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吴王记挂,国太甚好。”
子西只能憋屈的回答道。
这时,庆忌禁不住嘴角上扬,浅笑道:“申公子,寡人听闻国太已怀有身孕,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空穴来风而已,吴王休得道听途说。”
子西立马否认。
笑话!
他岂能承认这种事情?
莫说是子西,只怕是所有的楚人都不可能承认孟嬴怀孕,而且肚子里的孩子是庆忌的骨血!
吴楚两国现在虽已订立互不侵犯之盟约,还有姻亲之好,但这并不代表两国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从此相安无事。
吴楚世仇!
这一点是无可改变的。
而且,作为相邻的两个南方国家,楚国要消除后顾之忧,全力北上争霸,必须要除掉吴国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同样的,吴国想要称霸天下,少不得要跟楚国扳一扳手腕,一较长短!
所以,孟嬴怀孕的事情就成了宫中的一段隐秘之事。
楚人私底下虽然都在议论,但绝不会承认此事的。
楚国的太夫人坏了吴王的孩子,这算怎么回事?
“寡人只是好奇,还请申公子切勿放在心上。”
看见子西的脸色越发难看,庆忌便摆了摆手,又道:“不知申公子此番使吴,所为何事?”
终于进入正题!
子西旋即作揖道:“吴王,外臣此来,是为叙楚吴两国之好。楚吴相邻,理应时常往来才是。”
“申公子所言极是。不日,寡人也当遣使于郢都,以叙两国之盟好。”
“吴王,外臣此来,还当为吴王献上一份厚礼!”
“是何厚礼?”
庆忌故作不知的询问道。
“乃是十名楚国佳丽!”
子西正色道:“正所谓美人配英雄。吴王乃是不世出之英雄,身边自然要有美人相伴!”
“然,我王观之,吴王后宫中佳丽甚少矣,尤为无我楚国之佳丽,岂不惜哉?”
“是故,我王特意在国内网罗美女十名,尽皆上上之容貌,且能歌善舞,尤善床笫之术,曲意逢迎,不在话下。”
“还请吴王笑纳!”
还真是十个美少妇!
庆忌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之前,他就已经听说过楚王在国内到处搜罗孀居的寡妇,或美丽人妻,送入宫中调jia一番,准备献给自己。
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这让庆忌又不禁有些郁闷。
自己好人妻之名,难道一辈子都洗刷不掉?
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既然是楚王盛情,那寡人便却之不恭矣!”
对于送上门的美女,庆忌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即便不吃到肚子里,偶尔看一下,欣赏一下美好的事物,亦是不错的。
临别之际,庆忌还特意写了一封亲笔信(情书),让子西代为转呈予孟嬴。
毕竟是孩子的娘亲,自己的女人,庆忌怎能不关心一下?
以孟嬴此时在楚国的权力,能保住那个孩子衣食无忧,只是名分却给予不了。
但,这已经足矣!
不过,这可恶心到了子西。
就现在而言,他跟庆忌的关系还是挺乱的!
孟嬴算得上是子西的后母,尽管年纪比他还小,但是辈分摆在那里。
而庆忌又是孟嬴的情郎,同时还是楚王熊轸的妹妹季芈畀我的未婚夫。
妹夫?
庆忌的确算是子西的妹夫,但庆忌与孟嬴那不清不楚的关系,着实让子西跟活吞了一只苍蝇一般难受。
姑苏山,武器作坊。
此时,庆忌正拿着一把弩机进行试射。
庆忌手中的弩,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
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
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夺!”
由弩机射出去的箭矢,插在靶心之上。
只是,庆忌攥着手中的弩机,不由得眉头一皱,看得在一侧的大工令干将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生怕庆忌降罪。
“大王,可有不妥之处?”
干将忙硬着头皮询问道。
“这不是寡人理想中的弩。”
庆忌摇摇头道:“正常的弓箭手,操硬弓,一箭之射程可有八十步。而以寡人估测,此弩机,最大射程恐怕不过七十步?有效杀伤,也不过六十步左右。”
“若是如此,寡人何不令弓箭手使用普通硬弓?”
“再者,此弩精准度不足,无有衡力,若非寡人臂力过人,不为此弩机所震,恐怕这弩机射出去的箭,还射不中标靶。”
庆忌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一弩机所存在的两大缺陷。
一则射程不远,有效杀伤力不足。
二则弩机的后坐力大,一般弓箭手难以驾驭,恐怕五十步之内,一个大活人站在那里都不一定能射中!
而这两种缺陷若不重视,对弩机加以改进的话,恐怕弩机的威力还不如一般的硬弓!
后坐力且不说,毕竟两军作战的话,吴军能采取“火力覆盖”的方式,使用弩机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无差别放箭。
但是,这弩机射程的问题却不能不重视!
就庆忌所知道的,这个时代一步大概等于一米三,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
所以,弩机的有效射程大概就是九十一米,真实有效的伤害距离不过七十八米,实在远不及硬弓。
“大王,臣等当加以改进。”
干将连忙保证道。
“善。”
庆忌倒是并不着急。
虽然,他已经提供了古代弩机构造的图纸,工匠们能根据图纸制造出弩机,但威力还是有待提升的。
庆忌不急于一时,毕竟现在吴国并没有战事,他可以等上一年半载,让工匠们不断加以改进,使弩机的有效射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庆忌的设想中,弩机的有效射程至少在一百五十步开外的。
据传,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
因为春秋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扩展疆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从中受到启发,学到弩的制造方法也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