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里连着好几天了,皇上也没有定下人选。
那边的战报也已经好几天没有过来了,倒是南方过来了不少的难民,据说都是因为那边在闹战乱才逃难到京城的。
正是天气暖和的时候,朝廷没有让这些人进入京城,而是在外面给他们搭建了不少的帐篷。
这些帐篷都是一些军用的,非常紧固。
京兆尹特意在城外组织了施粥,供给这些难民粮食。
有些官员在朝堂上提议,觉得应该让这些难民进入京城。
有些人就极力反对,反对的人持有的理由是,这些人既然是从战区来的,谁知道这里有没有那些乔装的叛军细作。
皇帝当然支持第二种意见。
现在京城里一切都要小心,各个城门都加强了戒备,并严格盘查过往的行人。
正当人们觉得皇上太拖拉,一点都不武断的时候,几天后,前方的快报传了过来,康乐王反了。
朝廷里又是一片哗然,许多的大臣都坐不住了。
可是皇帝却还是不着急派人,把吴阁老和严阁老这些老大臣们急得够呛。
皇上不是个武将吗?怎么做个决定却这样婆婆妈妈的,这京城危急了。
哎,看样子他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了。
却不料,又过了两天,南方的战报就传了过来。
朝廷的五万大军把叛军紧紧地围困在了河南境内,并且是来了个里应外合。
刚到叛军里的康乐王被活捉了,那位姓李的土匪被已经偷潜入叛军的岳五给杀了。
没有头领的一伙乌合之众,就犹如了没有头的苍蝇,很快就被朝廷的大军给合围在了中间。
而这带兵围剿叛军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人们以为一直在家里患了旧疾,宣称治不好的骠骑大将军岳凌霄。
他用虎符调动了河南河北境内的四万精兵,再加上京城分批渗入的他这几年亲自训练那一万人马,另外还有提前混入叛军营内的那些李清远带的人马。
这一仗打的十分漂亮,岳凌霄先是用传言把康乐王逼迫到叛军当中之后,造成康乐王谋反的事实。
然后再调动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的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即使康乐王这两年训练的几千兵马护卫着他,也完全没有能抵挡住岳凌霄的强烈凌厉的攻势。
这场战役打的干净而又漂亮。
而那边姬清云也快速地把康乐王的家眷和党羽一网打尽,杀的杀,抓的抓。
就在方总督还在装病的时候,措不及防的被姬清云带的人马端了他的护卫营,又查抄了他的总督府,把他打入了特制的坚固的囚车。
方总督还喊冤呢,结果岳凌霄把一本帐簿往他的面前一放,他马上就知道大势已去。
等到他再见到同样被关在囚车里狼狈不堪的康乐王后,更是知道什么都已经太晚了。
这消息可把京城里的人给雷的够呛,原来人家皇上是早就胸有成竹,早就有了对策,原来人家早就有了长远的计划。
皇上真是圣明睿智啊,这个局做的既大,又天衣无缝。
朝臣们不禁在心里都打起了小鼓,这一段时间真是太小瞧了这位年轻的帝王,却没有想到这位帝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这样的让对方猝不及防,一招必杀,一击必中。
以后还是少打什么小心思吧,一切全都在人家帝王的掌探之中。
不过皇帝身边的岳凌霄和姬清云这两员大将也真是好用啊!
他们回想岳凌霄刚刚传出得病的消息时,大家一脸惋惜的样子,现在再一想,大家又都羡慕起靖国公来,看看人家国公爷养的这儿子,太让人羡慕了。
这回岳凌霄的功劳可真是够大了,可是靖国公府已经封到顶了,难道还能再往上封什么呢?
要是再往上封的话,那可就是封王了,难道当今圣上舍得给岳家再封个异姓王位吗?
不过也有人却不这样想,他们觉得岳家这样大的功劳未必是什么好事。
历代帝王最怕臣子什么?谋反抢夺他的皇位,江山易主啊。
所以许多皇上都怕自己的臣子功高震主,而靖国公府现在就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爬的越高,就摔的越疼啊!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功劳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啊,能让你上天堂,也会把你送下地狱。而天堂和地狱,只在皇上的一念之间。
不管大家的心情如何,岳凌霄的大军清理完后继的平叛收尾之后,和姬清云押送犯人的队伍就要在一个月后返回京城了。
南方的战事解决了,京城外的难民们也都纷纷地开始收拾起程回乡。
而京兆尹在这一段时间的施粥和安抚的过程中,也没少做另外的一些工作。
他们和五城兵马司的人一起针对这些难民,以及最近一段时间进城的商贩,还有串亲访友的人进行逐个的盘查。
他们把有嫌疑的人统统地抓起来进行拷问,结果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结果还真有混进来的不少叛军的人。
这些人都是被当做将来要攻打京城的先遣之人被派兵进来的,一共有一千多人。
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人漏网。
朝廷大臣们的各样心思,京城人们的称颂和羡慕,到处都在谈论着皇上的英明,到处都在谈论岳家的功劳。
而在这些谈论的百姓里,却时时会有人说岳将军确实是英明神武,不过这首先也是皇上英明啊,若不是皇上做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岳将军又啊里敢称病称到这样的程度。所以说啊,要说英明第一还得是咱们的皇上,然后才能说到岳家。”
然后大家就都应和赞同“对啊,大家可别忘记了,皇上本就是镇守南疆的统帅,文韬武略,智谋过人的。”
是啊,是啊,这是我们大楚之幸啊。
而这些人里面时时都有宁安和杜林的身影,也时时会在妇人中有采笑和采新的身影。
靖国公府里,姜夫人在听说了儿子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
原来儿子是和皇上做了一个局,可是她是娘亲啊,为什么儿子和媳妇就不和自己说一声呢?
自己的丈夫知道,太夫人知道,就把自己给蒙在了鼓里。
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担心自己的长子吗,他们就这样不相信自己?
那她这个靖国公府的主母,岳凌霄的生身母亲到底在这个府里算什么?
想她这些日子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想见长子又见不到,天天为儿子忧虑的,难道他们就不想想自己的心里有多么的苦吗?
靖国公夫人姜氏只想到了她自己被丈夫,婆母以及儿子儿媳妇欺瞒了这么久的恼怒,却没有去想为什么会瞒着她。
所在现在的她对谁都有着一股怨气,尤其是对姬清慈这个儿媳妇。
而此时,在太夫人的六福居里,姬清慈对着太夫人说了自己的打算“祖母,阿慈已经派人出去引导京城里的人们的舆论。让他们把这次夫君的功劳往皇上的身上推。要不然,儿媳真是怕以后,皇上会对我们靖国公府有什么忌惮。”
因为宁安在家里,因此,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掌握到前线的消息,所以姬清慈在府里得到消息也是最早的,她甚至比靖国公得到的消息还要及时。
姬清慈是一个做事情极其冷静的人,在现代的学生生涯中,她学的历史知识派上了用场。
什么宋太祖在得到天下之后的杯酒释兵权,什么朱元璋父子在得到皇位之后对功勋的屠杀等等。
历史上和每一个朝代在更替之时,谁的功劳最大,谁死的就最快。
所以有些功劳太大了,就不见的是好事了。
因此姬清慈就想到了这次平叛之后,京城人们肯定对岳凌霄是一片赞誉之声。
她最怕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所以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言论先来引导人们把功劳往皇上身上推,以免百姓口无遮拦地都对着岳凌霄歌功颂德。
如果京城里的人把功劳都推到岳凌霄的身上,那靖国公府可就危险了。
因而她派出了宁安,又让宁安去找了杜林,又把采新和采笑放了出去,开始在京城里引导着人们的言论。
太夫人听了姬清慈的话,赞同而欣慰地点点头“难得你能把事情想得这样地通透。你做的很好,我们靖国公府现在不需要什么名声,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更上一层楼,而是要激流勇退。”
太夫人的眼睛里满是对这个孙媳妇的欣赏。
以后,她就是闭上眼睛,她也能放心了,这个儿媳是个头脑清醒,做事情又十分拎得清的人。
姜夫人人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很生气自己被瞒着的事情,今天早上竟然没有按时来请安。
吴妈妈派来小丫头说,姜夫人今天的身子不舒服,就不来请安了。
太夫人的眼睛一闪,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她理解姜夫人的心情,换做是她,她可能也会心里不舒服。
可是这事情不是一般的小事,这是朝廷大事,她也不敢有一丝的冒险和侥幸的心理。
太夫人的眼睛就看向自己的嫡长孙媳妇。
姬清慈就微笑着对太夫人说“祖母,阿慈这就去给母亲请安。”
太夫人点点头说“你母亲的心里有气,你还是要有个心里准备。”
姬清慈点点头“祖母,阿慈知道了,只要母亲能够消了气。她就是惩罚孙媳,阿慈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太夫人就露出了笑容“去吧,去看看她。”
这个孙媳妇办事十分地有分寸,她是很信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