的路灯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查理已经全然不需要当地贵族的支持了,因此他在对希尔迪王国的进攻中特意宣称,执行“克洛斯之剑”计划的骑兵师务必要将那些欺压希尔迪人民的贵族和富商处死,以方便日后共和队能够顺利“解放”希尔迪人民,而不会遭到某些宵小之徒的暗中挑拨。
这并不能说是双标,虽然两年前查理当选总统后,修宪委员会恢复了贵族的世袭制度,但他们仍然不能随意地在平民头上作威作福,在共和国的法律面前并不会因为你是贵族而网开一面,可以说,和希尔迪王国的贵族相比,鲁蒙共和国的贵族阶级只拥有比平民更多的财富和地产与爵位的世袭权。
也正因如此,鲁蒙骑兵在执行对希尔德贵族富商的“正义制裁”中,一直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鲁蒙骑兵在国内的肆虐再一次让整个希尔迪王国轰动起来,那些住在郊外的贵族富商们连忙收拾家产,带着妻儿连夜逃回了安全的城市定居下来,奔赴前线的骑兵师也被紧急调回,清理在国内捣乱的这伙敌人。
然而在骑兵调回来之前,来自科伦要塞的噩耗再一次让希尔迪国内一片哗然,一个有着八千多名驻军的坚固要塞,居然只坚持了短短八天的时间就陷落敌手,包括师长在内的大半士兵战死沙场,而敌人阵亡士兵的数量居然远远低于他们,这个战绩难免让一些人感到心惊肉跳。
在鲁蒙特工的推波助澜之下,恐慌的情绪出现在希尔迪王国的社会上,一些被收买的学者开始大肆鼓吹南边宿敌的战斗力,他们声称,鲁蒙人之所以能有那么高昂的战斗力都是因为他们的民主制度,只有民主才能让国家富强,如果希尔迪王国继续维持君主制度,早晚会被宿敌征服!
如果放在今天,那些学者可以统一用“公知”称呼他们,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也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前线不断传来战败的消息,他们的言论也被越来越多人支持,一些励志效仿鲁蒙人发动革命的小团体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