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坡不高,但是石阶却异常陡峭。不仅如此,石阶的造法也不太合乎常理,并非由下而上一条道直达山顶,而是盘旋而上,仿佛是裹在山坡上的一条绳索一般。
方占水走了好一段,感到气喘吁吁。心想这段路蜿蜒而上实在太耗时间,便翻过石阶一路直上,虽然荆棘遍布,障碍重重,但是倒省去不少弯弯绕。
又往上爬了好一阵,方占水靠倒一棵树下一边喘气一边看了看手表。这个山坡在上脚下看的时候明明不是很高,怎么走了三个多小时还是没到山顶?他有些不甘心,啐了一口唾沫哼了一声继续往上爬。
走了几分钟后,方占水抬头一看,一条弯弯曲曲的石阶横在面前。方占水知道这必然是那条盘旋在上坡上的石阶绕了整整一圈,所以才能够在同一条直线上又被自己撞到。山路难走,方占水索性又翻回到石阶上,准备沿着石阶走一段再说。
可是当方占水无意中回了一下头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傻掉了!他很肯定的记得自已几经走了三个多小时,而且爬山不同于走路。走路可能会因为迷失方向而来回绕圈,但是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山上和山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问题是,方占水看到了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距离出发点也不过在十几级的台阶而已!
“怎么可能?”方占水难以置信地自言自语。为了印证这一切,方占水沿着这条台阶往下走去。到了尽头的时候,方占水几乎不可思议地看到上山之前经过的那几块青石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流也正在缓缓流淌着!
“鬼打墙!”方占水一字一顿地说出这三个字。这也是自己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了。跟随三姑这么长时间,方占水学了很多法术和心决。对于鬼打墙这类的低端幻境,方占水可以轻轻松松破解。但是这里的世界完全不同于此前生活的正常世界,他很不确定如果在此施法究竟会有什么影响。毕竟三姑不在身边,方占水做每一个决定都要慎之又慎。
方占水想了半天,没能拿定主意。于是他干脆坐到台阶上,掏出水壶抿了一口水。忽然,一阵粗犷低沉的长啸从山上传来。声音异常震撼,如同龙吟虎啸一般。
方占水一惊,翻身就要起来。他左手按在石阶上撑着,感到一阵坑坑洼洼的凹凸感。方占水一低头,原来之前踩在这块石阶上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竟然有几排小字。因为字刻在石头里,也没有上色,如果不是刻意去看,确实有些难以发现。
方占水蹲在地上,随意取了一些泥土抹在那块区域,然后再用衣服的袖子擦去。这样,石阶上所刻的内容就被拓印了出来。方占水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首小诗,字体雄浑,苍劲有力
上行千年幽冥山,
山中得道松云观。
寻迹风谷修行处,
观中不老日月天。
方占水反复读了几遍,揣摩起这首诗的意思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前两句是说眼前这座山的名子应该叫做幽冥山。山上有个道观名曰松云观。第三句也还好理解,应该是说寻找一个修行的地方。至于这第四句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不老日月天”几个字过于简单,可以从多个维度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方占水倚在竹栅栏上,皱着眉头喃喃重复着这四句诗。突然,方占水像受了刺激一般,浑身一个激灵,连忙蹲下身子伸出食指顺着石阶上的字自上而下滑动。“上山寻观!”方占水脱口而出。原来这是一句藏头诗,将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单独连起来读正好是“上山寻观”四个字。
方占水一下子站起身来,抬头朝着山顶的方向看去。如果诗中所言非虚,山上必然有一道观。方占水会心一笑,再不犹豫,跨着步子便又上了台阶。
这一次,方占水没再离开台阶寻求捷径,而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台阶往上爬。他一边走一边还在思索着这首小诗。他记得曾与长诀有过一次难得的二人对谈。当时长诀告诉自己一个关于“本心”的故事。这个故事让自己印象深刻。故事中老道人的道号就是“风谷”。不知道这首诗中所说的“风谷”跟故事中的道人有没有什么关联?亦或者说就是同一人?他记得这个故事中的风谷后来转入轮回道中去了,那么即便是真就是同一人,恐怕也找不到了。
至于诗中写道的“松云观”,听起来非常熟悉,很像曾经在什么地方听过或者见过,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走了一小段后,方占水回头看了看,确定这次没有在原地打转后心里放松多了。他加快了脚步,对于诗中所提及的道观有种及其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最后一句说到的“观中不老日月天”几个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这让他充满了期待。
再一次,方占水又走了三个多小时。他看了看表,时间指向接近凌晨六点了。这一看,方占水才意识到这块地方的与众不同。之前在朱红色大门另一边的世界里一片漆黑。这个倒是很好理解,毕竟是夜晚时间,而且还是处在地下,黑是正常的。但是自从跨过那扇大门之后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看不到太阳,也没见着月亮,但是周围的环境却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自打进入这里以来,好像这里的光线亮度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既没有黎明或者傍晚的朦胧,也没有晌午的炽热!
不仅如此,方占水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密林,整片整片的树林安安静静地挂在树上,一丝一毫风吹草动的迹象都没有。而且,这么密密麻麻的树林,竟然到现在也没听到一声鸟叫或者虫鸣!
方占水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除了那条流动的小溪,这里的整个世界全都是静止的!想到这里,方占水不禁打了个冷颤,加快了步伐。他本想朝下看看自己大概走了多远了,但是连成片的树林遮住了自己的视线,完全无法判断还有多久才能到达山顶。至于诗中所说的“松云观”更是连一块瓦片也没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