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菱望着她,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说,如果长房没有男嗣,长房所有的一切由嫡长孙姚安馨继承。”
姚二夫人吸了一口冷气:“老……老太君,您在开玩笑吧?馨姐儿,她可是一个女孩子……”
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继承长房的一切?!
这传出去,怕是要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反正,姚二夫人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她就不是姚家人了吗?她就不是你们大哥、大嫂唯一的血脉了吗?”
一连三个质问,质问得姚二夫人哑口无言。
只是,她想说,就算姚安馨是大哥、大嫂唯一的血脉,可终究是女孩子,要嫁人的啊……
“呵!谁说女孩子就一定要嫁出去?”顾清菱冷笑一声,道,“难道她不能招赘吗?”
“老太君……想让馨姐儿招赘?”姚二夫人完全没想到老太君居然还有这种打算,笑得有些尴尬,“呵呵……其实,也挺好的,要是大哥、大嫂一直没有儿子,让馨姐儿招赘也挺好的。那样的话,大房的东西就保住了……”
她没办法不心虚,毕竟之前她确实打过大房的主意。
就算是现在,她偶尔也会想,若是大房没有男嗣的话,姚安宏做为姚家唯一的嫡系子孙,他完全可以……
即使老太君之前已经解释清楚了,即使他们二房能够承爵,那也是降袭承爵。
姚大爷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了,到了下一代,就是男爵,再下一代……
那就没意思了。
可人嘛,心里多少都有些贪念的。
姚二夫人有一种她被人剥了衣服,看了一个彻底的感觉,有些不敢看老太君的眼神。
顾清菱冷冷地盯着她,道:“俞氏,我希望你搞清楚,我之所以对你好,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你嫁给我二儿子,首先你是我的二儿媳妇,我为了我的儿子好,所以我才会对你好,希望你能对我儿子、我孙子好……但如果,某些人一直贪心不足,想在那里做搅事精,哼,那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我娶儿媳妇进门,是为了兴家旺业,繁衍后代,不是娶一个搅事精。”
“老……老太君,儿媳妇……没有。儿媳妇最近一直呆在院子里,除了百香阁的生意,连门都没怎么出……”姚二夫人心头一跳,连忙撇清。
她不知道老太君为什么突然“怀疑”到了她身上,但是她发誓,她让姚二爷去查大嫂到底在干什么,真的不是为了图谋大房的财产啊。
嘤嘤嘤嘤嘤……
现在大房,有他们二房有钱吗?
“呵!我平时可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老实。”顾清菱才不相信姚二夫人会那么快转变,指不定背地里打着什么主意。
但是不管姚二夫人想要打什么主意,那主意都白打了,顾清菱有一万个办法让姚二夫人千般算计一场空。
“老太君,儿媳妇真的没有。”姚二夫人觉得自己冤枉极了,她不出门是有鬼,但不是这个鬼啊。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是,老太君。”老太君都这样说了,姚二夫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垂头丧气的应了下来。
直到这时,顾清菱才让姚二爷说话,让他好好跟姚二夫人解释一下,大房为什么会把突然把下人交给她调教。
姚二爷老老实实的说完,姚二夫人简直想哭——这一次,真的是她失策了。
她只想着盯着大房,谨防大房挖坑,让自己吃亏,没想到……
没想到人家大房这次是给自己挖坑自己埋,根本不关他们二房的事情,她却因为多想,把自己给搭了进来。
——唉……
——她是占大房的便宜,但这次真不是。
——只可惜,老太婆已经不相信她的话了。
姚二爷说完那些话,顾清菱就让姚二夫人回去写一份检讨,好好检讨一下今天的事情,三天之内交给她。
姚二夫人欲哭无泪。
回到院子里,她对姚二爷说道:“我们这回真的是……亏大了。”
“唉……这能怪谁呢?是你让我去查的。”
姚二夫人瞪了他一眼:“是,是我让你查的,可我没让你惊动大哥和老太君呀。我让你悄悄的查查清楚了告诉我,可是你呢?查到一半就跑到大哥面前去炫耀了,现在好了,炫耀都舒服了吧?我们自己把自己送到了老太君跟前,羊入虎口呀。”
“……”姚二爷觉得自己有些冤枉,“我哪知道大嫂好好的,突然选了人送到我娘的下人培训院,就只是为了学一个账房?那是吓人,培训院是学规矩的地方,我一听,自然就以为这大嫂院里的下人犯了错,送到那边重新去学规矩了,这不是正常逻辑吗?”
“是,你那是正常逻辑,你的正常逻辑就是把我们的把柄送到了老太君那里。你看看老太君刚刚说了什么?老太君怀疑我打大房财产的主意,都指着我的鼻子骂了。”
好吧,这口锅有点大!姚二爷也没有办法反驳,只能跟姚二夫人赔礼道歉,说是他的错,害她背锅了。
“其实娘会这么怀疑也正常,之前我们打的不就是这个主意嘛……”
后面几个字,姚二爷说的有些含糊。
毕竟这事说起来,他自己也有一些不好意思,只是那个时候,除了他哥的爵位,姚家什么都没有,他也就有些心动了。
他又不是什么有本事的男人,能够自力更生,闯出一番事业什么的,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背靠祖宗基业吃老本,他也怕一分家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只能流落街头。
那是他的心里也是有些不服气的,同样是一个爹娘生的,凭什么他大哥比他先出生几年,那爵位就是他大哥的了?
他想要,不行吗?
结果,他娘干净利落的告诉大家:“呵!行啊,怎么不行?不过问问你们,这爵位就算你们抢到了,你们能分到什么东西?”
姚家是降级袭爵,也就是说,姚大爷已经是没什么名堂的子爵了,到了下一代……
呵呵!
熟不见京中权贵颇多,一块招牌砸下来十个人,有九个人是勋贵。
只是这勋贵跟勋贵之间的区别可就大了,贵一点的,可以是明光帝跟前的大红人,掌军权做大官;而差一点的,比姚家还惨,除了门口的那块牌子还在,其他的就跟街头的贫穷老百姓差不多,穷的只能借钱度日。
这也就是为什么,原主一看姚家这个情况,想要迁居离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