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 第二十一章 玻璃温室和传教士

第二十一章 玻璃温室和传教士(1 / 1)

崇祯能在百姓之中有这么大的名声,主要还是魏忠贤在民间的名声太差了。

尽管崇祯没有杀了魏忠贤,但是崔呈秀,客氏等人的死也让被欺压的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同时魏忠贤的生祠被废掉,被占土地归还,再加上崇祯让锦衣卫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宣传了皇帝的英明之举。

作为后代人,他怎么可能忽视这个提高声望的机会。

士大夫之所以能和皇帝对抗,那就是因为掌控了话语权。

因此,崇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让锦衣卫宣传皇帝打压权阉的举动,将主要的功劳全部安在自己头上。

崇祯看着下方跪倒的百姓们,心中大为高兴,之前的铺垫到现在总算起了作用。

不过考虑到安全问题,崇祯只是简单的安抚了一下百姓,就回到了皇辇里,队伍继续前进。

跪在人群里的几个男子试探性的抬头看了几眼,等到队伍离去后,他们才赶紧起身离开。

几人很快回到了一间院子里,他们立刻找到头目,喊道:“大人,奴才们刚刚在街上看到明国皇帝了!”

李成俊大为惊讶,质问道:“你们说的可是真的!”

下面几人连忙说道:“大人,绝对不会错的,确实是明国的皇帝,正往城外去。”

李成俊只觉得难以置信,明国皇帝不出宫一事已经是常识,但是这新皇帝居然出宫了。

有那么一刻,他想着组织人手进行刺杀,但是锦衣卫强悍,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作为李永芳的一个侄子,能够被派来北京城担任细作头目,可见他自身是有能耐的。

李成俊当即说道:“立刻去查清楚,明国狗皇帝出宫是为了什么?能让皇帝出宫,肯定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成俊心中还是有些激动,如果能探听到一个重要的消息,交给伯父李永芳,那肯定会得到李永芳的青睐。

如今努尔哈赤已经病逝,黄太吉成为大金新的大汗,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永芳在大金地位虽然不低,在黄太吉面前待遇也不差,但比起努尔哈赤时期,还是要低一些。

尽管黄太吉也重用汉人,不过如今主要是范文程等人受到重用。

如果李永芳能够为大金提供有用的情报,肯定会再次得到重用,那么他李成俊也会跟着飞黄腾达。

...

崇祯的队伍很快就到了西山脚下,这里有着京营的兵马保护。

如今虽然不是番薯种植的时间,但是却可以提前选择种子,进行育苗,整地施肥等事情。

福建陈家种植的红薯刚刚收获没多久,最近才把选好的良种番薯送来京城,由徐光启和王象晋带人进行管理。

同时陈经纶也被荫庇一个百户官,跟随徐光启等人做事。陈经纶是陈振龙的儿子,跟随陈振龙一起推广番薯,对于番薯的种植十分清楚。

崇祯到达西山的时候,徐光启和王象晋等人早就得到了消息,在山脚下等候。

一番寒暄之后,崇祯问道:“哪位是陈经纶?”

只见一位皮肤黝黑,好似老农的百户官站出来行礼道:“小臣便是陈经纶。”

崇祯笑道:“好,是一个干实事的人,朝廷就需要你这样干实事的人才。你父亲历尽千辛万苦,为国朝带回来宝物,朝廷和百姓都会记着他的功劳。”

“这件事当记入史册,以供后人纪念,陈振龙当为番薯之父。”

陈经纶听到这话,顿时激动到面色通红,浑身战栗,这可是青史留名,多少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等这个消息传回乡里,他与父亲一定会记入县志,牌位迁入祠堂!他的脑海里只有四个大字:光宗耀祖!

陈经纶当即跪下,大声哭道:“小臣替父亲跪谢陛下隆恩!”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好好干,不要辜负你父亲的苦心,也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如今天下灾害不断,各地饿殍浮野,易子相食,朝廷虽然有心赈灾,但长此以往,也是力有不逮。”

“这番薯,土豆,还有那玉米,便是朝廷帮助灾民渡过这困难时刻的宝物了。”

徐光启行礼道:“陛下请放心,臣与王少卿一定不会辜负陛下重托。”

崇祯笑道:“我对徐卿,王卿还是放心的,今日就是过来看看。”

徐光启连忙侧过身子,说道:“那臣斗胆为陛下介绍一番。”

崇祯欣然应允,在徐光启等人的陪同下查看西山的培养基地。

这个基地还在建造,其中有一块地正在建造温室,如今玻璃已经面试,技术十分成熟,价格也比较便宜。

当然这也是相对于收入达到每月数十两的富裕人家来说,价钱便宜。

一块一平方米的玻璃,价格就在五十两左右,这一次制造温室,购置的玻璃就花费数万两白银。

玻璃温室建设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对于大明的工匠来说,也是头一次。

首先要考虑木制建筑的稳定性,保证温室不会坍塌,其次是通风问题,接着还有玻璃的透光性,调节温度的问题。

建造玻璃温室是崇祯提出的意见,他只是简单了说了一下玻璃温室的事情。

徐光启很快就得到了启发,与西方传教士汤若望,龙华民等人进行过交流,很快就确定了方案。

如今一间比较小的玻璃温室正在建造当中。

崇祯看着不远处的工地,点头道:“你们能这么快就有了方案,我就放心了。”

徐光启连忙说道:“这并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这其中还有汤若望神父他们的帮助。”

崇祯当然知道汤若望等人,在北京的传教士可不少,他们基本都在明廷担任一定的职务。

曾经在初中历史书上知道的利玛窦早已经病逝,还有点印象的就是汤若望了。

比起龙华民几个传教士,汤若望和徐光启以及明廷的合作更加密切。后来汤若望还为大明铸造火炮,编修历法。

崇祯点点头,回头看向几个传教士,说道:“非常感谢几位神父的帮助,大明不会忘记你们的友谊。”

汤若望行礼道:“陛下心系受难的百姓,我们于情于理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

汤若望可不敢说天父或者上帝之类的话,他很明白,皇帝的分量。所以他选择入乡随俗。

最新小说: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 偷香目录最新章节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