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啊,这不是这件事情太大了嘛。”陈老姨娘忧心地说道,“要是姚家的其他姑娘,我肯定没有一点意见,还敲锣打鼓,喜得跟什么似的,可是……哪家赐婚会赐给老太君?这一听就知道有名堂。”
“这里面确实有点事,只是这事我不方便跟你说。你只要知道,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姚家好,大郎、二郎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一个当娘的,也不可能害自己的孩子。”
“这点我信,就像我似的,之前我再不喜欢三郎,再偏心六郎,也从来不会做什么伤害到三郎的事情。再怎么说,三郎也是我儿子,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不是?这个世界上,哪有不疼爱自己儿女的娘?除非那孩子不是亲生的。”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顾清菱笑了,“三房又分了出去,就算真的有事,也只会发生在大郎、二郎身上,三郎算是比较安全的。若是大郎、二郎得了什么好处,三郎是他俩的亲弟弟,吃肉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忘记让自己的亲弟弟喝上一点肉汤。而且我还给三房留了那么我家产,只要你们好好经营,就算我们这边出了什么事情,你们也能富裕一生。”
“这到是……老太君,”陈老姨娘感叹,“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你之前说要给姚家留一条退路。现在,不就是退路吗?是福是祸,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赛翁失马,焉知非福。事情还没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
“什么?!陛下下旨,让姚老太君改嫁?!还是嫁给崇亲王?!”一位老夫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姚老太君多大了,崇亲王才多大,怎么可能会把一个老太婆指给崇亲王?崇亲王不是陛下跟前的第一红人吗?难道……出了什么事情?!”
“不知道,我也是刚听说的,街上都传遍了,说一位公公到姚家宣了旨。”年轻媳妇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到现在都还小心脏乱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赶紧让人去查查。”
“已经让人去了,不管是真是假,呆会儿就有消息了。”
没一会儿,那个负责打探的下人便回来了,表示确实有一位公公到姚家宣旨,也确确实实有那么一道圣旨。
但别的,他就不知道了。
“怎么会?!好端端的,陛下怎么会下这么一道圣旨?难道,陛下也听到传言了?”
“难道是陛下生气,所以下了这道圣旨惩罚崇亲王?”
“这……也不一定,万一是陛下听到这道圣旨,想要替崇亲王掩盖,所以……一道圣旨下来,谁还敢说崇亲王的闲话?”
“呃……这到也有可能。只是……陛下要下了那么一道圣旨,可就替崇亲王背祸了?陛下这也太宠着崇亲王了点吧?这不是摆明了说,崇亲王……有特殊偏好吗?”
“有特殊偏好怎么了?历史皇族,有几个没点小爱好?又不是欺男霸女,败坏朝纲,他又只是一个亲王而已,有点小爱好怎么了?估计陛下还高兴呢。”
“啊?”
“你傻啊,哪个皇帝希望自己的皇弟十全十美?”
一句话,顿时解释了明光帝为什么要下这道圣旨。这不就是告诉大家——崇亲王就是有特殊爱好,所以不甚为君。
以后就算是他的儿子再不争气,也轮不到崇亲王去争那个位置。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娘,我们之前才从姚家撤资,突然又来了这道圣旨,这可怎么办啊?总不能又去找姚家,把钱送回去吧?”
“那怎么办?彻底把姚家得罪了?就算要送也得送,宁愿多送一点,也好过上了姚家的小本本,以后被姚家找麻烦。”
一个个撤资的家族吐血不已。
原本以为自己有几分小聪明,提前听到了“内幕”,赶紧把自家给摘清楚了。
结果谁会想到,明光帝居然下了这么一道圣旨?!
此圣旨一下,谁还敢指责姚老太君和崇亲王之间的那点暧昧?
反到是让他们这帮撤资的人进退两难,直接撤资也不是,回头找姚家也不是,怎么做都是错。
这个时候,姚二夫人可得意死了,让你们撤资,现在好了,到你们求我了。
她一边吐嘲那些人活该,一边摆着冷脸,好好为难了一番。
干嘛不为难?
当初她求她们的时候,可不见她们为姚家好,既然大家都只是“利益关系”,那就拿利益说话好了。
有利可图的,姚二夫人为难一下,也就“和好”了;要是没什么可图的东西,姚二夫人直接冷脸拒绝。
另一边,顾清菱也让报纸那边登出了一条消息,说姚家要发行“股票”,一两银子一股,但凡持有该股票的,年底可“分红”。
下面列了几家参与“股票”发行的几家工厂和店铺,基本上都是金陵比较热闹的产业。
此消息一出,整个金陵都轰动了。
“我的天?!姚家这是疯了吧?!他是不想赚钱了吗,居然还卖这种东西?!”
“啥意思?”一边的丁大牛一头雾水,不知道周桥在高兴什么。
周桥惊讶“你居然没听懂?股票啊,你买了以后,就相当于拥有了姚家那些厂子的股份,只要他们家的厂子赚了钱,就按你这一股占了多少,年底分你多少红利……只不过短时间内,股票不准交易,只能拿来年底分红而已。”
“还有这种好事情?!”丁大牛瞪大了眼睛,“我听说,姚家的厂子可赚钱了,那个什么纸厂、匠人工坊,可赚钱了。咱们用的纸啊、笔啊,哪一样不是姚氏的厂子生产出来的?这么好的生意,姚家也舍得拿出来跟我们分享?”
“这我哪知道?我要是懂,我就不会在这里了。”
……
金陵各个角落里,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姚家在干嘛,只知道自家要是买了一股,那年底的时候,岂不是可以分到一大笔钱了?
虽然一两银子也挺多的,但但凡家里有人在金陵各个厂子里工作的,哪家没点几两银子的存款?
所以说,一两银子,他们还是出得起的。
重眯跟是——我要是出了这一两银子,到底能不能赚钱,不地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