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在东瀛尤为常见。
大背景就是如此,让人沉闷压抑,却也惊喜无限。
《叔父贴》的爆出直接掀起一股热潮。
老话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经过长期的熏陶,国内那些富豪眼光也变得极为挑剔,投资古玩除了附庸风雅之外,还有更加重要,更加现世的一个目的,那就是保值!
尽管花出不菲的价格收入一件珍玩,玩过几年,没了兴致后,转手还他妈能赚上不少,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不过,这种热烈的反响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自从拍卖会在网上发布了《叔父贴》的高清照片后,那些见猎心喜的富豪都大失所望。
因为,其上没有任何名家的提跋……
也就是说,谁也不敢保证这《叔父贴》的真实性!
只有陈燕青的一人之言。
自从照片放出去之后,拍卖行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都在质疑贴子的真实性。
这当口,陈燕青又在网上功夫另外一条消息。
《叔父贴》确为真迹,假一赔十!
要知道,陈燕青的师公可是华夏活化石夏老,就凭这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所有之前质疑的富豪全都不吱声了。
毕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搞砸的话,不光他陈燕青倒霉,连夏老的名头都会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
于是乎,在这个略微有些凉意的秋天,一股热潮席卷整个魔都。
很多行内人士纷纷做出评估,如果这贴子传承有序的话,怕是能破了前几年《公甫贴》的记录。
五千万!
但,很遗憾,它并没有。
所以,这个价格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原因很多,一是怕砸下重金买了赝品,不但赔了一大笔,还对名声有损。
其二,怕这《叔父贴》并没有收藏价值。
其三,有很多富豪是想得手之后,过几年再转手卖出,相当于一笔投资,但是,他们同时也担心,会折在手里。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要不少富豪大老远的赶过来,不为别的,就为亲眼目睹苏轼的真迹!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点整,拍卖会也正式开始!
这个时令,是拍卖会最重要的一个场次,藏品丰富多样,朝代均有涉猎,数量及其可观,多达三百余件。
一般参加这种顶级拍卖会的富豪,都时间有限,压轴的几件放在最后实在有些不太合适,毕竟等的时间太长了。
所以,陈燕青就想了一个法子,上午就把那些精品级的拍品‘贡献’出来,烧起一把大火,这样,下午的拍卖也不会差到哪去。
在众人略微有些火热的目光中,拍卖师缓缓登场。
刘家辉,金牌拍卖师,有着极为丰富的拍卖经验。
简单的寒暄两句后,他没有过多耽误时间,直接开门见山。
“雍正珐琅彩折沿盆。”
“起拍价八十五万,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五万。”
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物件。
珐琅彩原本不是华夏的产物,而是出自古罗马,而后却神乎其神的在雍乾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后,又不可避免的迅速衰落。
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眼前这折沿盆,看上去和普通的搪瓷盆样式差不多,高约十八厘米左右,直径不过五十。
除此之外,其内有样式精巧的黄底云纹。
底色,便是黄色!
众所周知,黄色在满清时期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颜色,只有皇帝、太后、皇后等最为尊崇的人才有资格享有。
其他人擅自逾越,轻则挨板子,重则灭满门。
这件折沿盆一看成色就知道是皇太后专用,色彩艳丽,画工精湛,光是看着,就给人一种极致的美感。
随后,刘家辉戴着专业的手套,把底款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
雍正年制,无圈,毫无疑问的官窑。
至此,不少行家里手已经猜出了这折沿盆的来历出处。
雍正的额娘,孝恭仁皇太后。
底价八十五万的报价出来后,现场陡然停滞三秒钟,旋即气氛如同烧沸的开水一般,喧嚣鼎沸。
像这种来历明确,传承有序的精品级瓷器,私底下交易的话,起码也得三百万以上。
按照这个数字来推算的话,即便放在拍卖会上,少说也得百分之五十起步,那就是一百五十万!
而,底价不过是八十五万……
若说这其中没有猫腻,任谁都不会信。
道理很简单,起拍价高的,成交价未必就一定会高,反而更容易流拍。
换而言之,起拍价定的稍微低点,却有可能创造奇迹。
在前些年,国外的一个镇子上,有一家人生活过得非常拮据,穷的叮当响。
等家里老人离世之后,唯一还能换点钱的便是那镂空的小瓶子了。
那小镇非常小,说是穷乡僻壤丝毫不为过,但即便如此,当这个瓶子竞拍的时候,拍卖会上到场的都是顶级富豪的代理人!
起拍价不高,也就八十万而已。
最后,却开出了亿软妹纸的天文数字!
瓶子竞拍的时候,那一家人也都在场,眼前目睹价格以一个火箭般速度飙升……
从八十万到三千万,再到五千万……
而后,一家人相拥而泣,抱头痛哭……
而这个瓶子,正是乾隆御用之物,吉庆转心瓶!
底价不过区区八十万,最后成功逆袭,成为了拍卖会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所以说,起拍价定多少都不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要东西品质够硬,不愁富豪不抢破脑袋。
这个折沿盆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百万!”
“一百二十万!”
“一百三十万!”
“一百五十万!”
“……”
“一百八十万!”
很快,不过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八十五万就已经飙升到了一百八十万。
刘家辉不卑不亢的站在台上,声音清朗厚重,可此时的包佳鑫,却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一旁的郑少秋手中拿着一份详细的拍品图,正在一份一份的翻阅,看得非常仔细,对场上的折沿盆全然没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