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周开国以来最为热闹的一届会试开考了,因为太上皇有诏让全国的举人都参加此次的会试,所以姑苏林家和徐家的子弟都进京了,林渊和徐斌带着他们住在京都的林府,不过此番他们也不过是参与体验一番此等文华盛世,待得考试结束之后他们便离开。林渊与徐斌都觉得此番家中子弟中举希望不大,林渊对于林殊的也不是很看好,在来何府的时候也曾谈论过此事,不过一切的结果还得看最终的结果。
本次科考因为人数众多所以为了让所有的举人都能参加考试,朝廷特意在皇城西边又改建了一间贡院,不过贡院修成之后,太上皇有传来指示,这京都又两位天子,如今又有东西两间贡院,那么朕不妨与皇帝各出一道题送人东西贡院分开取士,待得殿试之际朕与皇帝门生同殿竞技看看谁的门生更高一筹。这旨意一出,京城里的举人都吓到了,一个个的哪敢参与考试啊。
太上皇想着这大周文坛盛世若是自己不能参与其中,将来只怕是一大遗憾,不过他没有想过自己这道旨意在京都大臣与举人心中是何想法,他们都认为太上皇不甘居于幕后,准备将新皇踢下皇位,重新回到御前。皇帝得知太上皇的想法之后心中十分恼怒,可惜他现在无力反抗上皇,只得跑到太上皇面前表示自己不敢同上皇相比,既然父皇想要选招门生,那么此次科考自然由上皇来主持。上皇见着皇帝唯唯诺诺的模样,也不和他客气,他如今也知晓自己没多久可活了索性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左右他已经将皇位让出去了,这天下也不需要他负责了。很快,太上皇主持此次科考的事情便在京中传开了。
等到考试那天,平复心情的举人进入考场进行考试,经过数天的折磨,考完试的众人走出了贡院,林殊也随着林家众人回到了林氏老宅。
自从太上皇主持科举后,京中的热闹与繁华更甚以往,京中权贵为了讨好太上皇大把的花钱在京中开文会,营造一番文坛盛会,各地在野的大儒名士都被他们请入京中,那现任吏部尚书,太上皇的第一心腹严嵩为了讨好太上皇已是高龄的他亲自研磨作画,为太上皇画了一幅《大周文华盛世图》,引的太上皇大声叫好,赏赐诸多物件。这位严尚书自打入了翰林成了侍读后,便以一手诗画引的上皇赞赏有加,不仅很快升任了大学生,还进了吏部,成了吏部尚书,这几十年来大周官员的升迁一事都由这位严大人说了算。现今进京前来捐官的人家除了在户部交银之外,还需要在吏部进行打点,当然这位严尚书是他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但是严尚书有个儿子被京都众人称作“小阁老”,也在户部任职,因着其父严嵩的提拔如今已经是吏部侍郎,这大周五品以下官员任命调动皆是由他说了算。
往日里小阁老只会在吏部官员考核之际以权谋私,如今因为捐官一事,他家的门楣都快被那些豪门大户踩断了,现如今他比他老子严尚书更加风光。
这日,小阁老送走了前来为子捐官的贾赦,便被父亲叫到了书房。
“父亲,今日怎么没有研习书画。”严世藩惊奇的问道,满大周的人都知道太上皇喜好严嵩的诗画,太上皇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严嵩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所以严嵩也被大周百姓称作“青词宰相”,不过严嵩并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为了写好青词他将吏部之事托付与自己的儿子和门生,自己每日研习诗画,他如今年老体衰,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只能花费数日时间书写,确保每一个字都没有瑕疵。
“今日前来求官的是谁?”严嵩看着儿子问道,今日他本在府中谢字,但是前院的动静吵的他静不下心来。
“是贾家的那个马棚将军,非要给他那个儿子求个五品官。”严世藩说道。
“你答应了吗?”严嵩道
“他给了十万两,我给了个五品同知的虚职。”严世藩说道。
“你是缺钱吗?怎么连他家的钱也敢收。”严嵩突然生气说道。
“父亲,这有何不妥吗?”严世藩不解的问道。
“那贾家分属四王八公曾是先太子的支撑者,如今又拥护义忠郡王,他们向重启夺嫡,我乃是太上皇心腹自然可以置身事外,可如今你和贾家扯上了关系,只怕将来不得安然。”严嵩说道。
“父亲不至于吧,这官员的任命与调动不是一直都是我们说了算吗?往日里四王八公也曾到过府上走动啊。”严世藩说道
“此番不同以往,以前新皇对上皇恭顺所以朝事仍旧交于太上皇处置,我们这些老臣权势依旧,但现在新皇的心思变了,他不想在等上皇把权利交接给他,如今想着要自己抓住权利,我们这些人就成了新皇的阻碍。”严嵩说道。
“这,父亲既然新皇视我们为眼中钉,那我们不妨交好义忠郡王。”严世藩说道
“你觉的新皇会输吗?”严嵩问道
“现在权势依旧掌握在我们手中,新皇想要赢也并非易事,既然已经惹的新皇不喜,不如。”严世藩话未说完,但那意思却也表露出来了。
“我如今也没多少时日可活了,要是你想和新皇斗一斗的话我也不拦你,不过家中子弟都送回老家读书去吧。”严嵩说完便让严世藩走了。
严世藩离开后,贾赦为贾琏所求的官职便送到荣国公府,收到消息的四王八公接连拜访严府,这一举动让朝堂上的臣子都明白严家参与皇位更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