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夏玉莲母女三人住在夏家,所以屋子一下紧张起来,所以现在夏悠然房间又挤了个大丫和二丫进来,让原本狭窄的房间变的更拥挤了,夏悠然还真觉这么多人住一间屋子有些不习惯呢!原来她与夏如琴挤一个屋子时,就有想把夏家改建下,毕竟人多屋子少,但从前手里没钱,现在赚了些,但那些钱又拿来收葡萄了她最近又忙着做葡萄酒,看来现在也要把造房子的事赶前了。
这段时间葡萄收的多,夏悠然制作葡萄的葡萄酒也多,她有想过,她要到镇上去推销葡萄酒。
就在夏悠然准备去镇上推销葡萄酒时,青山镇的肖府来人了。
“呦!这是谁家的马车啊!这马车可真漂亮啊!”
“这个比咱们村的王家还有派头啊!”
一辆精致的马车行驶在大山村的泥路中,路边的路人看着,便都停下来看,直到这辆马车停在了夏家。
从马车下来一名锦衣华服的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生的十分俊郎,脸上总有阳光般的笑容。
同来的随从和老妈子,一同上去叫门。
“谁啊?”张氏听到有人在敲门,便从厨房走了出来。
“请问你们找谁?”张氏一打开门见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自己院门口。还有位十分贵气的公子站在门外,张氏想这会不会走错地了。
“请问这是大山村的夏家吗?”一名年约四五十岁的老婆子开口问道,若是夏悠然在这的话,她定会认出这婆子是谁,她便是肖府的管事嬷嬷,王嬷嬷。
“我夫家是姓夏,请问你们找谁?”张氏有些不知所措的答道,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排场,也是第一次见贵人,所以难免有些紧张。
“我们是青山镇肖府的,这位是我家的小少爷,”王嬷嬷自报家门道,又对张氏介绍了那少年的身份。
张氏听王嬷嬷说是肖府的,立马把几人迎进了屋。
“家中简陋,望贵客不要嫌弃,”张氏微显尴尬。
“如琴,你去田里叫你大哥他们回来,就说家里有贵客到。”因家中只有张氏跟夏如琴在家,所以她只好让小姑子去叫人。
“嗯!好的,大嫂,”夏如琴原本在屋里绣嫁衣,见家里贵客到,便也听了张氏说的,去夏家的田里叫人。
张氏也去厨房烧水照顾客人。
堂屋内,“夏家娘子,那个夏姑娘几时回来?”王嬷嬷见夏悠然不在家,便开口问道。王嬷嬷怕自家少爷在这等久了,会有恼意,便也紧催问着。
“悠然今早就带着家中的弟妹上山去了,”至夏悠然在山上发现了葡萄,也就经常去山上寻东西,夏家人也知道悠然那丫头做事有分寸,便也随她了,家里几个小的也喜欢跟着这大姐身后。
“阿姐,这个真的能吃吗?”在山上,夏家几姐妹见夏悠然用石头在敲一个带刺的东西,她们村都管这个叫刺球。
“当然能了,这个叫栗子,不叫刺球,你们看,这敲开了,就不带刺了,煮起来可好吃了。”夏悠然敲开一个毛栗子,耐心的给夏琪儿几个解释。
几人见夏悠然把那外面的刺敲开,里面是显半圆形褐色的果子。
其实她们现在都很相信夏悠然的话了,从那次带她们出去吃烤鱼,还有悠然姐在山上发现了葡萄,还做成了葡萄酒,她们觉得夏悠然很厉害。
“那我们去多找些回去,煮起来吃,”几个小的都迫不及待的去寻找那叫栗子的果子了。
“你们小心点些,只能在这附近去找,在往远处,深处了,就别去了,那里有野兽,”夏悠然半唬半说。
“嗯!悠然姐,阿姐我们晓得的,”几个小的一口同声的说道。由其属大姑家的大丫二丫最为卖力,夏悠然知道,大姑有交待她们在夏家要勤快些,她记得第一次见大丫二丫她们,她们眼里有些自卑,有些无措,也有着恐慌,这姐妹俩原在秦家到底过着什么日子啊!
待夏悠然几人回到夏家,看见自家门口停俩马车,她促了促眉。
“悠然,你回来啦!快,肖府来人了,”张氏赶忙出来说道。
堂屋内,夏老爷子几人正忐忑的陪坐着。虽肖锦轩尽量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但奈何夏家几人还是一副紧张,生怕出错的样子。
夏悠然听是肖府来人,并没有多大异常,还是如以往一样,先把篓子放到闲屋,然后去净了手,才走进了堂屋。
肖锦轩原先还不明白祖母一直坚持让他来夏家,直到夏悠然的出现,他才有些明了,只见一身洗白的青色兰布的衣裳,一头青丝扎起了圆圆的丸子形状,这倒时个新奇的发式,肖锦轩表示他是第一次看见女儿梳这样的发式,那白皙的小脸有些两个浅浅的梨涡,倒是个清秀佳人,但这样貌的女子,肖府比比皆是,为什么这夏姑娘却入了祖母的眼。
这丸子头也是夏悠然觉得古人的发式有些繁琐,便简单的梳了个发式。
夏悠然见肖锦轩打量她,她也对望过去,像貌俊郎,气度翩翩。
“夏姑娘,这位是我家少爷,这次来是跟夏姑娘谈谈着葡萄酒的,”王嬷嬷上前介绍道,并说明来意。王嬷嬷几次接触下来,这夏家生意上的事也是这夏姑娘说了算,所以便和她家少爷这此等候,若是别的生意也就算了,但这葡萄酒太火了,自家老夫人只不过送了几坛到大爷那,过了几天,大爷那边来信来说,让老夫人在送几十坛去,她知道这是大爷要拿来打点用的。
夏悠然找了条凳子坐,毕竟这是在自己家,她也没那么约束,虽说肖锦轩身份高些,但既然他们来自己家谈着葡萄酒生意,那就是自己有优势,那她干嘛要比人低头一等。
肖锦轩见她神态自如,不卑不亢,心道“倒是个有趣的,”肖锦轩这么想,便拿起桌上的那碗茶放到嘴里抿了抿。
肖锦轩这动作可是惊掉王嬷嬷一干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