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业年纪虽小,但以往显得书呆,经过刘浪多次戏弄,给人的印象却是很不好。而三月三踏青,从树上摔下、受伤,学子们对杨继业的非议到了顶端。
原本以为可将杨继业这个年龄最小的秀才,踩到脚下,蹂躏一番,谁知这一首《咏石》完全将杨继业的名声推高到极致。学霸中的巅峰。
文无第一,诗更是如此。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品评、喜好,给出的评价自然也是褒贬不一,没有绝对的标准。可当一首诗真正好到某种程度,会让所有企图贬斥的人,都闭上嘴巴。
《咏石》一诗,真正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使得荆蛮楚地的文士、学子们,对杨继业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而诗传到府里、传到更远之地,他们这些人也会产生与有荣焉之感。
儒家发展到文朝,已经将儒学核心凝聚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立德是学子、甚至是儒学者群体最高的志向。
这一《咏石》诗,已经将儒家的核心完全诠释到位,让人不得不诚服。
巫龙返回巫家寨,杨继业以为之前那老者和女孩会出现,并将杨猛带离。可过了两天,县城又恢复到平时状态,却没见老者出现。
到第三天,杨继业被允许出家门,他便带着杨猛到山里去锻炼体能、练拳。晨练之后,不急着回家。杨继业说,“杨猛,我们往山里走走。”
“少爷。这山深,往前走还陡峭,危险。”杨猛不想少爷涉险。
“杨猛,巫家会有一些人过来,总不能让他们住家里吧,我妈肯定会问清楚,你让我怎么说?”杨继业明白,巫家寨将送过来的十五人,他打算让这些人在山里训练,往特种兵模式进行探索,今后,组建一支可用的精锐战力,就以这些人为骨架。
这个构想能不能实现,他也没多少把握,可事情总要做一做。只有手里有足够的力量,自己在文朝,才可能有所成就。退一万步说,自保、保住目前的杨家,是必须的吧。
他不想欺负文朝人,但也不能让文朝这些古人,将自己欺负得死死的。
进林子,树木逐渐密集。一开始是一些灌木,进入几十米后,便是密集的松树、杉树和同样高的杂树。里面的光线比较差,地上积满了厚厚的一层腐朽树叶。这里的山林,也不知主人是谁。
这边的山不够高大,海拔多在千米左右,除非是地区最高山峰,才有一千几百米。山峰不大,却连绵交错,使得这里的地形复杂。一些山有悬崖、峭壁,一些山头与山头之间,存在平缓坡地。
这些坡地,杨继业和杨猛还发现了泉流,在山上生存倒是有可能的。钻进林子才三四个山头,杨猛就分不清方向。
对于杨继业而言,进山里完全没问题,毕竟有着后世的知识体系,见识上完全凌驾于文朝古人。
如果说智力上的拼比,未必占优势,知识方面是绝对超越的。在杨猛多次嚷嚷着要回家,担心找不到返回的路,杨继业便放弃继续往前面钻。
回到日常锻炼的小山顶,杨猛放心下来。说,“少爷,你在林子里怎么记得住回来的路?”
“猛猛,你回想一下我们进林子,然后一路前行的过程,有没有都是沿着山顶一侧行走,没有翻过这个山脉的山脊?即使我们短时间越过山脊,看另一面,都很快走回来。是不是?这样子,不管走多远,返回的时候,只要顺着山道一侧,就不会迷路。”
对于杨猛这个少年,杨继业自然耐心地解说,在密林中,确实没有可供参照的地点,更没有指南针之类的,甚至多数情况下,连树冠外地阳光都看不见。
杨猛胡乱点头,似乎觉得懂少爷所说,实际上依旧不知该怎么做。原本打算到巫家寨去,只是,对于杨猛会跟着之前见到的老者离开,这是不可逆转之事,杨继业觉得还是等杨猛走后,自己再做巫家寨那边的事情。
杨猛离开自己,巫家寨派人过来,似乎也是有理由的。
返回家,却突然多了一个人。一个身高差不多两米、身板足可比门板,手臂如同普通人大腿那么大,面相上,倒是看不出有多凶恶。
一见到这个人,杨继业立即产生凶兽在旁虎视眈眈的危险感,心里一紧。杨猛也在那一瞬间,切换到少爷身前,要为少爷挡住一切危险。
好在看到铁叔在那人身侧,那个人面色平静而深邃,仅仅盯杨猛一眼,便让杨猛浑身的肌肉都绷紧,杨继业感觉到杨猛在那一刻颤栗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意识里要为少爷挡危险,估计不是软倒,就是逃跑。
这样的威压也仅是短短一瞬间,随后,所有的威压都收敛了。铁叔说,“少爷回来了,这位是伯权大师。”
“大师好。”杨继业上前见礼,给对方足够的尊重。
“继业少爷好,我一个山野之人,你自便吧。”伯权大师语气平和,带着微笑。“当年我输给老道,欠他一个承诺。这次到杨家来,是兑现承诺的。继业少爷,我会留在杨家一年,杨猛你得交给我。”
“伯权大师,辛苦您啦。谢谢您。”杨继业虽不知具体情况,但也能够理解背后的一些事情,“大师,那个老人家不来吗?”
“我不知他在哪里,”伯权大师说,“老道的踪迹,谁也找不到。我也不例外。你见过他?”
“几天前在街上见过,不像道家人啊。”杨继业说,“对了,他身边还有一个女孩,不知叫什么名字。”
伯权大师却不再谈这个话题,也不好奇老道与杨继业见过的事。杨猛要跟在伯权大师身边学习一段时间,估计是之前那老者所说的练习武力。
杨猛才十六岁,身材已经超过一米八,再往上长,两米巨汉可期。与面前这个伯权大师类同,确实适合跟伯权大师学习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