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听完管亥的话心中十分好奇,其为颖川人,颖川距离汝南甚近,正因如此郭嘉对于汝南的世家名人了解极深,却实在想不出管亥所说之人为谁。
管亥听到麴义相问,急忙回答:“回主公,此人为汝南本地人士,姓陈名到字叔至!”
“谁?”
麴义听完双眉一挑,脸上神情瞬间惊讶,急忙再次向管亥确认。
管亥见麴义神情惊讶,担心其轻视陈到,赶忙说道:“此人名叫陈到,表字叔至,虽然声明不显于世,亦非世家大族子弟,然据吾与其接触所知,其人武艺精湛,更熟读兵书战策。
对于操练士兵,排兵布阵极有见解,独树一帜,可谓一难得之才也!”
“哈哈哈哈!”
麴义得到管亥确认,并未回话反而突然仰天大笑,神情极为愉悦!
众人见麴义大笑皆不明所以,管亥更是不知所措急忙看向成公英与郭嘉,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而此时的郭嘉心中更加好奇,在心里仔细回忆着所认识的汝南陈姓之人,确信并未有陈到这个名字。
虽然陈氏在汝南亦算大族,但闻名于世者却未有几人,莫非这个陈到非是汝南陈氏子弟,或者为庶出旁支?
郭嘉心中苦思未果,只能微微一笑,将陈到这个名字暗暗记下,准备待其到来之后,寻个机会仔细问上一问。
而此时麴义的心里却是开心至极,什么叫声明不显,别人可能不了解陈到,但麴义却是再熟悉不过。
历史上的陈到以忠勇著称,虽然不似关羽张飞那么人尽皆知,但其却是刘备最精锐的白眊兵统领,极得刘备信任,由此足可说明其能力。
若论识人,刘备的眼光绝对狠辣独到,自成一档。
这一点就连诸葛亮亦有不如。
在此之前麴义还在为先登营主将人选发愁,没想到现在却有了陈到。
在麴义的心里除自己之外,最适合统领先登营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陈到,另一个乃是吕布帐下大将高顺。
高顺在吕布帐下便统领陷阵营,在其指挥之下陷阵营所向无敌,屡立战功。
但高顺对吕布极为忠诚,悍不畏死,绝无叛变之理,尤其麴义将来极有可能与吕布一战,只此一事便将招揽高顺的可能性堵死?
至于陈到,麴义也曾思考过,但一来不知陈到身在何处,虽然知道其为汝南人,但以如今世道背井离乡之人比比皆是,谁敢保证陈到还在家乡。
二来即使麴义能找到陈到,但陈到亦未必愿意追随。
要知道在此之前麴义的名声并不算太好,更没有虎躯一震人皆拜倒的王霸之气,在这一点上,麴义的心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去汝颖招降何仪何曼的管亥,竟然能遇到陈到并成功将其说服。
这岂非天意?
当真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终于,麴义在众人准备开口询问之时停住了笑声,平复心情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吾当初在冀州之时,常听军中人言汝南陈到有大才,故听管亥言其来投才如此开心,失态矣,诸位莫怪!”
成公英对于麴义的这套说词早已耳熟能详,但郭嘉却是第一次听说,疑惑道:“将军在冀州之时嘉亦在,何以未曾听说耶?”
麴义听问忽然记起郭嘉当初亦在袁绍手下任事,听其发问急忙回道:“汝所接触者皆崔琰荀谌等文士,而军中将士天南海北皆有,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郭嘉听完麴义破绽百出的理由,微微一笑,亦不说破。
麴义见此赶忙岔开话题,对座下几人说道:“既然何仪何曼领兵来投,吾当传喻各县,命其戒备即可,无需阻拦!”
对于此事众人自然没有异议,麴义随即命麴演派人前去传令。
……
鄄城,曹操早已领兵返回,此时正召集手下一众谋臣议事。
虽然曹操此次无功而返,但心中却丝毫没有气馁,神情依然充满自信。
曹操早已打探出徐晃帐中的文士名叫郭嘉,如今是麴义两大军师之一,此次出征便是其为麴义出谋划策。
曹操环顾左右,开口问道:“诸公对这郭嘉可有了解乎?”
听到曹操相问,戏志才与荀彧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些许无奈。
荀彧不敢隐瞒,开口回道:“回主公,郭嘉表字奉孝,亦为颖川人。
其人虽然年少,但足智多谋,尤善奇策,当初曾在袁绍帐下为官,后因不喜袁绍为人选择退隐,只不知何时投奔麴义,更被任命为军师。”
曹操见荀彧说出郭嘉来历,摇头叹道:“袁本初自大喜功,华而不实,有贤良亦不知用,才使这等人物弃之。
只可惜此等大才却不能为吾所用,白白便宜那麴义,徒增一大敌也!”
荀彧自然知道郭嘉的本事,对于其投奔麴义亦能猜出缘由,虽然理解但心中只觉可惜。
想了想对曹操说道:“今麴义手下谋有成公英郭嘉为军师,武有张郃赵云太史慈等人为将,要兵有兵,要城有城,实力愈发强盛,假以时日,必为主公大敌!”
曹操听完荀彧之言,心中更加惆怅,开口说道:“诸位未曾亲见,那赵云之猛不亚典韦,夏侯惇与其交手全无还手之力。
而那徐晃虽勇不及赵云,却领兵有方,指挥调度颇有大将风范,如今这二人皆落于麴义之手,以麴义之能,恐青徐二州再不为吾军所有也!”
这时坐在一旁的荀攸说道:“麴义之事主公暂无法阻止,然濮阳刘备主公却不可不防。
今刘备得圣上亲承皇叔身份,名望大涨,又得百官相助实力更胜往昔,若任其发展绝非好事,当早设谋除之为上!”
曹操听完点头同意道:“公达之言甚合吾意,麴义相距颇远,暂时无法它顾,然刘备却不可不除。
此人有大志,又善隐忍,能屈能伸,犹如潜龙在渊,绝不可使其乘风而起,否则必为第二个麴义也!”
书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