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亲王家的小郡主他也是有所耳闻,听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怎么会像赵怀安说的那样顽劣呢?可是赵怀安竟然敢在他的面前这样说,那肯定就是有一些道理的,不过皇帝还没有愚蠢到无论是谁在他面前说,他都会信的那种地步。
“小郡主现在还小,且再等两年吧。”
“她的婚事不着急,现在最要紧的是匈奴的事情,朕都已经听说了,如今的匈奴是越来越猖狂了,来势汹汹。”
赵怀安也没有打算让皇帝立马就同意他的提议,只是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好让皇帝有个印象。
说起来匈奴的事情,才是真正让赵怀安来面见皇帝的原因。
“回陛下,最开始的时候匈奴还算是有所收敛,但是如今却不把我朝官员放在眼里,即便是家父这时候在那边,匈奴也目中无人一般。”
“草民与家父多次想要对匈奴进行讨伐,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正当的理由,只好一直忍耐着。”
“如今距离匈奴比较近的几个居住地上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那些匈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骚扰百姓一番,虽然每一次家父都会派人去遏制,但是治标不治本,始终压制不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赵怀安态度恭敬一边说,还偶尔抬头去看皇帝的脸色,可以说是小心翼翼。
眼前坐着的这个人,可是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和一个家族的荣衰,他不敢在皇帝的面前造次,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大脑多次雕琢才说出来的。
“唉,赵将军向来都是忠君爱国。”
皇帝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就陷入了沉默,虽然赵将军一直以来都很听话,也让皇帝放心,但是他实在是过于听话了一些,让人感觉不到来自武将身上的那种冲劲儿。
皇帝的手里捏着一串檀香木做成的珠子,在珠子连接的最尾端还垂下来了一条明黄色的穗子,他拿着那条珠子在手里面盘弄,玩了一会之后又在腿上反复的甩动。
虽然赵将军这个人正直的有些木讷,但是他这个儿子看起来倒是不错,比他那个纨绔儿子强多了,至少看上去就有一股正气。再加上刚才的那一幅言论,就知道赵怀安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没想到这赵将军失散多年的儿子,一朝召回,竟然是这样的优秀,比从小养在身边的那个儿子还要强。
“匈奴一事向来都是朕的心头大患。”
“这些年来,我们也与匈奴打过不少的仗,每一次都是两败俱伤,匈奴实在是太过于骁勇善战了一些,朕也不是怕他们,着实是为那些牺牲的将士感到惋惜,和他们对战,咱们受到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皇帝叹了口气,他现在是既不想给那些匈奴脸色,又不想牺牲自己的子民,一旦挑起战争受到危害的必然是百姓,其次就是征伐战场的将士们,这可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并且严加训练后得出来的精兵强将,一下子损失那么多,放在谁身上都是会肉疼的,况且每次和匈奴一战之后,其他的国家总会坐收渔翁之利,虽然前几次没有让他们得逞,但是谁知道以后呢。
“陛下,如果是小打小闹的话也就算了,但是如今那些匈奴所作所为分明就是要挑起战争,如果我们再不有所作为的话,不仅会被别的国家看轻,那些匈奴也会变本加厉,等到他们在暗中发出大军的时候,我们毫无防备,终将一败涂地。”
赵怀安理解皇帝的顾虑,但是顾虑是没有用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要果断一些才能减少最后所耗费的代价。
赵怀安和将军现在是最支持发兵的,他们实在是忍耐不下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没有因为赵怀安的无理之处而恼怒。
看到皇帝的反应,赵怀安的心里才松了一口气,刚才说那些话的时候,他心里也是喘喘不安的,毕竟说的实在是太具有质疑性了,皇帝是一个国家的主宰者,最讨厌的就是有人质疑他的决定。
“你说的也对,如今朝堂上也有不少人主张发兵,朕也一直都在考虑当中,既然如此,那就择日发兵前往边疆吧。”
“区区的匈奴也敢在朕的国土上肆意动作,是时候该收拾收拾他们了!”
看皇帝终于下了决心,赵怀安的心里顿时就舒畅了不少。
“陛下圣明!”
皇帝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将赵怀安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
“如今是下定决心要出兵讨伐了,只是这人选还不好确定下来。”
“你父亲是最适合带兵出征的,只是现如今那边还离开不了你父亲,其他的人也不能去代替,一时之间这种人选真有点不好拿决定。”
皇帝装做了满面愁容的样子,让赵怀安的心里也陷入了沉思,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入朝为官,但是朝中的事情他也知道的不少。
像皇帝这种无人可用的说法多少有点牵强。可是谁让他是皇帝呢,他既然这么说,那就一定是无人可用。
“朕听说赵将军认回来的那个儿子武功非凡,在用人上也很有一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皇帝目光炯炯地盯着赵怀安,让赵怀安的心里立马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陛下谬赞了,草民虽然有些身手,但绝非是流言当中所说那样威武。”
“还怎么能说是流言呢?这流言他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既然你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些功夫,而且你还是赵将军的子嗣,想来在用兵之道上也是继承了父亲的优秀作为。”
赵怀安沉默少许。
“陛下,草民实在是无才,无能恐怕不能担此重任。”
他连军营都很少去,让他带兵打仗,岂不是天方夜谭。
皇帝依旧是笑呵呵的,只是那笑的样子没有那么真实,也多了些威严。
“怀安不可妄自菲薄,朕是因为听到怀安说的情况才下定决心的,要是怀安不挑起大梁的话,那这朝中又该议论纷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