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乔请了一天假,要带婆婆到城里面去逛逛,秦邦知道后,说“十四行什么都有啊,衣服,生活用品,你直接找卢巧儿,去那儿拿就可以了!”
张翠乔说“那不一样,老人家一辈子没出过大山,得带她到外面转转,代她儿子尽一份孝吧!我怕以后没机会带她出去了!”
秦邦一听,心领神会,这个徐溪能不能再见到他老娘,谁也说不准,趁着现在老太太还不知道事情严重性的时候,让他开开心心地出去转转也好!
“那老太太也是第一次来,今日中午,你带着她来明兴酒馆,我来给她接风!”秦邦说道。
“不必破费了,老人家见大伙对她这么好,反倒是有心理压力的!”
“我不是因为徐溪的原因,要喊他母亲吃饭,而是因为你,你是明兴学堂的老师,你婆婆来,就是以学校的名义,也当表示一下欢迎不是!”
张翠乔见秦邦执意相请,便不再客气,答应了下来!
宁波的城区商贸已是很发达,十四行在那也开了两个门店,一个是百货店,一个是奖券店。其他的商人开的店更多,东瀛的商品,西洋的商品都有,琳琅满目。
布匹,丝绸,衣服的店也布满了大街小巷,街上人也很多,看起来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张翠乔带老太太去吃了当地的小吃,汤圆,老太太吃了几口,觉得好甜,倒是有点不习惯口味,张翠乔说“娘,你要是不喜欢吃,就剩在那儿吧!”
“那可不行,可不能糟蹋粮食啊!”边说边把那甜汤也喝了下去!
张翠乔原本以为老太太第一次进城,会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新奇,哪晓得老太太并不显得多么激动,嘴里嘟囔道“这里好多东西,我在村里也见过的呢!”
两人一路闲逛,张翠乔说“我们带点吃食回去吧,我看那年糕倒是不错!”
“那也好,你喜欢吃,就买一些吧,少买一些,我倒是不能吃多少,怕粘牙!”
在逛到卖臭豆腐,臭冬瓜的铺子前,老太太说,买点这个吧,这个存起来吃的时间长,也不会坏!
逛来逛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老太太又不愿意买一些无用的东西,后来扯了一匹布,带回去让卢巧儿找人改一件衣服出来,算是量身定做一件衣服吧。
张翠乔和老太太说“我们等会回去,我教书的地方,明兴学堂的人,要请我俩吃饭呢!”
“那我去合适吗?你们都是文化人,我乡下一个老太太,去了会不会给你跌份?”
“怎么会呢?读书人都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若是嫌弃,这书岂不是白读了!”
“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
两人叫了个车马行的马车,往回赶去,到了明兴酒馆的时候,秦邦和卢巧儿已经在里面等会了一会了!
秦邦把自己和卢巧儿介绍了,握着老太太的手说“徐老太精神矍铄,气色好啊,今天逛了大半天,倒是一点没有疲倦之色!”
“哎呀,农村人的身板,经得起折腾!”
秦邦让老太太上座,吩咐小二上菜,上了几道时蔬,一份肉圆汤,然后还上了一份酱香臭鳜鱼。
老太太一看这道菜,倒是很惊奇,“这个地方也爱吃臭鳜鱼么?”
“这地方,臭鳜鱼倒是很少吃,我听秦邦说,徐老太从徽州过来,就安排做了一道老人家的家乡菜!”卢巧儿回答道。
“你们可真是用心了,我老太太也不知道怎么回礼了呢?只有等徐溪回来,让他好好地谢谢你们!”
“徐老太今天去城里,看上了什么没?喜欢什么你可要说啊,你媳妇买得起的,可不要节省!”秦邦赶忙岔开了话题,他不想在吃饭的时候,谈徐溪的事情,若是老太太知道徐溪杀了不少人,这顿饭就没办法再吃下去了!
“城里的东西,我们那村子里也倒是见过,村子里出来跑海的人不少,最早是徐溪的叔叔出来的,后来汪锃又出来,然后徐溪也跟着后面讨生活。年轻人看他们在外面挣了点钱,就你带我,我带你的!”
“每次年轻人回乡的时候,总会带点稀奇玩意回来,所以也见识了一些!”
菜上齐的时候,秦邦给每人分了筷子,让大家趁热吃,边吃边聊。
“徐老太,那你现在的村子过的怎么样啊?”秦邦问道。
“可比以往要好上了很多,以往守在村里,好的地都被大户占了,平常人家只能在山上种点东西,收成也少,每年都愁吃饭。自从出去跑海经商之后,日子就好了起来,挣了钱之后,很多人回乡盖了房子,房子也不比你这个差呢!”
“那还有啥不如意的事情呢?”
“只是苦了女人和孩子,留在家里,一年也难得见到自己的男人,孩子读书也成了问题,原本有个教私塾的先生,看到别的人出去经商挣了钱,也跑出去了,一个教书先生都没了!”
“那孩子现在读书都没地方了么?”
“可不是嘛!幸好我们那徽州的女人,也认识些简单的字,就我们女人来教了呀,现在每家都有一点点闲钱了,倒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去经商了,希望读个书,考个功名!”
“不过,今年有个大喜事,朝廷派了个人过来,给我们村的孩子教读书呢,这人可厉害了,中过皇榜的人呢!”
“朝廷派去的?”
“是啊,还来自于京城呢,听他说,京城有上百位官员被派到乡村里去了,他来我们村子,又干不了别的事,正好缺教书先生,族长就腾出一间房子,正好来教孩子读书!”
秦邦想起来了,这事听说是严嵩干的,皇上不喜欢那些爱唠叨的文官,他找了各种理由,给他们赶到乡野里去了,不过这倒是歪打正着,还能对乡村教育发挥作用了。
老太太又说道“等你们战打完,天下太平了,我邀你们到我那儿去住!”
“哎!”老太太叹口气道“只是村里男人外出经商,很容易犯大错误,有一位参与贩盐,赚了大钱,与官商发生了矛盾,至今人都不见了!现在朝廷要禁海,但徽州人为了生计,又偏偏要出海,这日后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若是回乡,也是无地可种,这朝廷也得替老百姓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