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快地筹集到资金,秦邦把宁波十四行拆分成五个部门。
外贸部,专门从事海上交易,张三负责,汪锃手下徐溪协助监管。
农业部,主管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卢克用负责,卢克用兼任住地的安保工作。
女工部,女性产品的生产,卢巧儿负责。
工业部,冶炼、陶瓷、手工业造船等,少归燕负责。
金融及内销部,资金的募集与使用,新品上市的推广,容若桃负责。
原本还想成立火器部,用于火器的研发与制造,只是这项投资实在过于庞大,目前还处于构思的阶段,等唐荆川那边舜山的位置确定好,这边的资金足了后,再成立,到时自己和少归燕督办此事。
这段时间奖券和女工的生意都发展的还不错,造船的计划正式立项开始了。
秦邦带着少归燕见了汪锃,汪锃大赞少归燕“巾帼不让须眉”,对她抗倭的过往钦佩不已,这次少归燕要负责造大船,汪锃更是承诺,当鼎力相助。
汪锃介绍了两位葡萄牙人给少归燕,达卡牛,费尔北德斯,这两位对大船的船体结构比较熟悉,付银万两,聘其为造船设计顾问。
秦邦又让巡海道副使柯双华抽调几个懂船舶制造的人给少归燕,负责现场督造。
柯双华家乡在池州府,属于沿江一带,造船业本就发达,他不但调集了几个督造师,还从家乡招募了位造船的师傅过来帮忙。
达卡牛,费尔北德斯,在葡萄牙还颇有名气,葡萄牙官船以及一些海盗船均出自他们手里,只是收到的钱非常少,他们听说东方有个大国,颇财大气粗,漂洋过海而来,不曾想没接到一单大明朝的单子。
大明算是“藏富于民”吧,官府拿不出钱造船,居然汪锃给他们介绍一单,万两就到手,两人自然是喜出望外。
万事俱备,只待船成。
秦邦觉得火器制造上马也刻不容缓了,但是要等到银两充足,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他决定还是要走一步更为激进的路子。
他仔细核算了一下宁波十四行的产出,虽然现在只能做到略有盈余,但是五年之后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他单独约见了汪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听听他的建议。
汪锃说“秦老大常有奇思妙想,向我请教可不敢,只是我认识的三教九流的人比你多一些,或有些小小的帮助。”
秦邦说“宁波十四行也有你的注资,我想在短时间给它规模和经营扩大,只是银两不够。”
“你如果要是来借钱的,以我对你的了解,我即使借些小钱给你,也未必满足你的胃口呀!”汪锃呵呵一笑。
汪锃和秦邦已经打交道多次,小事他不会出面找他,肯定有了大事,才找会找他。
“我要先完成个小目标,先借他亿两白银!”秦邦很认真地看着汪锃的眼睛说道。
“你疯了?”,汪锃惊掉了下巴,“大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把粮食折合成钱,也不过五千万两。”
“所以我才找你,我不但要向国内所有人借,我还得通过你向老外借!”
“如何借?别人为何相信你?”
“我昨夜反反复复分析了宁波十四行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它就值个亿,我发行商券!”
“什么商券?你又要搞什么新玩意?”汪锃有些不解。
“宁波十四行未来经济一定能达到两个亿,我发行五千万张商券,每张价值两银子,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我的商券!”
“他们为什么要购买你的商券?和废纸有什么区别?就是我,也找不到买你商券的理由?”
“此言差矣,稳赚不赔的事情谁不肯买,到时候恐怕你买还买不到呢!”
秦邦开始剥丝抽茧地给汪锃分析。
“买了我的商券,年末可以分红,分红派息按每张商券核算。”
“这些商券,买的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易,如果你急用钱,想兑现,加钱卖给别人还能赚一笔。”
“如果你卖给别人,别人不要,你原价全都卖给我,至少你一分钱都没有损失。”
“这些商券的数量是有限的,就五千万张,要是五年后,十四行发展的好,你找我买,我没了,到时候你就得找别人买,那时候一张商券就值五两银子,甚至十两银子。”
“随时可以买卖,你拿在手上不卖,你有分红派息,你长时间不卖,它就翻倍地涨,请问这种好事,不仅仅国人争相抢购,海上的这些红毛鬼子倭人,也必然感兴趣。这比放在钱庄里划算的多。”
“洋鬼子拿命出去抢,多么的不文明,很野蛮粗暴,而买了我的商券,躺着就把钱赚了!”
汪锃听他这一顿说,似乎有些明白了,频频点头,“秦老大果然的好主意,只赚不赔,说得我都心动了,甚至想回徽州老家把房子卖了,来买你的商券!”
“只是”
“只是什么?”,秦邦看他还有疑惑之处。
“只是你说你现在的十四行资产值一两个亿,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这个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现在十四行全年贸易、农业、土地、女工、奖券业等等都折算出来,值个四五千万,这个你没有疑义吧?”
“这七七八八算起来,似乎值这些!”
“那就妥了,至少消除掉买商券的人一半的疑虑了。”
“那另一半的疑虑呢?”
“这个就要找官府背书了!”秦邦说道“如果连官府都不信,那我就认命了!”
“哈哈哈!”汪锃笑了起来,“你要找宁波府还是杭州府还是其他什么府,老百姓根本不相信,老百姓要是相信他们这些当官的鬼话,也不至于很多人还出来跟我出海去玩命?你剩一半的疑虑,根本说服不了我!”
“我不找这些府,我要找皇上和皇后。”
“皇上赐我百工长一职,皇后赐我白银五万两,飞燕重珠耳坠一对,我也要让他们发点小财!”
“听说皇上皇后想在国库里拿点零花钱,文官大臣便长篇累牍讽刺皇上,并以死相谏,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奏折上来,要皇帝节约,要懂得体恤民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皇上没有钱花了,早就不高兴上朝了!”
“不给你钱,你给国家干活?皇上也是凡人啊!”
“我是给他们送钱的,只要他们带头买了我的商券,那朝野上下,倭人,红毛鬼子,谁还会怀疑我这个商券不值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