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杆子对我说,其实黄王的病,也不用孔半仙看。
三杆子都知道,黄王根本就没病,黄王这是书生意气,黄王这是给气的,可几十年前的人,又怎么能想这么多呢,当然也可能是旁观者清吧,或许那时候的人也明白,只是看透不说透,大家还是好朋友。
可偏就黄王较上真了,黄王只适合读书做学问,只适合穷酸气,真到社会科考上,黄王就玩不转了。
三杆子对我说,也别说过去几十年了,就说现在,就拿三杆子,他自己这个老侯爷来说吧,他三杆子当这个归德侯,是从人群里,摸爬滚打九死一生,是他三杆子,戎马一生拼命换来的。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在选谁都可以的情况,他的孩子和外人竞争,尽管那些外人寒窗十年,可三杆子的孩子,虽然是锦衣玉食,可三杆子的孩子十年,也没闲着啊。
在科考的时候,在不违反律法的情况下,在选谁都可以的情况,他三杆子为啥不选自己的孩子做状元,为啥要选一个外人做状元呢?
至于公平,大家都是公平,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都参加科举的情况,在两者选谁都可以的情况下,为啥要不选自己的孩子?为啥要选一个旁人呢?
三杆子对我说,这是阶级固化,我听了三杆子的话,好像明白了一些。
三杆子又继续对我说,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进步。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在选谁都可以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更亲近的人,至于任人唯亲,这也是被历来诟病的。
三杆子对我说,话谁都会说,真要付诸行动却很难。
那些所谓的读书人,看似寒窗十年,可别人家的孩子也没闲着啊?
在公平的选择下,在选谁都可以的情况下,在不违反律法的情况下,所谓的任人唯亲?也不过是诋毁人的一种通病。
我听了三杆子的话,貌似有些懂了,也难怪这小黄王屡考不中,原来这其中的关节在这,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老俗语,此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看来也不是没道理的。
三杆子又对我说,也别说咱们这天朝了,就算从西边传来的佛,对待好人要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对待坏人要说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这成佛的条件尚且不一样,何况做官呢?
黄王寒窗十年固然可敬,但黄王是寒门。
京师的公子少爷,十年也是受其父辈的熏陶,甚至是爷爷辈都开始做官。
人家几代人的累世积攒,凭什么会输给黄王的寒窗十年?
三杆子对我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或许这才是几十年前,那场流民起义的原因所在。
三杆子又继续对我说,据史料记载,黄王在这仨月里,或许蒙着被子,在想明白得就是这些问题和症结所在,当然孔半仙,孔献策也是明白了这个关键所在,所以时势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三杆子顿了顿,继续对我说,几年大旱,闹饥荒只是诱因,本质上骨子里,还是分配资源的不均,据史料记载,随着阶级的固化,已经达到了与荣俱荣,与损俱损的份上。
还有的知县老爷,他岳父是布政使衙门的,他的岳母是诰命夫人,他的父亲是兵马司的,他的母亲是皇后的闺中密友,他的孩子要是考科举,让黄王孔献策这些寒门之流,在同等的条件下,在选谁都可以的条件下,拿什么竞争?
我见三杆子越说越激动,我又不禁想起眼前的这个三杆子,老归德侯爷,以及他的七子八婿,我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