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穿戴整齐之后就有人送来了早餐,有鱼有肉却是越吃越不是味。
一想到张苍违抗他的命令,即没让他住上阳武最好的宅子也没把最好的美人送给他,刘季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有军兵来报,“启禀沛公,曹将军和张公求见。”
“让他们进来。”刘季把筷子一扔,抹了抹嘴。
很快,曹参和张苍二人走了进来,刘季看着张苍冷笑一声,随即换上了一副笑脸。
“沛公,末将和张公已经把阳武能藏人的地方搜遍了,并没有发现杨熊的踪迹,尸体也没有找到,不过”曹参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刘季一听没找到杨熊,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俘虏的秦军士兵中有人看到杨熊昨夜从北门偷偷出了城,可能是借着秦军主力从西门突围的机会逃了。”曹参拱手道。
“逃了?北面不是有河吗?”刘季嘴角狠抽了一下,早知如此还不如四面合围呢。
曹参苦笑,“末将办事不利请沛公责罚。”
“算了,没准那厮已经淹死了,老曹你去忙吧,我和张公聊两句。”刘季摆了摆手。
“喏。”曹参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张公啊,杨熊跑了,甚是可惜,此大功本来是你最有希望取得啊,你怎么就没有派人盯紧了他呢?”刘季一副惋惜的样子。
“呃,当时城中混乱,老朽也是没有办法”张苍心道这能怪我吗?谁能想到杨熊那么一大活人能从沛公的包围圈中逃出去啊。
“行了!你也不用解释了,本公宽厚仁爱就不跟你计较了,下面还有两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刘季撸了撸袖子。
张苍暗自松了口气,“沛公请讲。”
“昨夜时间仓促,我就不怪你了,今日本公一定要住阳武最好最大的宅子,睡阳武最漂亮的美人,千万别再拿庸脂俗粉来糊弄本公,我都已经调查清楚了,那个什么方怡啊、文婷啊”
刘季每说出一个名字张苍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因为阳武最大的宅院就是他张苍的府邸,而阳武知名的美人也大部分都是他张苍的妻妾女儿!
“沛公,阳武最大的宅子正是老朽的府邸,沛公想住便住吧,不过你刚刚说的美人都已经是有夫之妇了,老朽总不能强迫人家吧?再者,阳武易主正是民心不稳之时”张苍想了想还是没把那些美人都是他妻妾的事说出来,太尴尬啊。
“嗯?本公有让你强迫吗?哼!你难道不会好言相劝才吗?本公如今是这阳武之主,难道那么多美人之中就没有一个爱慕本公的吗?
或者其夫家有没有秦国的死忠?该抄家的抄家,该罚没的罚没,该充军的充军嘛,将这些秦国死忠通通解决掉,阳武自然就稳了。张公大才,必能为本公分忧,速速去办吧。”刘季不悦道。
“喏。”张苍出了院子摇头不止,这叫什么事啊。早知如此,还不如答应项羽的要求了。哎,事到如今也只能尽力而为了,忍一忍等见到子房就好了。
燕国,蓟县,王宫大殿。
韩广看着满朝文武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十分头痛,这可真是飞来横祸啊。
“咄!诸位爱卿,孤王到底该不该答应项羽的要求?若是不答应,项羽又当如何?”
“启禀我王,以微臣之见项羽就是西进平秦兵力不足,楚、赵都已经没兵了,韩魏之流更是没有半点实力,而齐国田荣又与项家不和,故此才把主意打到了咱们燕国头上。
倘若咱们再不发兵,就等于是拖了项羽的后腿,必定要承受其雷霆之怒啊,故此还答应为好。
不过就算答应也不必完全照做,我看再给臧荼增兵七万,补足十万之数即可。”燕相率先发言。
老柱国抖了抖袍袖,“相国此言差矣,以老夫之见,定是那臧荼立功心切,手上又兵少,故此才借口项羽要兵要粮。
而项羽更看重的还是盟主之位,只要大王支持项羽为盟主,再给些粮草即可,根本无需增兵。
我国本就地广人稀,还要北拒匈奴东胡,能出三万兵马已经不少了。”
“真是笑话,承认项羽盟主身份却又不听从调遣,你觉得项羽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吗?弄些粮草就能打发了?秦国九原军尚且不是项羽对手,若其以此为借口,挥师北上攻我燕国,谁能抵挡?”燕相一脸的鄙夷。
“你是笑我大燕国无人吗?倘若真的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老夫自当领兵拒敌!”老柱国朗声道。
“你领兵拒敌?敢问老柱国还上得去马否?据我所知,那项羽最恨的就是作壁上观那一套,有臧荼在巨鹿,项羽必定已经知晓我国尚有二十万精兵,说国内无兵岂不是自欺欺人?
再说联军灭秦也是我燕国分内之事,只出三万兵马委实太少,昔日担心巨鹿战事未必能胜,我国保留实力并无不可,然项羽一战灭掉秦军主力,亡秦已成定局,灭秦之后分配利益自然要按照各国贡献来分,多出力好处自然也多。
大王,项羽盟主诏书言辞犀利,态度强硬,如若不从,项羽势必要发兵攻打,还请大王早做准备,否则灭国之祸不远矣。”燕相说罢拱手一拜站到一旁。
“哼。”老柱国也是一甩袖子不再言语了,心里却是依旧不服,虽然上不去马,但老夫可以坐车啊。
韩广这两天也是多方打探,项羽此人当真不好惹啊,但是他也是要脸面的,推举项羽为盟主他并没有参与,可现在却要听从项羽的命令增兵供粮,委实难以接受。
不过刚刚相国说的话倒也有理,多派些兵马将来灭秦获得的好处也会更多,亡秦必楚怕是真要应验了。
想到这里,韩广站起身来,“相国所言极是,秦国灭亡在即,为了以后多分些好处,理当现在多出些力。本王决定答应项羽的要求,拥戴项羽为天下盟主。相国,粮草之事你去操办,增兵之事便交给老柱国吧。”
“喏。”二人齐声答道。
“大王明鉴!”
恰在此时,殿外有侍卫来报,“齐国使者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