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夫人看得好笑,道“翡姐儿这是嫌无趣了?”
被祖母一眼看破,姜翡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道“还道皇上住的地方,应当是顶繁华的地方,谁知还不及东街热闹。”
儿子官场上的事,姜老夫人没处插手,也不会多问,但如今姜家好起来了,姜老夫人便将心思都放在了教养孙辈上面。姜老夫人没想着一口喂出个胖子来,但得一点点潜移默化,将几个孙女都培养起来,听姜翡这么说,便道“皇宫是天下间顶富贵的地方,但皇上千金之躯,怎能至于市井嘈杂当中?何况这里是各部衙署,官吏们做事的地方,哪能像街市上一般大小吆喝不断。”
姜翡只是没见过,并不是傻的,姜老夫人这么说,她也明白了,点点头,嘴上却道“若是如此,当皇帝还不如咱们呢,总是拘在宫墙里,有什么趣味!”
“胡说!”姜老夫人听姜翡这么说,瞪了孙女儿一眼,“皇上的事,哪是咱们胡言乱语的,翡儿再这般胡言乱语,我便只带玫儿去了!”
姜翡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拽着姜老夫人的胳膊认错,姜老夫人只是吓唬姜翡,也没有真将孙女送回去的意思,见状又细细叮嘱了姜玫姐妹一回,马车也到了宫门口。
虽然是宫中设宴,但外眷也不会被引入内宫,恰好如今天气不冷不热的,宴席就摆在御花园,除了吃席欣赏歌舞,还能欣赏欣赏御花园的美景。姜家人到达时,御花园里已经有不少人在走动,男女宾并没有完全分开,中间只有一道花墙隔开,隐约能瞧见人走动,而对方高谈阔论的声音几乎是清晰可闻的。
姜老夫人年轻时姜家正是繁华,这样的宫宴参加过不少,虽多年没有进宫,脸色依然淡然,但小辈们就没有那么好定力了。姜翠和姜碧也是头一回参加这样的宫宴,既兴奋又紧张,又被母亲仔细叮嘱过,强自做出镇定的模样,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相对而言,姜翡和姜玫反而显得沉稳些,一来她们年纪小,规矩上没有那么高要求,二来,姐妹俩是抱着长见识的目的来的,无所求自然没那么紧张。
姜家沉寂了十几年,再一次走进旁人的视线中,姜家小辈的几个女孩子几乎没人认得,便是胡氏和关氏,当年的朋友,许多也已经不认得她们了。关氏倒是想跟人显摆一圈,但目光所及,竟没几个相识的,一转头又对上姜老夫人的目光,连忙收起了心思,跟在姜老夫人身后。
姜老夫人也知道姜家现今的情况,并不急着跟人沟通打开局面,四下环顾了一圈,瞧见娘家嫂嫂领着小辈坐着,便先带着姜家人过去。
姜老夫人的娘家柳家,是姜家沉寂之后难得没有撇开了姜家的,只是姜老夫人清楚自家的情况,也怕连累了娘家,除了逢年过节的节礼,平日也少有往来。而姜家重新起来之后,柳家也不像胡家、关家一样,忙不迭的过来巴结,依然有礼有节的处着,如今瞧见姜老夫人领着晚辈们过来,柳家老夫人也起身迎了迎,脸上依然是温和典雅的笑容。
姜老夫人出嫁前,同嫂嫂就要好,如今见了面,也少不了话说,姜玫姐妹几个,便同柳家姐妹坐在一起说话,往日虽不曾十分亲近,但也算熟悉,如今遇到一起也有话说。
柳家与姜家不同,姜家是书香门第,一旦仕途上受挫,地位就要掉了一大截,而柳家则是勋贵之家,这些年虽然仕途上也不如意,但堂堂侯门也没人敢看轻了去。因此,相比姜家完全淡出了世家的圈子,柳家则依然是受人追捧的侯门世家。
柳家老夫人这些年都在心疼命途多舛的小姑子,当年的事,别人说起来姜家就是一个时运不济,谁还记得姜家德高望重的老太爷,和才华横溢的两个儿子。中年丧夫,长子残废,这么多年的沉寂,实在不是韬光养晦四个字就能概括的,但真面对面坐着,除了云开月明,柳家老夫人也实在说不出别的词来。
姜老夫人反而没那么多感想,大约经历的事情多了,许多事反而都看淡了,姜老夫人有时候觉得,人一辈子就那么回事,好坏也不过别人眼中。只是,能有如今的局面,姜老夫人多少是欣慰的,跟着附和了几句,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夫人便凑在一起,聊着两家的小辈。
时间还早,各家都早早到了御花园,除了身在皇宫要留意些言行举止,便也像寻常聚会一般,聊着东家儿子、西家女儿,有时候一门亲就这么定了下来,却不知垂下的花墙后面,中年帝王正陪着皇后,细细打量着或是吃茶聊天、或是高谈阔论的宾客。
如今的承明帝、当年的皇太子,当初的一场动乱打得他措手不及,皇位被兄弟夺了去,却也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反抗,成武帝碍着先皇的遗诏,只得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将他囚禁起来。十几年的囚禁,他身边只有长子李恒,妻子送到庵堂,其他儿女下落不明,至今不知生死,直到重新寻到妻子,才知当年妻子生下一女,无奈之下托付恩人养育。
只是妻子长在深闺后又嫁入东宫,外人都见得不多,更不要说恩人是个男子,当时情况紧急,也没来得及问清恩人名讳,多年之后,也只得用这种笨办法艰难的去找。只是再难,那也是他的女儿啊,除了李恒以外,最有可能活下来的孩子啊!
“皇上、娘娘,都准备好了。”总管太监方海微垂着眸,顶着巨大的压力提醒帝后二人,时候已经不早了,总不能一直让宾客空等着。
赵皇后眼里露出焦急的神色,作为皇后,尤其是一个刚刚登位,根基尚不稳固的皇帝的皇后,也有诸多的不如意,就连想寻找丢失的女儿,都要寻着机会悄悄地找,错过了这一回,这样的机会却更难。
承明帝哪里不知这个,但也只得暂且作罢,道“慧娘,过些时候该选太子妃了,总有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