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后的相处,于时表现倒是比原先正常,大概是在夏沫伊的开导中,逐渐明白恋爱真滴,这点倒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学校里,一人指导,另一人在教导下,知识点不断积累增多。
有了结果表现,最开心的莫过于此刻正在教导的夏沫伊。
看见不断进步的于时,只觉得所有的付出努力并没有白费,这种结果刚好能够跟伯母汇报,再也不用编造任何理由去说,太过于虚假,有时候就连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更别说他们。
从头到尾,夏沫伊就没说过任何有关于时坏话,就算是之前不认识,也没有表达过。
也就是说,从始至终,夏沫伊就知道对方是小时候的于哥哥,但因为长大缘故,加上平常很少聊天,就没有像小时候那般大胆,直接上前坦白,而是侧面进行观察。
要不是许梅芳他们想让两小孩加快发展关系,指不定于时什么时候才能把她认出来,或者说大概率不记得这个小女孩是谁了。
当务之急,最主要的就是让于时成绩飞速上升,然后再去考虑遇到的问题,这样才是最佳解决方法。
好在于时比较听话,并不会说什么反驳难听话语,而是照着夏沫伊的意思慢慢思考。
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存在,最起码当时的夏沫伊没想到,于时竟然会这么听话,属实有点出乎意料。
或者说,从来没想过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在最开始时就直接暴露,让对方提前跟自己学习怎么写,这样还能有共同话题目,关系甚至还能进一步提升……
虽然现在还不算太晚,但主要想的是,可以快点了解对方,就说现在,夏沫伊都没有很大把握说自己比较了解于时为人,比如说性格方面等等。
这些东西,先开始夏沫伊有点不太明白怎么去弄,但从后续来说,完全不是那个意思,对方性格完全自我暴露。
“今天学的怎样?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
“应该还能继续进步。”
两人对话很少,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学习上。回到租房,两人全部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当中。
这段时间,在夏沫伊的帮助下,于时逐渐掌握构造方法,后续码字方便,完全不会感到乏力。
为此夏沫伊也得到了于时发自内心的赞赏,没有任何掺杂任何虚假语言。
如果说先前,那于时大多都是在敷衍夏沫伊,为的就是让她不进房间,打扰自己,有时候认真写东西时,就算不在意,但还是会受到影响。
“今天的任务全部搞定了?”
晚自习,当于时伸手举到头顶,伸了个懒腰,夏沫伊立马进行发问,生怕对方偷懒。
“成功完成,没有浪费时间。”
“那就好。”
对于于时这段时间的改变,夏沫伊全都看在眼中,觉得按照他这样的进度来说,以后学习肯定不会存在问题,方面天赋较好,所以也不会有很大问题存在。
夏沫伊就这样,在于时身边起着一种督促作用,完全不会让对方偷懒或者闲聊,只会让他完成任务,再去做其它别的事情。
回到家,做饭还是由于时负责,夏沫伊就在旁边淘米煮饭,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做饭好难……”
夏沫伊在旁边看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只觉得自己好像学不会做饭。当然,这只是表面,行为举止方面,压根就是另一回事。
对于这种事情,可以说从她刚看开始,就已经慢慢学会少许事情,学习能力较强,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不会的问题。
“没事,以后我来做饭。”
“真的可以吗?那太感谢了!”
单从夏沫伊表现的情绪来说,刚刚所说的一切,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要于时主动说出这句话,总不能直接要求,让他主动做饭。
这种情况完全不太可能,夏沫伊自以为只有自己清楚,实际上于时明白她当下小心思,只不过由于宠溺,所以才会是这种反应。
午饭就在两人分工合作中完成。
于时将炒好的菜端出,然后由夏沫伊洗碗盛饭,分配合理。
其实,所有行为动作于时自己都能全部完成,但碍于夏沫伊所说那边是她的专场,就没有想太多事情,少忙点还能休息,何乐不为?
饭菜上桌,两人就像正常情侣,由于时复杂夹菜,夏沫伊就在一旁看着对方所做动作。
往往有时候,就是这种细小动作才能打动人心。
在快餐恋爱的时代,很多人都是那种浮躁心理,尤其是女生,一般只要男生对她不太好,直接pass,不做任何考虑。
并不是说不好,只是选择很多,伴随快节奏发展,大多跟对自己好的,或者长相突出的人在一块,或者就是单着一人,不想处对象。
种种行为,无一不是说明,要么男生有本事,要么长相突出,要么会照顾女生,至于那种花言巧语,总有一天被戳穿的时候,只能一时进行哄骗,当谎言被戳穿后,等待的只有分离。没有人会容忍被最喜欢的对象欺骗,如果有的话,最终也会输的很惨。
午餐吃好后,收拾工作自然就交给了夏沫伊。于时坐在餐桌上,趁着夏沫伊去洗碗,把桌上油渍全部擦洗干净。
处理干净后,两人就在客厅汇集在一起。
先是夏沫伊拿出扫把,然后于时就明白了对方意思。
“打扫卫生,然后等下就去学校休息,睡醒写作业就行。”
“好。”
听着对方安排,于时点头,没有说话,只是觉得听着夏沫伊安排即可。
说白了,就是不想思考这种事情。
在打扫卫生这方面,夏沫伊倒是比较熟练,于时看到后,才松了口气,至少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家务活总算是有件事情可以拿出手了。
以前于时还以为都会是自己做,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因此内心做出部分决定——
要不叫她做会家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