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辩,我给他打满分!”
“牛哔,牛哔!除了牛哔,我说不出任何的赞美的话来了!我是朱铨“奥利给”小哥哥的死忠粉了!”
“楼上的文学素养配当朱铨小哥哥的死忠粉吗?请把汉语文化学好了再来吧!”
“哎哎哎,努力学习就是了!这话说的,好像没有文化素养就不配当朱铨的粉丝了一样!这样不对哦!这不是给朱铨小哥哥招黑么?”
“就是就是!”
“让我们记住这个2019年大专辩论赛决赛上的华国队四辩朱铨的总结陈词吧!这肯定是会成为华语辩论赛的一个里程碑。”
“那个...有哪位大佬可以帮忙讲解一下啊?我只能对刚刚的那段辩词说666!”
“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篇辩词的精妙之处吧!
这篇巅峰辩词无论从各个层面来看,都堪称是华语辩论中陈词的不世精品。
从文字视角,其攻击言简义赅,针针见血;
从思想角度,其对于人性本恶这一命题分析入木三分,生花的妙笔写出深邃的哲思;
从结构角度,其驳论、立论、升华的比例适当,攻击性与说理性完美结合;
从逻辑层面,其论证严明,层层深入;
从辩风方面,儒雅大气,举重若轻;
从传承而言,注定是要被后来的辩手一唱三叹,玩味再三的;
这个是诗意与气魄并重的结尾。”
“握草,楼上惊现大佬!这分析的也太厉害了!不明觉厉!明了更厉!哇哈哈...”
“看着个ID很眼熟啊!我叫蒋建昌?蒋建昌...莫不是1993年第一届的MVP?”
“什么MVP?”
“握草!我刚刚上网查了,确实,当年第一届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是蒋建昌!当时还是以大学校队的形式参赛的。蒋大佬是双旦大学的四辩!也是当年的MVP!”
“难道就是荔枝台那个《最棒大脑》节目的主持人吗?”
“欢迎大佬!”
“没想到大佬到现在还关注大专辩论赛啊!”
...
“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笑脸)”
“大佬,大佬!我们华国队这次的冠军稳了没?”
“肯定稳了!除非旧减洼连脸都不要了,那就再也没有国家跟地区参赛了,我们华国到时候直接是甩开他们单干!”
“蒋建昌大佬威武!”
“威武!”
“提前祝贺华国队获得冠军!”
...
某平台上惊现大佬蒋建昌的言论瞬间从这个平台上扩散开来,对于这种远古辩论大神的评价,华国人还是十分相信的。
众观众已经开始提前庆祝华国队冠军来了。
通过刚才这些分析,观众们也是看到一个好的结辩陈词所应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内容的诱人美”、“形式的艺术美”、“论证的逻辑美”,“论争的和谐美”以及“辩者的风度美”这五点来。
蒋建昌作为华国队领队在后台华国队休息间坐着,一边看着现场的实况转播,一边用手机看着国内观众们的反应,心中很是欣慰。
作为开启华国在大专辩论赛霸主之路的人,他对于大专辩论赛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
而在十六年前,连续五届没有能够获得冠军,总是饮恨决赛,甚至于半决赛的时候,蒋建昌临危受命,担任华国队领队与教练。
为此还荔枝台还将《最棒大脑》的录制时间给移到了下半年,从而来支持蒋建昌的决定。
果然,大佬出马,一个顶一万个。
之后的两届,那都是拿到了冠军。
而现在,随着朱铨的发言,三连冠的可能性那几乎是百分之百了。
在仅有一小时的查找资料与进行商讨的情况下,蒋建昌知道占据了“先手”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在驳论阶段时,己方的驳论一定是要具有攻击性的,并且一定得切中要害。
庆幸的是,在前面三个辩手的表现下,死死地压制住了旧减洼队,给朱铨最后的结辩赢得了“战略空间”。
因为无论是反方的结辩手还是正方的结辩手,都肩负着一个重任,那就是对于对方在整场比赛中犯下的错误进行攻击。
因此,在“旧减洼辩论模式”,也就是四位辩手依次陈词下,结辩手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能否剑指东南,力挽狂澜,一剑破敌,也就成为结辩手能力的集中体现。
为了体现对“胜负手”的重视,蒋建昌巧出奇兵,让朱铨第一次担当四辩进行结辩,从而让他在前面的三轮发言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分析对方辩词的漏洞,为完善最后的结辩做积累。
果然,朱铨不负众望。
这篇结辩陈词开篇作出的两次攻击可谓切中要害,一语中的,虽然攻击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尽显最佳辩手本色。
在这场比赛中,旧减洼队产生的错误很多,但是朱铨并没有全部抓住,而是放小抓大,抓住了两处真正的致命伤:
一是概念上对于“本”字始终模糊,不断回避,不断摇摆,怯于直面,时而将“本”定为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时而将“本”定义为个体的出生;
二是逻辑上,正方立论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不能自圆其说,只是说“人性善”,将各种各样的恶通通归于社会的客观影响。
尤其是后面的第二个错误,这显然很难为大众接受。
因为很容易就得出一个两难推理:
如果社会是客观的,相当于将社会等同于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恶本来就无从说起。
那么脱离了人的主观因素,社会如何能对人性产生影响,使本善的人作恶;
如果社会不是客观的,则承认了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的集合,承认社会的恶就相当于承认人的恶。
如果社会不是恶的,那么在这样一个非恶的集合的作用下,非恶的人性如何做出恶的行为就成为又一一重矛盾;
在自由辩论中,这两点成为华国队的火力集中点,而旧减洼队的逻辑错误更是被华国队五次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朱铨的陈词用最简约的笔墨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诚可谓,一剑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