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比李信预料的要长一些。
等到官军的正式进攻开始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也就是说,拿下霍州之后,龙十三的小强旅已经整整训练了两个半月!
两个半月,对于每日满负荷训练的小强旅来说已经成军了。
李信兄弟正式加入到小强旅,龙十三让李仲担任行军司马,而龙小石变为副司马,不过龙小石依旧兼任火铳营的把总。
至于李仲(李友),龙十三让他担任自己的贴身亲卫,战时则作为自己亲领骑兵营的副将。
七月份,流金似火。
北面的曹文诏部率先对雀鼠谷的北端灵石口关以及雀鼠谷东边那条通往灵石县城小道上的静升堡同时发动了进攻!
明末以来,在所有的围剿官军里,曹文诏部队的军纪还算不错,但这一次他似乎是急眼了,无论是灵石口关,还是静升堡,他都出动了大量的官军在最近两个月与紫金梁、不沾泥作战时俘获的沟壑、饵者。
曹文诏很狡猾,他将官军藏在沟壑、饵者里,让攻势一会儿松,一会儿紧,让小强旅的士兵和青壮差一点着了道。
不过,到了眼下这光景,龙十三麾下不仅有了六千余士兵,还可随时动员几乎同样数目的青壮。
这些青壮有一直跟着从陕北过来的,也有在进入晋中之前吸纳的,还有大量从介休县、灵石县、霍州招征调的,这些人都是小强旅开仓放粮的受惠者以及募兵的对象,自然会坚持与小强旅在一起。
这一次,龙十三征调了四千人,而在灵石口关、静升堡,除了各有四百人的长枪兵外,还各加强了同样数目的青壮。
由于灵石口关、静升堡都卡在险要处,易守难攻,只要防御物资充足,官军很难在短时间得逞。
故此,虽然曹文诏下定决心要一气拿下两地,但三日过后,龙十三的部队一人也无损伤,而曹文诏的人马连城墙也没有正经上来过。
在西边,汾西县城的虎大威将部队开到汾河西岸,就是上次龙十三击败颇希牧那地方。
不过这地方卡在雀鼠谷阴地关与霍州之间,对于虎大威来说不但要面临过河的危险,而且就算过了河,也要时时担心己方会被阴地关、霍州的贼军夹击。
当然了,他还可以沿着汾河西岸的小道北上,抵达阴地关与灵石县城的夏门堡,那里可以过河,但夏门堡同样易守难攻。
于是,虎大威部便只能将部队驻扎在汾河西岸作为牵制之用。
官军重点进攻方向显然是在霍州方向。
刚在陕北完成了对留在那里流贼清剿的艾万年部回到了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麾下,与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漠一起成为洪承畴的机动力量。
与已经抵达霍州南面赵城县的李卑、白安两部一起,加起来上万人马,粮草抵达后,洪承畴立即倾巢出动,他让艾万年、杨嘉漠前进到赵城县,自己带着王承恩抵达洪洞县坐镇指挥。
洪洞县,县衙大堂。
年约四十,身材瘦小的洪承畴端坐在主位上,其下首,年近六十的杨家将后裔、原本调往蓟镇任职,被临时抽调到山西的总兵杨嘉漠坐在左侧首位。
而陕西总兵、五十岁的王承恩则坐在右侧首位,王承恩之下,坐着他的副手,陕西副将、前甘肃总兵杜文焕之子杜宏域,杜宏域年约三十,倒是年富力强之时。
杨嘉漠之下则坐着前宣府副将白安,白安本是宣大总督张宗衡一手提拔起来的,眼下张宗衡调到潞州,不过白安依旧在洪承畴麾下效力。
白安之下则是榆林参将李卑。
白安、李卑都是三四十岁年纪的悍将。
而在杜宏域之下则坐着神木参将艾万年,同样在三十岁左右。
此人身材瘦高,面目精悍,留着三缕黄须,颇有些胡人的模样,。
此时,在陕北、山西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艾强,左悍,曹既强且悍”,意思是在追剿流贼的各路大军里,有三路人马最为精悍,分别是神木参将艾万年、昌平副将左良玉、临洮总兵曹文诏。
作为明军来说,凡是强军,无一没有精锐的家丁,这三人也不例外,他们每人都有五百左右的骑兵,在这个时代,骑兵几乎等同于家丁了。
左良玉、曹文诏都出自辽东,麾下与建奴、鞑奴时常交手,其精锐可想而知,不过神木之地紧挨着袄儿都司,也是蒙古人进入中原时最喜欢经过的地方,故此那里的人是真正的民风剽悍。
艾万年这几年以参将之职,能够与辽东悍将曹文诏、左良玉并驾齐驱,显然是麾下吸纳了大量的蒙古骑兵所致。
是的,他表面上只有五百骑兵,实际上数目早就超过八百,只不过他不敢将此数目上报而已。
八百骑,一半神木、府谷汉军骑,一半善骑射的蒙古骑兵,真是实力还在在座诸位之上。
眼下除了正在汾河西岸驻扎的虎大威,以及正在追剿高迎祥的左良玉、贺人龙,洪承畴麾下的将领悉数在此。
在洪承畴的身后,有一条大汉捧着一把宝剑站立着,只见那条大汉约莫二十多岁,身材雄壮,正是曾经在洪承畴老家福建莆田南少林学艺的蔡九仪,蔡九仪前不久也刚刚考上武进士,眼下正是洪承畴的承宣官,也就是俗称的“旗鼓”便是。
而在洪承畴的侧后方,有一位年约四十的书生模样的人正握笔对着一张白纸奋笔疾书。
谢四新,新安举人,少时曾经过武学,算得上文武双全,曾在京城长期等待空缺,偶遇洪承畴之后,一番恳谈之下被洪承畴要来当了首席幕僚。
在此时的明末时节,若是没有背景、人脉,大把等待填缺的举人无处安置,故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干脆加入到各地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总兵的麾下做起了幕僚。
可别小看这幕僚,一来报酬不菲,二来有极大的可能以“参谋”之职立下军功,从而直接升到比填缺更好的位置。
洪承畴召集诸将的议事已经进行一阵子了,并大致定下了以老将杨嘉漠为大将,以艾万年为先锋,分两路北上围攻霍州的策略。
其中一路自然以杨嘉漠为主,督领李卑、艾万年沿着汾河驿道北上。
另外一路则是霍山西麓的谷道,也就是后世的南赵线,以总兵王承恩为主,督领白安部从此道北上,然后从霍州城东边抵近城池。
“大帅”
最后,洪承畴正准备说几句“为君分忧,奋勇杀敌”的鼓励话,此时杨嘉漠突然开口了。
杨嘉漠是北宋杨业的后裔,在整个甘肃镇辖区,杨家几乎占据了各个重要地方的主要武职,堪称甘肃第一军将世家,原本朝廷是准备将他调往蓟镇担任总兵的,中途又被叫到山西参与围剿流贼。
杨嘉漠身上挂着“右都督”的职衔,于是在座的也就是他有资格能直截了当地与洪承畴对话。
“老将军请讲”
“大帅,这小强旅能够在短时间里连续击败周遇吉、孙传庭、颇希牧、左光先、牛成虎,肯定有过人之处,我等千万不可大意”
“故此,末将建议,正在汾河西岸的虎大威部沿着山中小道北上,攻打阴地关与灵石县城之间的夏门堡,不指望其能攻下夏门堡,但至少要让贼寇顾此失彼”
“另外,也不知围剿高迎祥的左部、贺部情形如何了,这两部都是我官军精锐,若是这两部能够加入进来,那就有很大的把握将这股顽寇全部歼灭”
洪承畴摇摇头,“高迎祥有十余部,彼等每部至少有精骑五百,这就是五千精骑,更兼还有大量的沟壑、饵者,至少有几万人,左、贺二将虽然骁勇,但加起来也就三四千人马,能够盯住该部就不错了”
“想要在短时间将其剿灭谈何容易?”
“眼下高部还在岳阳到沁源一带盘桓,极有可能与另外一大股贼寇王自用等汇合,一旦得逞,恐怕整个沁州不复明土矣!”
杨嘉漠神色一凛,不过他还是说道:“那虎大威部”
洪承畴答道:“如果虎部全数开往夏门堡,反倒是让贼寇可以从容应对,如果还在汾河西岸,便会让贼寇不知所措,势必要保留大量军力应对”
杨嘉漠赶紧起身行礼,“末将明白了”
洪承畴在召集诸将商议作战方略时,龙十三也对己方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商议,最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对于北面的曹文诏部,以守为主,御敌于灵石县之外;
在洪承畴主力北上霍州之前,先挫败正在汾河西岸徘徊的虎大威部,以沮其气;
洪承畴主力到来后,同样先以守为主,等待敌人疲惫之时再伺机出击。
而虎大威在接到洪承畴的命令后,便只在汾河西岸保留了一座五百人的步军营寨,佐以一百家丁,继续在西安威慑东岸雀鼠谷驿道上的小强旅,他自己却率领剩余人马回到了汾西县城驻扎。
既然是待机而动,虎大威这样布置也没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