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李老夫突然放松的轻笑了起来,他决定不再理会陆修远和朱古力,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好好讲下去,只见他从容的站起来身来,先是用右手轻轻掸了掸袖子,随后便一脸淡然的重新坐到了讲台之上。
待李老夫子坐上讲台之后,台下的嗡嗡声也渐渐淡了下来,只听李老夫子中气十足的说道
“道德三皇五帝,
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
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
北邙无数荒丘。
前任种田后人收,
说甚龙争——虎斗!”
说完定场诗,李老夫一拍醒木,整个茶馆便彻底安静了下来,只见李老夫子坐直了身子继续讲道
“话说这苏秦呢,自从学成出山之后,便开始了四处游历,只可惜他此时尚未得到那本能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奇书!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就要问了,究竟是什么奇书能颠覆了苏秦的命运呢?
嘿嘿,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我只告诉大伙儿这本书不光改变了苏秦一生的气运,同时也改变了七大战国未来几十年的争霸格局,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才有了七大战国合纵连横的奇观,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才有了后来齐国的破败和燕国的崛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苏秦和这本书珠联璧合之后,七大战国的历史也就被重新改写了。”
说到这里,李老夫子故意停顿了下来,他潇洒的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看着台下众人一个个凝神静听的样子,李老夫子终于露出了自己以往的淡定和从容,显然现在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陆修远和朱古力本来还对李老夫子的表现有些失望,但此刻李老夫子的气势突显,再结合他这个极吸引人的内容,陆修远和朱古力的心一下子就被紧紧抓住了,尤其是朱古力,他甚至都听得有点兴奋了,他很想到知道这苏秦到底是得到了一本什么奇书才改变历史的,难道说苏秦得到的是一本来自后世的《中国通史》吗?嗯,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啊!毕竟这穿越者可是真实存在的,万一有谁带了那本书去到先秦时代也是说不定的呀。
于是不知不觉间陆修远和朱古力都坐直了身子,整个茶馆的人似乎都被李老夫子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例外,那便是坐在陆修远他们身后的那位老哥,此刻的他双目微闭,双耳微动,正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李老夫子勾勒着苏秦的故事,似乎在他看来,这些内容实在什么玄奇的,他来此处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精神而已。
接下来李老夫子又继续讲述了苏秦游说周天子失败的故事,在这段故事中,李老夫子把老周王的那种无欲无求和周王城的陈旧破败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唏嘘不已,同时他也把苏秦的这次失败过程描述的精彩纷呈,淋漓尽致,遗憾的是,在讲述这段内容的时候,李老夫子再也没提到过那本神奇的古书,算是吊足了台下诸位听众的胃口。
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李老夫子又陆陆续续讲述了苏秦失败回乡而被嫂子奚落,妻子冷落的故事“当苏秦狼狈不堪的回到家里的时候,迎接他的并不是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与此相反,他的嫂子看着一身破落的苏秦,张口便开始数落他,说他是一个只会逞口舌之利,实则百一无用且志大才疏的书呆子,数落了半天之后,最后他嫂子咬着牙对苏秦说到‘既然你这么没用,那以后别再出去给老苏家丢人了,咱们家后山还有两亩薄田,你就去那里老老实实的种地吧!至于外出游学,你这辈子是想都不要再想了!我算是看透了,咱们老苏家出了你这么个败家子算是倒了血霉了!’
这些话像一根根银针一样深深的扎进了苏秦的心里,此刻的他痛不欲生,他好希望此时自己的妻子能过来好言安慰一下自己,可令他失望的是,他的妻子此刻却像没看见他似的,自顾自的在那里蹬着织布机,丝毫都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看到这个场景,苏秦的心彻底碎了!
实际上列国那波诡云谲的风浪并没有击垮他,而家庭冰冷却让他如坠冰窟!
自此以后,苏秦便孤身一人搬到了后山上的那座茅草屋里,此时的他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要在这里重铸自己的智慧,他要在这里砥砺自己的灵魂!”
说到这里,李老夫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这一叹气,台下的众人也纷纷跟着唏嘘了起来,甚至有好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异常难受的表情,似乎他们自己也经历过那种被人奚落,被人瞧不起的过往,他们好希望苏秦能把自己的本事磨炼出来,进而重新站上人生的巅峰,于是他们满脸期待的盼着李老夫子继续讲下去。
李老夫子在叹了一口气之后,用略显沉重的语气继续讲述道“苏秦在这座夏天闷热,冬天冰冷,下雨漏雨,刮风漏风的茅草屋里一住就是三年,期间他无数次的翻阅各国史料,无数次的拆析老师留给他的秘本,可惜的是,无论他如何用功,如何努力,却总也寻找不到那个突破口,他甚至都弄不清自己当时失败的根由,明明自己的分析是契合天下大势的呀,可列国却为何对自己的拆解弃之如敝履呢?
为此他把头发熬白了,他把身体熬瘦了,他把眼眶都熬得凹陷了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在山坡上翻地的时候,一锄头下去,便挖出了一个极为古朴的老木箱子,箱子表面所写的文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他唯一认识的便是箱子底下的两个字——吕尚!
吕尚!这可是姜子牙姜太公啊!难道说这个箱子是太公留下的吗?一时间,苏秦深陷的眼眶里放出了精光,他兴奋的打开了木箱,发现里面赫然横亘着一卷竹简,那竹简的边缘已经斑驳,不少竹片已经残破,幸好竹简上面的文字刻根骨极深,才没有出现丢简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