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呢?
不仅是经略使,&nbp;&nbp;就连北带县的大佬们都觉得有些恍惚。
之前他们也不是没反对,只是骆时行坚持,他们也就随他去了,准备让朝廷教他做人。
然而朝廷同意了,&nbp;&nbp;李游道思前想后觉得朝廷这个决定跟骆时行那封奏疏肯定有莫大关系。
只不过之前他们放手让骆时行自己去折腾,&nbp;&nbp;压根就没看他的奏疏写了什么,&nbp;&nbp;此时忍不住问道:“猞猁狲奏疏上是如何与朝廷细说的?”
骆时行一边将县令的印章丢给萧善诗一边将奏疏的底本递给李游道扬了扬下巴说道:“自己看吧。”
李游道打开奏疏看了一眼就愣了,&nbp;&nbp;骆时行写这一封用的体系跟目前所有奏疏的体系规格都不一样,严格来说这都不能算一封正经奏疏,可与此同时这一封奏疏也的确是条理分明。
骆时行首先在开篇感激朝廷对自己的信任,并且诚惶诚恐的表示一定会守好交州,&nbp;&nbp;不给朝廷添麻烦。
然后话锋一转就写了他对北带县的担忧,&nbp;&nbp;虽然北带县如今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整体结构算不得牢固,&nbp;&nbp;他担心若是将县令交给阿勒真以后北带县会故态复萌,并且还提到北带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nbp;&nbp;与蒙舍诏交壤,&nbp;&nbp;距离吐蕃也很近,必须加强防守,否则很容易给人可乘之机。
所谓的可乘之机是什么他没有细写,&nbp;&nbp;不过已经能够让人引申出各种情况了。
然后他就写到了重点:希望还任命一个汉人来当县令。
其实朝廷上估计也对这一点比较赞同,&nbp;&nbp;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连续往这里派遣两名交州刺史,&nbp;&nbp;结果……那两个人不中用啊!
汉人当县令还不是重点,&nbp;&nbp;重点是能够平衡汉族跟北带县各个部族的关系,&nbp;&nbp;北带县扩大之后情况十分复杂,&nbp;&nbp;之前可能只有瓯雒族一个部族,&nbp;&nbp;如今至少有五个部族,&nbp;&nbp;每个部族的习俗还不同,所以新的县令至少要对这些比较了解。
要不然万一没有处理好部族之间的事情,或者是这些部族与汉族之间的事情,可能又要产生□□。
所以他希望能是在这里生活过的汉人来担任。
李游道看到这里不由得挑了挑眉,要不是知道骆时行最终目的,他可能真的会被前面这些话给打动。
单看这些真的是一位鞠躬尽瘁、严谨负责的好县令。
然后骆时行就又提到,当地虽然有汉人,但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好多人都没读过书不认识几个字,这自然是不合适的,他这里选来选去也只有萧善诗一个人适合。
韦子耀不幸被他归类到了文盲里面,当然实际上韦子耀在读书方面还真不如萧善诗。
两个人的职位都比较忙,但是萧善诗愣是通过自学得到了大佬们的欣赏,大佬们的文化水平就不用说了,能被他们欣赏的女子那已经超出一般世家女子的水平了。
骆时行提议让萧善诗来也是因为她足够上进。
然后他也写了这样的想法不合时宜,但眼下却是非常时期,他还说明当地人对萧善诗都认识,对她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女子当县令能够最大的抵消当地人的不满。
他自己当县令是因为让当地人赚了钱,若是后来人做不到,只怕要引起不满,而女子他们多少会宽容一些。
在最后他甚至还写了一句:女子有才者纵是男子也多有不及,望中枢不以性别论成败。
李游道放下奏疏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骆时行整体奏疏其实都不是特别严肃,一直在打感情牌,但是他从地理、人文以及稳定等多方面阐述了选定萧善诗的好处,就让人感觉好像真的是这样,思路直接就被他带着走了。
而最后一句……李游道觉得很可能朝中女官们也出了一把力,甚至还拍到了武曌的穴位上。
武曌提拔起来的那些女官难道不想拥有实权吗?谁不想呢?可是她们很难侵占男人的空间,哪怕她们比那些人更有手段有才华,就算有人暂时能够进入其中,也会很快被那些男人抱团用各种手段驱逐出局。
她们需要一个突破口,如今北带县令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只要这个小娘子能抗住,做得好,以后都能算是标杆。
至于若是做不好怎么办,那又如何?难道还会比现在差劲吗?
好不容易有个男子为她们说话,而不是提起女子为官就暗骂一句牝鸡司晨已经很好了。
一时之间京中女官对于骆时行印象大好,她们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地盘,舆论这方面她们掌控得就很好。
于是骆时行的形象就变成了有才华,长得好,还心怀天下为国为民,简直是模范官员,是大家对为官者的最深切的期盼。
武曌对于这件事情其实是无可无不可的,一个小小的县令并不能影响到什么。
而太平公主却觉得骆时行说的话太有道理了,她明明是公主,自幼受到最好的教育,母亲又是掌权者,结果她就算想要推荐门下为官都要被警告不要干政。
凭什么啊?那么多废物还占着官位呢,她又不是要自己做官!
然而大家的想法十分一致,太后能掌权是因为她乃李家妇,是李家的人,而太平公主虽然姓李,但是她嫁给了薛绍是薛家人,李唐的江山自然跟她没关系。
是以整件事情里面太平公主才是出力最多的那个,她甚至带着女官们为这件事情奔走谋划。
等事成之后太平公主略有些得意想道:难道只有你们男人会抱团吗?
武曌在整件事情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却没有像当初让骆时行当交州刺史一样一言以定。
等到事情平息之后,武曌才把女儿喊过来说道:“知道哪儿做错了吗?”
太平公主显然有些茫然:“女儿……做错了?”
武曌将她拉到身边十分温和说道:“你要明白,那位小娘子能当县令其实跟你们并无关系。”
太平公主有些不服气:“怎么会没关系呢?要不是我们据理力争他们才不让步。”
武曌虽然宠爱女儿,但打击起来也不手软直接说道:“据理力争的其实并不是你们,而是骆时行,你是不是还没看过他的奏疏?”
太平公主听后颇有些愤愤不平:“他们又哪里同意女儿去看呢?”
武曌将奏疏递给太平公主说道:“看看吧。”
太平公主看完之后若有所思说道:“所以是因为他写的这些理由那些老古板才同意的?”
武曌靠在凭几上说道:“但凡觉得事不可为又不甘放弃,便要多想一想怎么才能让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骆时行抓住了重点,一个是边境需要稳定,第二是他选了一个汉人,外族的男人跟汉人的女人,那自然是选汉女的,剩下的都不重要。”
其实到了武曌这个地位,对男女的关注已经不那么多了,她会给女子机会,让女子为官,却也没有什么非要让女子跟男子平分秋色的想法。
是以太平公主关注到的是这个新县令的性别,而武曌则关注到了骆时行在这件事情上的思维方式。
太平公主似乎明白了什么,拉着武曌的手娇笑说道:“那也不能说女儿做无用功嘛。”
武曌也没反驳她,实际上太平公主除了帮忙把骆时行的人设刷出了时髦感以及让大家对他十分有好感之外,也没别的什么用。
不过女儿还小,慢慢来吧。
太平公主又看了看那封奏疏说道:“不过他这写法倒是挺有意思的,以前从未见过。”
她当然没见过啦,骆时行为了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清楚,直接用了后世写议论文的方式,论点论据论证一应俱全,那当然是十分清晰可辨。
也就因为这一份叙事条例的清晰,朝中居然没几个人攻击他乱用格式的。
当然这里面也跟他才名远扬有关系,如果是普通十五岁的小郎君这样写,他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位小郎君乱来,不学无术,入了官场当然要跟大家保持一致。
但换成骆时行,有之前的檄书打底,再有那首词,大家的想法就变成了:这会不会是一种新的文章形式?
名气带给人的绝不仅仅是知名度那么简单。
而此时的骆时行还没意识到这件事情,他正在指挥人打包行礼,顺便询问大家:“诸位是留下还是跟我一起走呢?”
萧善诗跟韦子耀肯定是要留下的。
萧善诗自从接了县令的重任之后,那真是兢兢业业,每天都是最早来最晚走,遇到不懂的事情生怕自己做错,但又不想时时打扰骆时行,是以直接总结了一个本子,能问别人的问别人,不能问的再去问骆时行。
此时此刻她有些紧张地看着大家,坦白讲她是希望大佬们留下一两个的,只让她一个人来她心里肯定没底。
大佬们互相对视一眼,这件事情其实他们私下里也商讨过,跟着去州府和留下来在北带县肯定是有差别的,骆时行如今当了刺史,谁也不敢说他将来没有进入中枢的资格,万一呢?
所以跟着走自然是能够重回大众视野的,但是北带县也是他们的根据地,这里必须守好。
于是最后他们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刘齐贤跟袁智弘留下,其他人跟着走。
这两个人是属于没什么背景的,琢磨着自己被起复的可能性太小,索性就留下。
原本袁智弘掌管纸币印刷,刘齐贤掌管外交,这两个到了州府基本上没什么作用,还要重新给他们找位置,不如留下来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现在的生活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骆时行听后也没反对,只是含笑说道:“如此就请两位多多帮助三娘。”
他说完又对萧善诗说道:“三娘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写信于我,遇事不决不要拖,知道吗?”
萧善诗用力点了点头,挺直脊背说道:“使君放心,我必不辜负使君期望。”
骆时行大笑道:“也不用这么紧张!”
将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之后,骆时行就收拾收拾东西带人离开北带县奔赴州城。
离开北带县的时候,送行的人说是人山人海也毫不夸张,甚至还有好多人哭着挽留他。
骆时行也有些感慨他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北带县生活的,然而世事无常。
本来他就有些舍不得,被这些人一哭,再想到自己亲手建造的别墅就这么住不上了,一时之间也十分惆怅。
而这一份惆怅在他看到破败的交州城的时候,瞬间就增大了十倍。&nbp;&nbp;w&nbp;&nbp;,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