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那个小媳妇站窗边手舞足蹈的样儿,姜博渊远远便瞧见了,当然也瞧见了旁边的陆薇。
这宋家小媳妇脸红也就罢了,好歹人家未婚夫接了她的花儿,可陆薇脸红个啥啊?
姜博渊不解,路过时便向上望了一眼,不想却发现陆薇偷偷地看自己。
姜博渊心头一怔,立即偏开了头。
十的少年郎什么都懂了。
姜博渊想了想,他除了上次顺手送出一盏花灯什么都没有做过啊,这姑娘怎么就
锣鼓声渐渐远离,街道两旁也慢慢安静了下来,不过大家俱都伸长了脖子,满脸期盼与羡慕地目送着队伍远去。
离得远了,宋添忍不住回了一下头,望了望二楼窗台边上的未婚妻。
这一望,双引着大姑娘小媳妇们一阵心悸尖叫,不少人居然挥着帕子追了上去。
阿绣,“”
这时,常氏扑嗦一声笑了出来,对阿绣道:“我们先回吧,回府上等。”
宋二才订的这处雅间很大,刚刚一家人都在窗边看了热闹,只不过宋二才跟常氏只是向儿子轻轻挥了下手。
一岁多的小予儿还没玩够,手里抓着一把各色花朵,指着前方一个劲儿地叫道:“哥哥,哥哥”
“好了妞妞,你哥在做大事呢,我们回去等他,晚点让他带你骑马。”
刚刚常氏也看出来了,儿子不咋会骑马,这可不行,以后入朝为官少不得外出办事。
以往都是以学业为重,现在什么都得抓起来。
一家人收拾了下激动的心情很快便回去了。
前方,游街的队伍到了状元郎所处会馆之后还得再回去参加琼林宴。
琼林宴由专门伺候皇上的仪鸾司主持,是每次殿试放榜后的重要宴会。
这可不是单纯吃餐饭这般简单,有各种礼仪规矩,以及有幸能近距离见到圣颜。
下午,琼林院中圣乐缓缓,宫女太监来去络绎不绝。
一众新科进士们由礼官带着领赏、簪花、拜礼,等一众礼仪做完,方能举酒自饮。
宴中庄文帝来了,众人放下酒盏又是一阵跪拜。
庄文帝让众人平身,之后说了一些为国为民之类的鼓勉话,最后让人赐了书籍。
皇帝亲赐,莫大的荣耀,有些考了多年方中了进士的老人感动得痛哭泣涕。
庄文帝见了,又出声安慰。
之后,他将新科三甲叫到跟前,一阵打量之后,很是随意地攀谈起来,问出生于何处,家中有几口人之类,很明显就是在试探跟拉拢。
谢俊一惯风轻云淡的样儿,这时也不免紧张了。
他不清楚皇上是个什么意思,每句话都得在心里琢磨一遍,显得有些拘束。
反观宋添跟姜博渊就从容了很多,两人虽说也在意皇权的威严,可心里想法不多,有什么也就说什么了。
姜博渊是长宁侯的儿子,那长宁侯长年带着两个儿子居于边关,为国为民贡献良多。
庄文帝的问题基本都是在这方面,还夸赞了姜博渊,说他能耐,虽没有从武,也为府上争了光。
轮上宋添了,知道他是寒门学子,便问家中有些什么人,寒窗这么多年可有什么难处?
宋添回道,家中父母双全,幼时贫寒,这几年因着生意的原因小有薄产,如今父亲在京中办了宅子陪考,爷奶还在乡下等消息。
庄文帝点了点头,这些其实他也知道,还知道他们家的生意都是来自一个小养媳。
“状元郎这些年来顺心如意,如今又名动天下,可还有什么心愿未能完成?”
庄文帝随口提提,宋添听得却是心中一动。
“临考前便向未婚妻许下诺言,待夺得魁首,便与她成亲。”
庄文帝还以为他会说什么民、国之事,或是什么中得状元已经很是满足,只待他日报孝家国之类,没想到却是赶着回家去成亲。
堂中静了,庄文帝却笑了。
“状元郎未婚妻是何家姑娘,不如让朕赐下圣旨,刚好来个双喜临门。”
“谢陛下。”
宋添直接在堂中行起了大礼。
看得下方一众吃酒的众人面面相觑。
难得的机会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赢得圣心,怎求起赐婚来了呢!
白白浪费机会。
庄文帝说做就做,立即叫人搬来案台,并让堂中陪宴的庶吉士李大人秉笔,让宋添报了女方家出跟名讳,当场便写了一份圣旨。
宋添心中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不远处,谢俊却是怔了。
原来她真的就是那卓家孤女。
夜里,宋家人吃了饭便在堂中坐着聊天嗑话。
大家时不时都向外望上一眼,很显然都是在等宋添。
今儿个这么大的喜事儿,肯定得说上几句才好安睡。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有小厮从外面飞奔而来。
“老爷,夫,夫人,有,有圣旨。”
小厮说话都不利索了,他是跟着宋二才从梁州来到这儿的,大世面没见过,一听圣旨,腿都哆嗦了。
“什么?”
常氏还没反映过来,宋二才却是急急站起来道:“通知全府上下,前院接旨。”
“娘,快换身衣裳去,应该是添哥那边的大喜事。”
阿绣还冷静一些,跟常氏说完自己也匆匆回院里换了一身衣裙。
当全府上下俱都聚到了前院,在正堂里喝茶的白面太监总算是起身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临江府,卓氏有女,即与新科状元宋添乃天作之合,择黄道吉日,尽早完婚。”
没想到圣旨是给自己的。
阿绣愣了,她还以为添哥又得了什么大运道,却是怎么也没有料到是赐婚的旨意。
这?
难不成这圣旨是他刚刚在宴会上求来的?
太傻了吧,有这么个近圣颜的机会,不是应该好好为自己前程谋算,怎就想着这些儿女私情。
阿绣怔住了,脑子里虽想着千万个不应当,可还是忍不住由胸中涌发出来的满足与甜蜜。
得夫于此,此身无憾。
“卓姑娘,接旨吧。”
明黄色的圣旨递到自己面前,阿绣叩首。
“民女卓锦绣,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