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唐赫的话,云明月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看着唐赫脸上灰扑扑的样子,也猜到了他今日在城外究竟有多狼狈。
“平日里只知道说花话,勾搭别的妹妹,遇见正经事的时候出错了吧。”
云明月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帕给唐赫洁面。
唐赫难得享受一回如此温柔的服务,低声问道:
“昨晚究竟是怎么回事?赵芙怎么会是姑姑送来的?”
云明月又将赵芙的遭遇说与唐赫听,听着云明月的诉说,唐赫不由的感叹老天的捉弄真是变化无常,不过最后还是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宋嘉志的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云明月低声询问道。
“速查速办,现在扩城在即,我可以妥协一步不去惩治那么多人,但是宋嘉志这个贼首是必须要抄家问斩,他不仅敢贪污国库的银子,甚至还敢让人杀害锦衣卫,真的是找死。”
唐赫满脸怒容,对于宋嘉志的处理他早就已经想好了,他的位置空出来以后,就由宋谦一顶上,他杀了一个宋家的人,再扶持一个宋家的人上去,就是要在云家与宋家之间插根钉子进去。
但是云明月与唐赫想的不同,她是七贵出身,深知七贵与皇室之间有些绝对不能触碰的禁忌,其中杀害皇帝近臣便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这代表着门阀在直接挑战皇室权威,一旦这种事情败露,便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七贵与皇室的争斗还是极其克制和谨慎的。
宋嘉志虽然爱财如命,但是他并不是傻子,杀害锦衣卫的事他可能并不知情。
听云明月将心中的想法说来后,原本躺在椅子上的唐赫立刻坐直,仔细推演这件事情的全部过程。
今日朱霄也说了可能是江湖刺客做的,所以他下意识的便认为是宋嘉志指使那些人做这事情,但是听了云明月的话,他才想到宋嘉志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公然对锦衣卫出手。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宋嘉志确实找了人,但是那群人并没有告诉宋嘉志是谁带走了赵家父女,直接动手将锦衣卫杀尽。
那这群刺客的身份就有些神秘了,一般的江湖中人会避免和朝廷扯上关系,即使是做杀人生意的刺客,也不会去接这种生意,一旦事情败露了,便会被散布在整个大周的锦衣卫追杀致死。
敢于用这样的残忍的手段袭杀锦衣卫,那这群人的背后要么是有可以与皇家对抗的势力,要么是拥有绝对的实力并不担心日后朝廷的报复,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一切都和自己猜想的一样,那么在江湖上有一群针对朝廷的亡命之徒聚集在一起,这次的事情只是他们獠牙展露出来的意外。
唐赫越想越心惊,他不是那种喜欢自己吓自己的人,但是今天的狼狈的结局后确实有些解释不清的蛛丝马迹。
对朝廷有如此彻骨仇恨,而且实力如此强劲的组织在江湖中真的会存在吗?
昨晚长青观内清泉道人说的话在唐赫的脑海慢慢浮现,导致现在江湖中人才凋零,青黄不接原因,就是昇阳院的那场大火。
可是那件事情唐赫现在想来只觉得疑点重重,江湖造反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而且以他对父皇的印象,他似乎是不会做出这种下毒屠院纵火的人,那么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唐赫想的头痛,他心中的思绪大多只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而已,并不能当做真的证据。
收敛了一下自己发散的思绪,先着手将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最紧要的。
不多时朱霄返回御书房内,手中拿着油皮纸包裹着的账本,唐赫接过之后,坐在椅子上一页一页的翻看,里面的内容远比他想的还要严重。
宋嘉志大钱小钱都要贪,而且与手下人分钱的时候还要再捞上一笔,账本里详细记录了他的每笔银子是在何时何地何事中贪墨,具体与谁瓜分了。
唐赫合上账本的时候,双手都被气的发抖,站在一旁的云明月并没有在账本上找到云家的名字,看来宋嘉志还是惧怕云之澜的权势不敢将送于云家的账目记录下来。
“李英,拟旨。”
“工部尚书宋嘉志,工部侍郎宋子晋,宋建木,参事宋文光蔑视皇权,独断专行,用人不利,贪赃枉法打入天牢,抄家,着交由刑部与大理寺陪审,左相云之澜主审。”
唐赫一连说了好几个人的名字,都是账本上宋家人的名字,也是贪污分钱最多的,账本上的人名还有很多,但是他不打算一次收拾干净,留下一些看他们的表现。
至于为什么是云之澜主审,唐赫就是要在云家与宋家之间生生撕出一个口子,他到要看看云之澜会怎么做。
“李英,命人将圣旨送于京城署卫司,让萧旗今晚就带人把这几个乱臣贼子的府邸控制起来,任何人不得出入。”
关键性的证据到手,唐赫不想再留下任何隐患,决定快刀斩乱麻,先把这些人控制起来,明日早朝的时候在昭告天下。
“宣林安,宋谦一进宫,朕要见他们。”
几道诏令下完,基本就宣告着宋家在京城中已经完了,没有被清算的宋家子弟,在朝中的地位太低,根本就撑不起来宋家在京城中的门面。
这一夜注定是许多人无法入睡的夜晚,宋嘉志在睡梦中被萧旗亲自带队擒获,与宋家的其他人一起关在屋中,不得外出。
云之澜也是被管家叫醒,今夜萧旗带兵进京的事情太大了,而且目标极为明确,就是宋家在京城中的几位大官,得知这一消息,云之澜最不想见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唐赫终于还是对宋家出手了,根据云之澜现在对唐赫的了解,他是不会没有理由的就擅自出手的,宋家完了。
次日早朝,唐赫阴沉着面容走进殿中,众臣心中具是一凛,昨晚事情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云之澜身边已经没有了平日跟随在左右的工部尚书。
“李英,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