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国。
雍京,司徒家。
姜子期在司徒家的仆人引领下,来到了澹台湖边。
澹台湖是雍京内最大的湖泊,司徒家为武将世家,早在齐国建国前,便跟随着齐国高祖皇帝打天下。
建国后,在功臣之首的司徒家建造府邸时,澹台湖的一角正好横在了预定的府邸范围内,齐国高祖皇帝得知此事,大手一挥,直接将整个澹台湖都纳入了司徒家府邸的范围内。
姜子期在湖边走了几步,碰见了一位穿着草衣,戴着草帽的垂钓老者。
姜子期向这位垂钓老者作辑行礼:“晚辈姜子期,见过司徒大将军。”
垂钓老者将头上的草帽摘下来,语气平静:“老夫卸甲多年,如今,坐在你面前的,只是一个老眼昏花的白发翁,可不是什么大将军了。”
“大将军过谦了。”姜子期并未将垂钓老者的冷淡态度放在心上,继续说道:“只需司徒老将军点头,陛下即刻就能下旨,恢复您大将军的职位。”
“六王爷,你来找老夫,无非就是齐国刚在秦国手底下吃亏,丢城折兵,想老夫回去收拾烂摊子罢了。”
垂钓老者偏头瞥了眼毕恭毕敬的姜子期,随即,一边摇头,一边感叹道:“秦国的征南王萧止戈,老夫也听说过几分。”
“少年将才!很是了不起!”
“关键他还只是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真是潜力无穷啊……”
听到垂钓老者极大的夸赞了萧止戈,姜子期忽略掉那心底的一丝不痛快,面上继续侃侃而谈:“那萧止戈便是如何了不得,晚辈相信,司徒老将军也能够对付得了他!”
垂钓老者抬手抚了抚下巴的胡须,另一只依旧稳稳当当地握着鱼竿,纹丝不动,“前有御南王萧风啸,后有征南王萧止戈,秦国当真是得天独厚啊。”
姜子期紧跟着吹捧道:“我大齐也有司徒老将军这般绝世神将,秦国如今虽然势大,可未必能笑到最后。”
“你……”垂钓老者再次偏头扫了眼姜子期,似乎是要重新认识眼前之人。
忽的,垂钓老者轻笑了两声:“听说,六王爷是出使秦国的大使,那你先来说说看,此番联姻,齐国应当如何行事?”
闻言,姜子期不敢大意,将自己早就规划好的计划和盘道出:“齐国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拿回永昌城,一个公主不行,那便割让离山、伏山两城,这是齐国此番谈和的杀手锏和底线。”
垂钓老者再问:“以两城换一城,值吗?”
姜子期开始分析道:“离山和伏山两城,对于齐国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对于秦国,却是一条能直通郑国的要道!多年以来,郑国有着大齐作为屏障,免受秦国的威胁,可大齐却只能夹在两者之间。”
“再者,大齐这边,能够直通郑国的要道不止一条,适当的让出一条给秦国,挑起秦郑两国的矛盾,大齐再作壁上观,借机休养生息,重塑‘铜墙铁壁’,可谓是一举多得。”
垂钓老者沉默了一瞬,叹声道:“为将者,最痛心不过的事,便有割让领地一条,然而,有舍才有得,你的这个盘算还成,可你要如何说服陛下和朝堂大臣?”
“这点,我自有法子。”姜子期自信满满:“等拿回永昌城,只求老将军能重新出山!”
垂钓老者余光瞥见鱼线有动静,抬手一拉,而后说道:“军中事务,老夫不喜有人插手。”
姜子期立马承诺道:“老将军若能出山,乃国之大幸,晚辈必会为老将军争取到兵马大元帅一职!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行军之事!”
“行了行了,别跟老夫说这些空话,你先做到再说。”垂钓老者收线后,看见自己钓上来一条肥美的大鱼,心情忽然明朗了起来,正眼看向姜子期:
“其一,说服陛下和朝臣,以离山、伏山两城,换回永昌城。”
“其二,便是你承诺的兵马大元帅,以及军中的一切事务,哪怕是陛下,也不能加以干涉。”
“其三,此番你出使秦国,务必要换回永昌城。”
垂钓老者声音顿了顿,而后放话:“若你做到了这这点,那老夫再动一动这把老骨头又何妨?”
姜子期脸上一喜,立刻答应下来:“好!一言为定。”
垂钓老者将肥鱼嘴里的鱼钩取下,而后将鱼抛回了湖里。
随着“扑通”一道的水花声响起,垂钓老者缓缓开口道:“一言为定。”
“那晚辈就不多叨扰大将军,先行告退了。”
“嗯。”
“……”
姜子期走后,一名中年男人出现在湖边。
“父亲觉得,这六王爷是当真能说到做到?”中年男人询问道。
垂钓老者摇了摇头:“谁知道呢?”
男人语气透着几分疑虑:“六王爷姜子期,一向都对外声称要求仙问道,不理俗事,这次为何又突然站出来了?”
“呵呵。”垂钓老者低笑了两声,道:“其一,心怀大爱。”
男人顿时一脸否认:“不像。”
“其二,为了那个位子。”
垂钓老者扯动了下嘴皮子,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大太阳:“如今的大齐皇室,陛下年迈体弱,时犯昏庸之事,不提那些早夭的皇子,陛下有十七子,除去六个未满十五的奶娃子。”
“大王爷,二王爷皆已病故,三王爷逼宫失败被赐死了。”
“四王爷不良于行,无缘大位,五王爷愚钝易怒,不堪大用。”
“七王爷连同八王九王搞小团体,干的尽是一些吃喝赌嫖之事,前两年还开了个赌坊,越做越大,后来因为这事闹出了人命,被陛下给斥责,削了封位,成了郡王。”
垂钓老者一一细数下来,才叫人惊觉,这看似繁花锦簇的齐国,竟然难以找出一位合适继承大统的皇室血脉。
齐国皇室不作为是一方面,当今陛下活得越老,就越发昏庸,惧怕死亡,也听不得朝臣说什么“国本”和“定太子”之类的话。
若是有“嘴漏”者,被齐国老皇帝听见,就立马将人处死,再加上有三王爷逼宫在前,久而久之的,竟然无人敢在朝会上正面提及此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