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牙子伸出一只手掌说道:「宅子有三进,小的也不跟小砚您走外摆,一口价五千两纹银。」
小砚跟秦宝臻知道这么大的宅子卖五千两是真的很便宜,假使这宅子不是这么破败不堪的话,五万两银子都不为贵。
大多数人跟秦宝臻一样,来看过一眼便看不上这么破败的宅子。因此,晾在这儿一直没能出手。
张牙子跟着便笑道:「若单论这院子的价值,它当然是贵了,比起京城其它规整宅子当然好不到哪去,不过,你别看宅子破败,当初建宅子时可是真功实料。只要花时间装修肯定不错。这宅院比起起京城其它的宅院来说,购买的地方在于地段。它的价格是不高,只相当于地皮银子,且离永胜街跟永安街也近,出门很是方便。」
张牙子很有眼力地见秦宝臻露出许松动的神情,不再是刚开始对这栋宅子的不待见。
心中一喜:嘿!没有宅子不是在俺忽悠下卖不出去的!
张牙子顿了顿,进一步说着买了这栋宅子的好处:「再则便是看附近住的人了,别看这附近住户有许多都是租来的,但有很多,都是来京城静心学习的书生。这一地段只有少数是商人。一般有钱的大商人也瞧不上这里,没有钱的商人,则嫌这里贵,这里自然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但它最大的优点是离京城最大的书院很近,这屋子后面却正是书院的后墙,从这栋宅子后门穿过去就到了,说明它十分方便。好多学子租在这里学习,闹中取静,也方便书童照顾,这宅院有三进够大的了,您老说要大些的宅子不正合适?因为这里靠近书院,便是衙门都重视这里,衙役往这里都愿意多跑两趟。所以说,住在这里最是安得很!」
张牙子接着笑道:「宅子虽说很大,不过打开院门出去巷子就能买到东西,买菜吃饭,或是干什么,去书院都方便,而关上院子门,一般很少有人来这,安静的很。现在住着,最重要的是,因为住户的不同,这宅院都清贵起来,便是以后出手,听闻这里住过读书人,哪个都不嫌它破或是吵。」
秦宝臻听的砰然心动,他正好想买一栋靠近自己宅子的小宅子,就像张牙子所说的学子租住的宅子,这种宅子都是分隔开的,一栋宅子隔开变成两处或三处,刚刚好买来留给自己手下的管事拖家带口的来居住。
秦宝臻这次来溱州知带了三个赶马车的车把式还有李忠四人,其余的手下等年一过便过来。
在溱州时秦宝臻把手下的伙计部给了遣散费,让他们自谋出路。手下的得力管事,年老或者不愿意来京城的都给安排到庄子上或者茶山上做事去了。
只有四位三十岁左右的管事一心一意想跟在秦宝臻来京城闯荡。
也是秦宝臻这么多年来对待手下不苛刻的缘故。
这四位管事,有俩位早已成亲生子,因此要来京城肯定是要带着妻儿一起过来的,这么一来他得为俩位管事把家安顿下来,叫他们无后顾之忧。
所以说他听张牙子这么一介绍,便心动了。
最主要的是宅子离书院近啊!
想到这便对小砚道:「小砚,住这儿,将来儿子娶妻生子家中有了孩子,进书院也方便,离书院这么近!」
小砚使劲憋住笑:彤儿姑娘娶妻生子?
秦宝臻被张牙子说得心动,便对他说道:「等我回去跟儿子商量一番,明日上午给你回复可好?」
「行行!怎么不行?」张牙子精明的两眼冒着喜悦的光芒来,这栋宅子终于有人要了,怎么能不兴奋?
原因当然是穷困潦倒的王扣给他的佣金不少咯。
俩人跟张牙子告别便回到前门街汪彤儿的小宅子里去,汪彤儿一见便宜爹回来,立马上前关心地问道:「爹爹,快
坐下息歇,宅子看得怎么样?」边说边执壶给秦宝臻倒了盏茶端给他润润嗓子。
秦宝臻坐到黑藤圈椅子,抿了两口茶,笑眯眯地说道:「儿子,爹看了几处宅子都不甚满意,最主要的是宅子进寸不大,将来儿子你娶妻纳妾,生了子女后肯定住不下。」
「啊?」
汪彤儿:愧疚······
许嬷嬷:莞尔······
小雪:嘻嘻······
小砚:······
秦宝臻哪注意到她们几人的面部表情?即使注意到他也不会往自己的儿子不但是个假的儿子还是个女扮男装上想,他兴致勃勃地对着汪彤儿说道:「不过,爹倒是看中一处宅子,奈何太过破败,且里面杂草丛生······」
于是,秦宝臻便把看到的那栋宅子一二的说给汪彤儿听,最后说道:「儿子,那些杂草难除,且装修也要很费时。估计没俩三个月是搞不定的。」.
汪彤儿把刚刚对便宜爹的愧疚之情收敛起来,听他这么一说,提出建议道:「爹爹,除杂草问题不大,明儿去永胜街头张贴告示,请人除草,每人十五文钱,保管能招二三十人前去除草。」
伟人常说:人多力量大!
加之有钱能使鬼推磨······
所以说,没什么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事啊!
「再说,装修也是如此,给工匠双份工钱,每一进院子包给一拨人不就多快好省把宅子装修完工?」
「好好好!儿子的这个办法好啊!」秦宝一听,臻手抚短须,心中忽然开朗!
儿子不愧是举子爷,真聪明!
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今年就能住上新宅子。
秦宝臻开心啊······
「那就这么办,明早爹爹就去找张牙子把宅子过户。」
「嗯,好呀。」汪彤儿点头同意,对着小砚说道:「小砚,明日还要麻烦你辛苦一趟,帮忙把宅子过户。」
买宅子过户要经过官府登记才能有效,有小砚去办事效率肯定更快。
「不麻烦,明儿早上在下陪着秦老爷去衙门把宅子过户就行。」小砚在一旁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