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在辽东半岛东海岸的处境并不理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被动,完无法抵御来自海上的军事打击。尽管清军也尝试过在海岸设立哨所或是小型据点之类的办法,但往往设立不久就会召来海汉军的定点打击,前前后后也是折损了不少人马。
而东海岸附近没有大城市能够供应足够的军需物资,导致清军难以在这一地区长期驻扎大量部队。到去年甚至连村镇一级的聚居点都被海汉军扫荡得差不多了,清军要在海岸线布防就必须要通过陆上长途运输来解决补给问题,而这一区域已经没有多少值得投入兵力去保护的资源了。所以最后清军干脆就放弃了东海岸的防御,将兵力集中到大黑山防线,不去理会海汉军的两栖袭扰战了——反正东海岸也没什么可以让海汉抢掠的资源了。
而西海岸的状况有所不同,复州卫和盖州卫的两处卫城是继承自大明的两处大型堡垒,近两年因为海汉在金州占据一隅,东海岸又被反复扫荡,清军的补给就只能靠西海岸的交通线来保障,否则从沈阳方向运来的各种物资就得穿过数百里的山林才能抵达前线。所以清军对这两处卫城又加以了修复和巩固,用其作为人员和货物的中转站。
关于这两处地方的情况,海汉军方当然是早就注意到了,不过这两处卫城修筑得十分坚固,加之又有大量清军驻防,海汉军想攻打这两个地方就得投入比较多的兵力。
但如果从海上向当地投放兵力,就要让大量战船进入渤海活动,而这必然会引起大明的紧张和不满,所以相关的作战计划一直都处于搁置状态。
王汤姆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贵为国防部二把手,这些年却极少在三亚享福,一直在海外南征北战,不断地刷新战绩。如今朝鲜暂时已经太平了,似乎也没有什么文章可做了,后续的军事合作都是按部就班的事,他和钱天敦在朝鲜坐镇,其实主要也是为了表明海汉对两国的军事合作极为重视,好让朝鲜人安心提供海汉所需的资源和市场。
但清军**队的出现,却是让王汤姆又找到了一个开战的理由,毕竟这种情况已经对海汉军的安造成了实际威胁,采取一些必要的反制措施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了,王汤姆也考虑到了大明这边可能会对海汉军的动向产生忌惮,所以便打算以联合军事行动的名义把明军也拉进来,这样执委会审查军方的行动申请时,通过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
钱天敦听了王汤姆的打算之后也有些动心,朝鲜战事结束之后,他已经在大同江**休养了小半年了,要是再不动一动,特战团这些人马恐怕就会慢慢习惯了大同江**的安逸环境,这不利于他们保持随时能够出战的状态。
但打仗不是说打就打的,他们必须先得到执委会的认可,而仅仅用“打击清军从外部获得军事援助的渠道”这样的理由,或许很难让执委会认同军方为此要出动海陆两军大量兵力的做法。因为这样的作战计将涉及到大范围的部队调动,海量的物资消耗,以及数字巨大的军费支出,即便是打赢了,海汉也很难从战争中获得多少直接受益,也难以对攻下的地区进行长期占领,实在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钱天敦一本正经地应道:“要说服我,得拿出更多的措施才行。据我所知,海军应该没有办法单枪匹马处理此事。要不考虑一下,用什么来获得陆军的支持?”
钱天敦这话虽然也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比较客观地说明了两军的现状。两军在竞争军事资源的同时,也还是会在执行任务时分工合作,之前这个任务是被海军给“独吞”了,但如果要实施王汤姆所说的作战方案,那光凭海军一己之力可没法完成任务。
别的不说,如果钱天敦这边不点头,这个方案提交给执委会审议的时候就很容易会被枪毙——在北方掌兵的陆军将领认为不可行,这个理由就足够了。当然了,钱天敦故意作梗的可能性极小,陆海两军虽然一向都有竞争,但将领们之间的私人关系倒是都很不错,钱天敦与王汤姆在这些年里搭档指挥过的战事数不胜数,自然不会为了意气之争而影响到正事。
王汤姆道:“这事若成了,今年回三亚探亲去,我在北边守着,我的假给,这样行了吧?”
作为军方的两员干将,除了去年攻打马尼拉这种特殊情况,两人都被调去南方作战,否则至少会留下其中一人在北方镇守,以防局势有变。钱天敦的老婆儿子如今都在三亚定居,儿子到了入学年龄,总不能让他一直跟着军队东奔西走,必须要回三亚上学了。而钱天敦又不可能放下兵权回三亚去当个太平将军,所以就只能让他老婆罗舞丹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担起来了。
钱天敦这样的高级将领当然有专门的探亲假期,而且长达四十天,但目前驻扎的大同江**离三亚实在太遥远,往返航程三四千海里,在路上就得花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就算千里迢迢回去一趟,其实在三亚也待不了几天。所以对他而言,这探亲假多少是有点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王汤姆的假期标准跟钱天敦是一样的,如果他主动将自己的探亲假赠与钱天敦,那就意味着钱天敦回一趟三亚能多待几十天的时间,这可就算得上是真正的休假了。钱天敦一听之下,也很难不对这样的条件心动。
当然了,军国大事,肯定不是几十天的假期就能作为交易条件的,钱天敦提条件,王汤姆给好处,也都是同僚之间的说笑而已。王汤姆给足人情,钱天敦心领神会,大伙儿合力对付外敌就是了。
定下了大方向,接下来便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了。鉴于朝鲜夹在大明和海汉之间不好做人,如果这个行动要拉大明出兵,那就只能把朝鲜排除在外,或者给朝鲜安排一些别的差事,让其不要跟明军碰头。
话说回来,以朝鲜官军现在的战斗力,海汉也真不敢对其委以重任,不然万一在战场上崩盘,搞不好就会连累到海汉军了。而朝鲜组建的新军离形成战斗力还早得很,派到三亚留学的那批军官最快也要学满一年之后,再视其学**展决定是否留在海汉继续深造。所以如果目前有联合军事行动需要朝鲜出兵,那也顶多就是让他们负责后勤辎重任务,至于上阵与清军拼杀还是免了。
不过这件事在与大明谈好条件之前,王汤姆并不打算让朝鲜人得到消息,免得他们会自大地认为海汉的行动缺了朝鲜不行。这样的观点从去年的朝鲜战事结束之后,在其国内便开始慢慢出现了,认为海汉能够击败清军,完是依赖于朝鲜在后勤方面的出色表现,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和人力。
王汤姆也是不懂为何一个需要他国提供武力保护的弱国会有如此自大的想法,但只要朝鲜还在乖乖地掏保护费,那也就由得他们做大国梦好了。等朝鲜世子和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之后,或许他们会让其国内的民众慢慢清醒一点。
至于如何联系大明这边,王汤姆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当初大明派来辽东参与三国和谈的官员是兵部侍郎梅生川,这位老兄后来也参加了海汉与大明建交的谈判,私底下可没少拿海汉好处。
虽然原属大明的金州地区被海汉占领,原来驻扎在此的东江镇军民也被海汉收编,但海汉在辽东半岛牵制了清军好几万兵力,大大减轻了大明在山海关、大同、宣府等方向的军事压力,兵部的日子也因此而好过了许多,可以腾出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平定中原的农民军。得到海汉支持的梅生川在这两年间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待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卸任之后,应该便会由他来继任这个位子了。
但梅生川也很清楚,海汉能给他的仕途增添助力,自然也能拖他后腿,这要视双方是否能够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海汉帮助自己,是因为自己能给予海汉许多“方便”,但如果自己在大明官场上起不到海汉想要的作用,甚至是变成了绊脚石,那海汉大概也不会让自己有好日过。所以对于海汉在暗中提出的各种要求,比如要了解沿海各州府地方官员的信息等等,梅生川都是尽力给予了满足。
这种合作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互利互惠,海汉花钱经营梅生川这一支人脉也算是物有所值,他日梅生川升任兵部尚书,那海汉在大明沿海地区进行各种军事行动就更为方便了。
王汤姆想拉明军出兵一起攻打盖州卫和复州卫,这事便可通过梅生川的渠道,由他代表兵部去向朝廷提出建议。王汤姆其实并不需要大明出兵,只是要以联军的名义让海军舰队进入渤海活动,没有这个掩护当然也可以动手,但王汤姆觉得梅生川应该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捞功的大好机会。
“梅生川听到的建议一定会很开心的,去年我们在朝鲜作战的消息传到京城,这位梅大人就曾埋怨过朝鲜应该同时也向大明申请援助,这样大明就可以趁机出兵,以联军的名义跟我们一同行动,打完仗还可以砍清兵的首级向朝廷请功。”钱天敦不无讽刺地说道:“如果这次大明出兵,我估计到时候带兵的明军将领,都是梅生川的子侄后辈。”
“有私心是好事啊,要是没私心,那我们还怎么收买他?”王汤姆笑着应道:“他想要什么,就给他好了,钱我们有的是。如果他想培养亲信将官,那我们不但能带着刷战绩,甚至还可以提供留学的机会。”
钱天敦闻言会心一笑,海汉对于收买大明官员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操作套路,万般变化不离“投其所好”四个字。不管是升官还是发财,官员们总会有一些个人目标,而海汉就有这个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对方慢慢拉进自己的阵营中来,将其利益与海汉捆绑到一起,逐步对其进行同化。
就算官员没毛病,其家人亲属也不免会有私心杂念,海汉也会对此加以利用,无非是多一些周折才能达成目的。而兵部侍郎梅生川的个人利益可以说早已经与海汉捆绑在了一起,他很难拒绝海汉所提出的要求,何况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对他来说其实还有诸多好处。
相较于自行与清军对抗,与海汉军一起出兵的风险无疑要小得多,毕竟这几年海汉在辽东的战绩十分卓著,去年又在朝鲜战场上重创了清军,这次给机会带着明军一起玩,意味着一大堆的战功等人去拿,梅生川当然没有理由让这种好事溜走。
说干就干,王汤姆当即便去拟写一封密信,遣人送去京城交给梅生川。而钱天敦则是要拟就一封电文,向执委会说明辽东目前的状况,并就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征求执委会的意见。
不过由大同江**送出的密信,要经过海上进入大明,再辗转送到京城的梅生川手上,最快也的要将近十天时间,等那边权衡好利弊,想好如何实施,给出相应的答复,估计就得等到一个月之后了。所以这事也急不来,只能一步一步地去慢慢实施。但这样其实也是给了军方更多的备战时间,调集人手和物资,准备相关的作战计划。
在此之前,王汤姆还得先渡海去一趟金州,一是看望自己浴血奋战的下属,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奖赏,二是去确认一下这次行动的战果,保证军情局的调查工作没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