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对自己的这个女婿,如今是越看越顺眼“让扶苏当皇帝,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扶苏,早上起来搭弓射箭了?”秦始皇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早上起来耍了几套拳法,又练习搭弓射箭,喝了两碗小米粥(大秦盛产粟,粟就是小米),又一连吃了三个鸡蛋!”
“能吃是福,吃好喝好才能更好的为大秦效力”秦始皇又继续说道“朕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扶苏,你要注意荤素搭配,光吃素可不行。”
父子二人的对话,让大殿之内的众人大感意外。
陛下什么时候和皇子这么亲近过?
这还是那个魔鬼和天使浑然一体的陛下吗?
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没有几个不懂秦始皇心思的,他们都是些人精,慢慢的,殿内大臣的脸上浮现出了不同的神情。
尤其是作为扶苏老师的蒙恬心中狂喜,脸上浮现出显而易见的微笑。
“扶苏,你可知,朕为何叫你来?”秦始皇问道。
“儿臣知道,父皇之所以叫儿臣来。是为了驿站改递这件事”看着扶苏这胸有成竹的样子,秦始皇在心里暗暗的点了点头。
这股子蓬勃向上的朝气,不卑不亢的劲头,比朕当年还要强上三分。
秦始皇不由得对扶苏更加重视了几分,“扶苏来了,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当面去问”秦始皇随后又强调了一句“言者无罪”。
扶苏心里明白,考验来了。若是自己能说服他们,不但能让秦始皇更加重视自己,同时朝廷的众多大臣也会在心里向自己缓缓靠拢,自己就有更大的可能登上皇位!
什么是真理?
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理!但这么做会让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失去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拼命的反扑!
但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领袖,必须有着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如果做事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扶苏用坚定的目光看向殿内的三位大臣。
“扶苏公子”冯去疾率先开口,“商人乃四民最末,贱民之列!公子所言,开放驿站与贱商传递货物,但驿站乃是大秦传递大事的重要依仗,会不会因此耽误公文的传递?同时驿站负责接待南来北往的官员,若开放给商人,会不会尊卑错乱!”
冯去疾能做到大秦右丞相的位置,能力真不是盖出来的,直接道出因驿站改递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算得上是老成持重。
以扶苏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大秦还是后世的其他王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驿站,而且此时的大秦刚一统天下不久,急切的想知道被征服的六国的情况,驿站就是刺探各地情报的最好载体。
况且这个时代有着明显的尊卑制度,衣食住行依据的是所处的地位,而不是自己有多少钱!
扶苏“冯去疾大人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扶苏感佩”“公子客气,下官只是实话实说,还望公子不要见怪”冯去疾说道
扶苏继续说道“驿站所传递的都是朝廷大事,但商人所传递的无非是货物,可以分开来送”。
“分开?”众人顿时眼前一亮。
“如此之多的货物需要南来北往的运输,向这些商人收点钱不过分吧!如今大秦的驿站里面,除了强壮的军马之外,还有不少有些瑕疵的马匹,这些瑕疵的马匹,正好可以用来给商人运输货物”。
“这些有瑕疵的马匹,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拉一些货物,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大秦总不能白白养着这些马匹吧!”
“驿站里面还有不少的兵卒,可以让他们帮忙押送货物,朝廷抽取押运费的百分之三十,其余全归驿站兵卒所有,反正他们也是闲着,还能从押送货物里面赚点钱”
扶苏继续陈述着对驿站改递的看法。
“大秦可以出台一项规定,每月的十五号为邮寄货物的日子,让三四名驿站兵卒为一押运小队,护送货物离开,直到抵达下一个驿站,在到达下一个驿站之后要进行清点,哪个驿站弄丢的货物,哪个驿站需要赔偿”
“有驿站兵卒在,这些商人会更容易通过城池关卡,提升送货效率。而且驿站兵卒是我大秦将士,还可以威慑山贼土匪!”
“而且货物到达地方之后,驿站兵卒辛苦了一路,这些商人不得给一些辛苦费”“货物就是这些商人的命,保护了他们的货物就等于保住了他们的命,为了向大秦示好,他们不得透漏一些自己知道的事?到时候我大秦岂不是治理天下更加得心应手!”
(为什么没有提到百姓?商鞅变法是严禁百姓随意流动的,若需出行,需要带上传还有通信的符,二者缺一不可。)
扶苏侃侃而谈,大家也都明白了。
“军国大事依旧是放在首位,其次是商人的货物传递”,三人不由得点了点头。
“至于冯去疾大人所担心的,其实大可不必,对于商人们而言,货物是最重要的,他们恨不得寸步不离的和货物待在一起,至于这些商人的帮工,肯定要帮着商人一起照看货物,如此就算不得乱了尊卑”
大殿之内的这些人在心里略一盘算,就知道此事是可行的,但是一涉及到钱,就难保不会有人动心,所以需要规章制度。
这时候李斯说道“公子,该如何向这些商人们收钱?”
这些人还真是直接,扶苏笑道“这个很简单”,扶苏拿出了绢布,请父皇写上一个“递”,秦始皇拿起笔来,一笔一画之间,就写好了。
这个递的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了,和后世的邮票类似,是商人运货的凭证。
“父皇,儿臣还发明了一项小玩意儿,可以把父皇的这个字批量复制到绢布上”秦始皇也是心中大喜,这样一来还省了不少事(大家不用怀疑,这就是印刷术,印刷术是由印章和石刻缓慢得来的,历史上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