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开关(中)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后金军突破大明边墙喜峰口段,侵入明军蓟镇地区。
同日下午,后金军肃清喜峰口沿线残余明军抵抗,皇太极中军开始进入边墙。如果根据两点一线的原则,沿着地图上从喜峰口画一条线到大明京师的话,那么在喜峰口西南八十里外的大明边塞重镇遵化,就是从喜峰口通向大明京师的第一站。
在喜峰口通向京师的这条直线上,加上遵化一共有三个点,其背后是蓟州,然后是三河,而通州则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全长三百五十里地。除了遵化这个关键点外,蓟镇和辽镇的交通枢纽三屯营也不过是在喜峰口左近五十里外。从三屯营到山海关之间二百六十里,中间经过迁安、抚宁,三屯营此地正是辽镇通向蓟门的最近路线,一旦夺取此地便可切断山海关向蓟镇增援的高速通道,解除来自侧翼的威胁。
在二十七日后金军大举进入边墙后,遵化和三屯营两个重要的军事要点就已经暴露在后金军的兵锋之下。但二十八日全天,后金军只行进到距离喜峰口二十里远的汉儿庄,后金各部均诡异地停止了前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同日,跨越了千里的大陆和海洋,遥远的东海上有一支舰队正在向着山东疾驰。黄石在旗舰上再次召开了军事会议,首先发言的还是金求德,黄石和三位营官都坐在下首等着参谋部的推演报告。
“大帅,诸位同僚,大帅的旗舰会在三天内到达登州。根据我们估算,这个时候建奴可能已经完成了破口,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可以找些理由拖延一段时日,一旦传来建奴破口的消息,我们就可以主动请缨,前去同建奴交战。下面,就是参谋司做出的交战计划,请大帅和诸位同僚过目。”
金求德把四份简报交到黄石和三位一线指挥官地手里,然后又举起教鞭开始在地图前做起了讲解:“本次推演,参谋司是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的。众所周知。赵帅是袁崇焕从蓟镇调去山海关的,所以此人必定属于袁崇焕心目中不可靠的人选。”
金求德回头在地图上又点了点喜峰口这个点:“从前一段的部署看,建奴几乎一定会从喜峰口破口。毛帅生前也几次上书朝廷,说建奴有从此地入寇的计划。那么建奴破口之后,直趋京师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是从喜峰口到遵化、从遵化到蓟门、从蓟门到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师城下。”
嘴里飞快说着话,金求德手里的鞭子就在地图上沿着官道画出了一条直线。接着金求德看着这条直线叹了口气:“其中遵化是入口,蓟门是后门,度过蓟门之后就进入京畿平原。但如果官兵坚守三河、通州地话,建奴仍然不得进逼京师,这样袁崇焕和建奴就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一路奔驰而来。建奴肯定没有能力携带攻城器械,赵帅只要能坚守蓟门或者遵化,建奴这次的破口便不得深入,如果赵帅能坚守三河或者通州。那么建奴进展仍然有限,所以……”金求德干脆利落地做出了判断:“赵帅必须死,他的部队也必须被消灭。”
金求德环顾了屋里的人一圈,所有的人神情都非常严肃,但并没有提出异议,于是金求德就又回头看着地图,在蓟镇右翼沿官道画了一条直线说道:“从山海关,走抚平、永宁、迁安、三屯营到遵化。这是从辽镇援助蓟镇的最近道路,袁崇焕一定会让赵帅走这条路。”
“啊!”贾明河和杨致远同时发出了惊呼声。金求德立刻闭上了嘴,回头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二人。贾明河先举了一下手,然后遥指着地图问道:“这不是送死么?喜峰口距离三屯营只有五十里,骑兵朝发夕至。而山海关到三屯营足有二百五十里以上,就算一人双马,并在沿途驿站不断换马、补给,骑兵也要三天三夜不睡觉才能从山海关赶到三屯营。三屯营肯定早就陷落了。”
“是的。这就是送死。不过参谋部不认为三屯营会过早陷落,因为三屯营一旦陷落。从辽镇通向遵化地捷径就被堵住了。”一旦后金控制了三屯营,那么辽军就只能原路退回永平府,然后走滦州、开平中屯卫进入京畿平原,然后再绕大圈子走宝坻、香河、三河、蓟门然后再去遵化。
金求德颇有信心地说道:“虽然三屯营距离喜峰口不过五十里,遵化距离喜峰口也不过八十里,但如果想歼灭赵帅的话,那三屯营和遵化就万万不可能过早拿下。如果我是奴酋的话,我会故意留着三屯营和遵化不打,放赵帅通过三屯营向遵化,这样他的亲军就会在我的主力军阵前横着跑过,这个时候我把三屯营通向遵化地官道同时两头一掐,赵帅和他的亲军就一个也不要想跑掉。”
“太想当然了,”杨致远也摇起头来,他冲着地图说道:“赵帅难道不看地图的么,怎么会走这条道路?建奴距离遵化八十里,山海关距离遵化三百多里,而且是建奴先出发,赵帅后出发,他怎么肯去和建奴比速度?而且从三屯营到遵化之间只有三、四十里,骑兵转眼间就冲过去了,遇到敌军也可以迅速后退,建奴怎么抓得住赵帅呢?”
金求德淡淡一笑:“如果没有袁崇焕,当然不可能,但我们假设的前提就是袁崇焕叛国。首先,他完全可以强令赵帅走这条捷径去送死,同时建奴会默契地不攻打三屯营和遵化。如果赵帅不肯去,那就是畏敌如虎,袁崇焕当场就可以把他拿下。如果赵帅去了,三屯营和遵化又没有丢,那赵帅凭什么撤回来?”
一直没有说话地贺定远这时开始发表意见了:“仔细想想,这也不完全是送死。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也只有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冲过去。赶了三百里的路,离目标只有三十里了,怎么也要试试看。嗯,按照常理来看,就算被建奴探马发现,但我全是骑兵,在建奴探马回报再大军出动的时候,我早已经从建奴前面冲过去了。”
“正是如此。这是最合理的判断。”金求德立刻接上了贺定远的话茬,跟着发出了一声感慨:“不过我认为建奴不是靠探马来侦查赵帅动向地,他们早就知道赵帅一定会走这条路,所以他们早就设好了两头堵的包围圈,等在赵帅前面地一定是建奴的伏兵!”
见有人脸上还存在着怀疑之色,金求德又加强语气反问道:“话说回来,喜峰口到三屯营的五十里路、还有它到遵化的八十里路,如果建奴四天都走不完的话。那他们还是我们所知的建奴吗?”
屋子里又沉默了下来,黄石环顾着几位心腹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不出声,只有杨致远轻声发了一句牢骚:“不可思议地想法,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袁崇焕叛国的基础上。”
“那天杨副将你也同意了啊,”金求德笑了一下。又大声说道:“参谋司认为这个计划很完美,就算赵帅遇难,袁崇焕也可以说是他自己心急不注意侦查。”
黄石又扫了周围地人一圈,这次已经没有反对地声音。黄石就回头和金求德讲道:“好了。继续说下面的吧,说和我们有关地,我们的预期战场在哪里?”
“应该在京师城下,或许京师已经陷落了。”
“胡说,”贾明河大吃一惊之余,跟着就激烈地反对起来:“京师怎么可能陷落?建奴根本就不可能打到京师城下。我们主力一旦到达山东,很快就可以投入作战。遵化本来就是重镇,蓟门天险更号称一线天。建奴大举西来必定无法及时打造攻城武器。后面还有三河、通州,怎么可能都这么快陷落?”
“可以用内应。”
“一座、两座可能,但四座要塞都用内应就不可能了。”
金求德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这个内应是蓟辽督师,那一切都有可能。”
大家再一次沉默下来等着金求德的下文。金求德又说了下去:“歼灭赵帅应该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该拿下遵化和三屯营了,它们已经没用了,这样后金侧后地威胁就彻底解除了,同时也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蓟镇应该已经动员起来。不仅仅是蓟镇,真定镇的军队和边军也会向蓟门开来。很快三河、通州、蓟门一线就会勤王军云集。”
一旦北京受到直接的军事威胁,紧急的勤王令就会被立刻发出,几天内加急的动员令就会传出北直隶,而山西、陕西和山东地勤王军都会立刻动身出发。这个时候的明朝腹地还是一片太平,各边军还没有和农民军杀做一团,所以勤王令下达后各地军队肯定会立刻响应,收到勤王令的总兵都会带着家丁和亲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师。
“这次是建奴第一次入寇,和他们结伴来到地蒙古人多半还都心存疑虑,指望他们跟着建奴一起抢劫、打打顺风仗没问题,但指望他们跟大明的要塞死磕那是绝不可能的。就算蒙古人突然犯病愿意拼命攻打要塞,先不要说他们打得下来打不下来,就算他们能打下来的话,等建奴一个一个堡垒啃到三河时,没有一个月是绝不可能的,那时秦军、鲁军也都会纷纷抵达京畿平原。”
下面的听众都连连点头。金求德刚才说的正是战争的正常推演,紧跟着金求德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假定蓟辽督师已经叛国了,那局面就会完全不同。首先他会走安全地昌黎、滦州线,避开和后金军交锋的危险,然后通过香河直奔三河。嗯,参谋司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建奴不太可能强攻下蓟门天险,所以这个时候蓟门很可能还在,蓟辽督师就会亲自赶往蓟门,接过蓟门天险的战场指挥权。”
“接下来,”金求德又转过身指点着地图上三河、通州、京师这三个位置:“蓟辽督师统领三镇一卫。蓟镇正是他的直辖军镇。参谋司扮演建奴方推演时,认定强攻蓟门、三河非常不合理,损失会非常大,所以最佳方案是由蓟辽督师下令,把云集在蓟门、三河、通州的勤王军调离这条入侵线路。”
“调去哪里?”杨致远又忍不住喊停了,他高声问道:“调去哪里?顺义么?”
金求德停下来看看地图上杨致远说的位置,摇头反对道:“唔,顺义恐怕太近了。几十里路,一旦京师遇险马上就能赶回来。”
“顺义还近?那怀柔呢?”杨致远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恐怕还是近。”怀柔比顺义又多离开京师五十里,但金求德显然还是不满意。
“那调到哪里?昌平还是密云?”杨致远的音调变得更高,语速也更急促了。
这次金求德看起来似乎满意了,他点头赞同道:“我看密云似乎是个不错地地方,这样就远远地离开了三河、通州一线,而且也容易找借口,比如说防备后金从密云方向进攻京师。”
“胡说!”杨致远生气地站了起来。他指着地图大叫道:“这种理由怎么说得出口!建奴已经到了遵化,他们要想进攻密云,就需要先顺着来路从喜峰口退出边墙,然后在漠南绕几百里地路,再去进攻古北口。等攻破了古北口后才能威胁到密云,建奴有这么傻么?”
金求德双手握着教鞭,正面冲着杨致远面不改色地说道:“建奴应该没有这么傻,不过你不能否认他们有发傻地可能性。这么调动至少比调去怀柔更说得通一些,而且也能调得离京师更远。”
杨致远一时说不出话来。金求德就不再理他,扭头又看了一眼地图:“嗯,其实昌平也不错,那里毕竟是国朝历代皇陵所在,万万不能有失,我看也可以把直隶周边的勤王军调去昌平,这个理由也很好。”
“这就更是胡说了。建奴在京师以东,你却要把勤王军调去京师地西面,”杨致远一听就又生气了,他再一次愤愤地反驳道:“守住蓟门一线、建奴就不能窥视三河,守住三河一线、建奴就不能窥探通州,守住通州京师就安然无恙,而只要京师不丢,那怎么也不用担心更西边的昌平啊。”
“我没说我担心昌平。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昌平。我只是说这个理由完全拿的出手,保卫皇陵不受惊动。不正是忠臣义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吗?”金求德脸上还是一幅坦然地表情:“你是站在大明的角度来指挥大明的军队,而我说的是如何站在建奴的角度来指挥大明的军队,两者当然差距极大。”
“你这是在妄想!”
“参谋司是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进行推演,这个前提那天杨副将你也同意了。”
杨致远长叹了口气,又缓缓地坐下了:“金副将继续说吧,但我觉得这还是不行。如果袁崇焕想调走勤王军,那他自己就要派军队接防通州、三河、蓟门,或者还有一个遵化。所以等勤王军调走以后,除非他直接叛乱,否则建奴还是无法攻入京畿地区。”
“这个就更好解决了。我可以借口御敌于国门之外,调走勤王军后再把所有的辽军都调去蓟门,中间一个兵不留,然后就开关好了。”
“开关?”
“是的,最好还不要立刻叛变,参谋司认为开关纵敌是最好地方法,因为中间的军队都调走了,所以建奴必然能长驱直入京师城下。袁崇焕再带领一支心腹精锐赶在其他勤王军到达之前赶来勤王,进入京师后就与建奴来个里应外合。”
金求德见杨致远脸上又开始聚集怒气,就抢在他之前说道:“参谋司是以袁崇焕叛国为前提来进行推演,这个杨副将你那天已经……”
“是的,没错,那天我是同意了,”杨致远不耐烦地打断了金求德,他大声地质问道:“但我现在想追问一句,你说袁崇焕到底图什么呢?”
“这个按说本不属于我们参谋司的工作。我们只是提出假设,然后开始推演。”金求德耸耸肩,用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说道:“不过既然杨副将问起,那么我就说两种我地私人意见吧。第一,皇上还小,就这两年亲政的表现来看,皇上恐怕不是什么圣君。”
金求德本来想把崇祯比作隋炀帝,不过他想想还是没有说出这种大不敬的话语:“袁崇焕或许认为皇上很容易被吓倒、很容易被哄骗。一个长于深宫地少年天子,可能一惊就会同意议和。而如果后金真地同意议和的话,那袁崇焕的名声大概就和单骑退胡骑兵的郭子仪差不多了吧?”
杨致远觉得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崇祯这一年来的表现确实是颠三倒四,无论是向灾区征税还是纵容袁崇焕杀毛文龙,都说明这个孩子根本不懂起码的治国要领。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就是秩序,组织里地人地行动和结局应该有因果关系,遵守秩序的人起码得有一条活路。
崇祯皇帝向灾区收税,这个就是在挑战遵纪守法的百姓的底线了。以往不管把中国的老百姓压迫得多么苦。只要敬畏官府的人能勉强活下去,那大部分人就不愿意豁出去命去和官府对着干。而纵容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也是一样,以往无论武官如何被文臣欺压,但他们至少知道只要遵守一些游戏规则,自己的这条命总是安全地。但现在崇祯不惩罚悍然破坏法令地袁崇焕。那以后他就不要怪武将开始玩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了。
“依我看,皇上很可能就同意议和了。”金求德觉得这样耳朵软地天子多半也是软骨头,崇祯没有什么见识和主见,所以金求德估计后金军一旦兵临城下。崇祯一吓多半就妥协了:“如果皇上这样还不肯妥协的话,那袁崇焕也就只好清君侧了。”
贺定远和杨致远同声吼了起来:“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叛逆!”
“鱼死网破罢了,反正袁崇焕知道自己五年平辽是大话,横竖都是死,还不如一搏,嗯,或许他可以另立一个新君,看看能不能当上曹操。”
贺定远大叫起来:“凭什么?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唉,这里面地东西就很多了,他肯定不会说是自己和建奴里应外合,多半还会说是自己杀退了建奴,夺还了京师,嗯,里应外合地罪名就扣给别人好了。”金求德转了一下眼珠,随口说道:“比如皇上身边的那个曹化淳曹公公。我看推给他就不错。嗯,就说是曹化淳开的门。放敌兵进来了,反正这些士大夫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亡了国就赖皇上,打了败仗就赖公公。”
金求德这话其实倒也没有污蔑东林党君子们。在原本地历史上,等顺军攻占北京后录用降官时,东林党人九成都跑去要求继续当官。顺军官员看见不少老态龙钟的官僚也来报名要求录用,就让白胡子的人回家去养老,东林君子们当然不干,说“只要用了我,胡子就会黑起来的”。
这些东林君子还争先恐后地跑去阿谀顺军手下,说崇祯是“独夫授首,天诛地灭”。崇祯死前敲景阳钟让大臣入宫护卫,东林党人没有一个去的。后来李自成问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说不是他们不去,而是崇祯的太监堵着门不让大臣们进去为皇帝殉死效忠。这些君子们明明知道负责宫禁的王承恩陪皇帝一起上吊了,但仍要把黑水泼到王公公头上去。
后来东林党发现曹化淳没有死,就开始编造谎言说是曹化淳开地北京城门,可是那个时候曹化淳明明在老家服丧,根本就不在京师,但他们也不管。总之一句话,文臣们都是好的,国家全是太监搞坏的,出卖皇帝的也都是太监而不是文臣。
“因此,参谋司建议以最快的速度驰援京师,与建奴决战于京师城下。不然万一皇上答应了议和,或是袁崇焕动手清君侧,我们福宁军弄不好反倒成乱贼了。”金求德一面说,一面把参谋司拟定的最后计划交到了黄石手里。
“还有一个满帅,”贾明河看着金求德的计划书,突然又发问道:“我见过满帅这个人。刚直不阿,而且和袁崇焕有仇,他既不会附逆也不会听袁崇焕瞎指挥的。”
“唉,一个总喜欢冲锋杀敌在前地好汉。”金求德不以为然地说道:“打倒一个好汉地办法太多了,一杯毒酒、一把匕首、一支冷箭,在战场制造个意外太容易了,满帅总不能一天到晚防贼似地防着关宁军吧?”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二,登州府
黄石今天率领先头部队乘快船抵达登州以后。立刻就前去拜会登州知府甄雨村。听说黄石突然到来后,甄雨村感到非常意外,连忙出了衙门来迎接。
“甄大人,我奉旨出海讨贼,大军不幸在海上遭遇风浪,所以特意前来山东避风。”黄石一面说一面就拿出出兵诏书和兵部地命令,把它们交给甄雨村核对。
甄雨村连连点头称是,把黄石请到衙门大厅上奉茶。自己则开始检验黄石地关防。黄石坐在客座喝起茶来,一面耐心地等待着甄雨村办公。检验过圣旨无误后,甄雨村又叫人取出兵部的备检印信加以核对,证实黄石给他的文书都是真件,兵部确实许可黄石出兵。还让包括山东在内的几省对黄石的军事行动进行协助。
“嗯,文件都没有问题,下官知道了,不过还有几张文书需要麻烦黄帅一番。”甄雨村小心地把文件抄了一份下来以后。又让黄石在上面用印盖章,这将来可以作为黄石在登州府停靠过的证据。除此以外甄雨村又吩咐拿出账册伺候,如果黄石要从登州府调拨钱粮的话,这些也都需要黄石用印,才能入账以备朝廷查询。
黄石在第一份文书上欣然用印以后,甄雨村一面郑重地把这份材料收好,一面笑着问道:“黄帅此行前往琉球,去靖海卫或是威海卫调拨钱粮岂不是更近。怎么拐到下官地登州府来了?”
靖海卫、威海卫都在山东半岛探出去的顶端上,而登州府则在渤海湾内,黄石拍手叹息道:“甄大人有所不知,我也想过去靖海、威海两卫补充粮食和淡水,怎奈此次大军出发,兵马十分众多,这两卫的储备根本就不可能够用啊,所以只好来登州府城求援。估计还要从商民手里购买一些才够。”
甄雨村闻言吃了一惊:“不知黄帅此次出兵。共有兵马几何?”
黄石伸出了两个手指晃了一晃,哀声叹气地说道:“马、步、水师。共有两万众,不知道登州的钱粮够不够啊?”
“嘶――”甄雨村听了立刻倒抽一口凉气,黄石出兵的规模大大超乎他的想象。他赶紧叫身边的师爷把帐册翻开,手指急促地在上面翻动起来:“黄帅稍安,容下官好好看看。”
过了一会儿甄雨村又轻声叹了口气,头也不抬地问道:“不知黄帅需要多少粮食?”
“两万马、步、水师,三十天所需。”
甄雨村闻言又是一惊:“怎么会需要这许多啊?”
“这些日子为了避风走了不少冤枉路,而且为了保船还丢弃了许多淡水、粮食,所以大军的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了。”
“原来如此。”甄雨村缓缓合上帐册,抬头抱歉地说道:“黄帅,府库连一半都没有,恐怕需要从周围各县和莱州府调拨了。”
“也罢,反正我地船队都被吹散了,我已经让他们陆陆续续地赶来登州府了,路上大概也要些时日,等福宁水师重新聚集起来,唔,怎么也要过上十来天了,甄大人二十天之内应该差不多有粮食了吧?”
甄雨村心算了一番,觉得时间还是有些紧张,就笑道:“下官尽力而为,不过黄帅最好也去一趟莱州府,到那里再调拨些粮食,不然恐怕会拖累了黄帅的行程。”
“如此就拜托甄大人了。”
“黄帅客气了,这也是下官本份。”
黄石出门前交给甄雨村一份仪金,内有白银五十两,甄雨村素知黄石大方,也就欣然笑纳。他客客气气地把黄石送出了衙门,同时吩咐衙役准备驿馆。
按照常理,农历十月刮台风的情况不太多。不过这外海上的天气变幻谁又能说清楚呢?舰队中除了黄石以及他的核心成员外,普通军官、战士都不清楚上层到底在做什么决策,他们都被告知前哨发现海上起风,所以整支舰队都要规避。
本来黄石有点担心贺定远大嘴巴会惹祸,不过这次贺定远也知道事情地严重性,无旨擅入别的军镇驻地,形同谋逆作乱,这个罪名一旦确认可是要掉一堆人头地。所以贺定远一再向黄石保证,他会把这个秘密一直带进棺材里去。、
对于参谋军官集团,黄石倒是比较放心,金求德管辖的地盘从来不给黄石捅篓子;贾明河地心思全用于巩固自己的选锋营山头,一向跟黄石跟得最紧,也绝不会给黄石找麻烦的;杨致远既是老兄弟,也是军法系的老大,泄露军事机密的罪名有多重。他最清楚了。
福宁镇的派系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建立起来了,在现有地体系内,贺定远是军校系的老大,金求德是参谋系地老大,赵慢熊看起来似乎地位很超然。其实和李云睿、鲍博文还有柳清扬这些他推荐给黄石的人都有联系。
最近两年来,李云睿他们哥儿三个似乎打算自成一系,要和赵慢熊划清界限,黄石也不太清楚这到底是赵慢熊的自保之策。还是他们三个人的自保之策。不过既然他们能明智地看清形势,黄石也就装聋作哑、难得糊涂,好像对发生的派系分化一点也没有察觉。
从黄石开始,福宁镇各山头都懂装不懂,施策似乎认为黄石的真实态度是鼓励派系分化,所以最近他也开始搞什么闽北水师派。这些人虽然明面上一个个都大大咧咧地,但就是直率如贺定远,也绝对不敢朝内卫系统和忠君爱国天主教里面渗透。起码他从来没有提过要由福宁镇教导司来训练内卫和那些牧师。
根据黄石的计划,福宁镇地水师会不断前来登州停靠。从参谋司地推演来看,后金对大明蓟镇的入侵已经迫在眉睫。黄石打算在这里找借口拖延些时日,一旦后金大举入关,黄石就可以立刻帅军增援京畿,击退皇太极地入侵部队并设法重创之。
同日,三屯营外
“启禀大帅,三屯营安然无恙。据报建奴已经逼近遵化。但遵化也还没有陷落。”
“真是好运气,竟然让我们赶上了。”赵率教听到这喜讯后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运气。袁崇焕收到后金军进犯蓟镇的命令后。立刻让赵率教火速出发,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要他务必在后金走完从喜峰口到三屯营的五十里路前,跑完这条二百六十里地路,抢在后金头里冲过即将闭合的封锁线,直接进入遵化城进行防守。
“建奴这次的行动真是慢啊,我本来以为赶不上了。”赵率教觉得自己比后金晚出发一天,距离又是敌军的五、六倍,所以一直担心自己会白跑一趟。但没有想到后金在四天里竟然连五十里的路都没有走完,明军眼看就能把后金敲开的防线重新合拢上了:“看来建奴是粮草不济了,所以才走得这么慢。”
三天三夜来,赵率教的四千家丁、亲兵人不卸甲,马不解鞍,一人三马地从山海关一路赶来,连马都跑死了一大半了,现在他们离目的地只有三十里了:“儿郎们,我们不用再体恤马力了,冲啊,冲进遵化城去!”
赵率教信心十足地带着亲军冲出三屯营官道,直奔遵化而去。虽然从敌军阵前横掠而过很危险,不过不体恤马力地话,三十里路也就是一眨眼就跑完了。等后金军探马回大营报告敌情,对方问明情况后再组织兵力出击,那怎么也来不及了,再说对方说不定还会再派探马核实一遍自己军队的人数和旗号呢。
初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在遵化和三屯营间遇伏,四千骑兵全军覆灭……
歼灭赵率教的军队后,后金军一反四天来按兵不动的态势,主力迅速西进。
初三凌晨,后金军抵达遵化城下,城内的内应立刻打开城门引后金军入城。明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
同时后金军还对三屯营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势,并在一个时辰内破城,封闭了后路侧翼的战线缺口,并随即向西发展,沿着赵率教地来路疾行而进,行动再也没有一点缓慢地样子。
初四,后金军两天两夜强行军西进一百里,攻陷迁安。兵锋威胁永平、抚宁。
这时袁崇焕已经率领二万关宁铁骑入关,他看也不看右翼正受到威胁地永平、抚宁一眼,取道昌黎、滦州,直奔宝坻、香河而去。
同日,京师。
崇祯紧急召见武英殿大学士张鹤鸣,破口后张鹤鸣一直劝皇帝稍安毋躁、谋定而动,而从二十八日到初二,连续四天后金军一直都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所以皇帝一颗吊起来地心也渐渐放平下来,京畿周围的勤王部队正在赶来,看来边墙缺口很快就能得到封闭。
但这两天形势却急转直下,蓟镇巡抚王元雅自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殁。遵化、三屯营尽数沦陷,喜峰口附近的局势迅速溃败。
张鹤鸣才一进屋,崇祯不等他老人家慢悠悠地跪下行礼就急忙喝道:“张老免礼!赐座。”
“谢――”
张鹤鸣的话刚开了个头,崇祯就急不可待地叫道:“张老。这形势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
陛见之前张鹤鸣就已经看了一些奏章,边墙附近地警报如雪花般飞来,到处都是要求增援的呼吁声,每一处的地方官都认为自己的管辖地会是后金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张鹤鸣开始捻胡子的时候,崇祯又焦急地叫了一声:“张老!”
“圣上,兵法有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所以老臣以为,当今之计,唯有以不变应万变,暂且静观其变啊。”
崇祯本来是站起来要听张鹤鸣说话的,听到这个答案后他就缓步走回了御座,慢慢坐下后又问道:“现在东虏犯边,袁督师有可能还没有入关,张老可愿意为朕分忧。暂且督师蓟镇?”
“这个……”张鹤鸣又捻须一番:“圣上。臣闻兵法有云……”
“武英殿大学士孙承宗到。”门外一个太监拖着长音喊了起来,不等这声音结束。一个气宇轩昂的红衣老者就大步入殿。
孙承宗走进殿内就利索地一个下拜:“吾皇万岁……”
“孙卿家平身!”崇祯急忙叫了一声,他也已经派人急忙去找孙承宗来。在崇祯地心目中,他认为孙承宗、张鹤鸣、袁崇焕三人中,以袁崇焕水平最高,张鹤鸣略逊一筹,但孙承宗的意见也能凑和着听听,毕竟孙承宗也曾督师辽东几年,也不算是全然愚昧无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孙承宗充耳不闻地低着头山呼万岁,结束后才又朗声说道:“谢圣上。”
孙承宗站起身来以后,崇祯又吩咐道:“赐孙大人座。”
“谢圣上!”孙承宗一抖袖口,挥舞着右拳如洪钟发声:“圣上!兵法有云: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这时小太监已经把板凳搬到了孙承宗背后,但他却顾不得坐下,直视着御座上的皇帝铿锵有力地说道:“建虏此番犯阙,则蓟门、三河、通州三地为其所必攻者也,吾欲守而必固,则须以重兵分驻蓟门、三河、通州,守建虏之所必攻,则京畿必无忧矣。”
崇祯低头沉吟了一会儿,然后抬头问张鹤鸣:“张老以为如何?”
“孙大人之言甚善。”
“嗯。”崇祯听完后又把头低下了,似乎在想些什么。
“圣上!”孙承宗以为崇祯还在犹豫是不是要全力坚守喜峰口到京师一线的官道,就又着急地喊了起来:“圣上,臣愿前往蓟门,督促蓟军和勤王军作战。”
“不然。”崇祯似乎已经打定了念头,他大声否决了孙承宗的提议:“孙大人若离开京师,谁可为朕赞画军务?”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五。孙承宗代帝调兵,名总兵尤世威急出兵向通州,沿河组织防线,兼派哨探向两翼展开,侦探从顺义到香河之间地各处渡口,并发动乡兵准备配合官兵戒严。
蓟辽总督刘策自打上任开始,袁崇焕就不许他染指蓟镇的军务,所以这七个月来刘策一直呆在保定不曾北上去过蓟镇。听说后金军从蓟镇入关后。刘策觉得那是他的防区,就急忙点起保定、新乐一带的军队,星夜赶往京师勤王。
孙承宗命令刘策立刻帅军赶往蓟门坚守、将功补过,同时分出兵力进驻三河,在通州防线前再组织起一道河流防线来。孙承宗还特别交代要派出侦骑搜索平谷到宝坻之间地渡口。同时孙承宗还交代说,如果蓟门没有失守,那刘策就应该带领主力去坚守蓟门。
刘策领命之后急忙东进,赶去蓟门、三河两地布防。等孙承宗部署好一切后,崇祯也出了口大气:“多亏了爱卿了,不负朕望。”
“为圣上分忧是臣的本份,不过排兵布阵实非臣之所长,臣也不清楚这样是不是便恰当了。”孙承宗神情严肃地又看了看地图。老老实实地对崇祯说道:“圣上,臣也不敢说一定就能守住或者不能守住蓟门,臣也不知道三河防线是不是保险,所以就多布置几条。这样虽然兵力有些分散,但想来防守还是会容易一些,而且连续三条防线,就算有个万一也不会措手不及。”
“嗯,那孙爱卿可知谁擅于用兵么?”
“圣上,臣保举马世龙。”
听到孙承宗提到这个人以后,崇祯脸上顿时有些不快。当年耀州之败马世龙可算是把孙承宗拖累苦了,还导致他为此丢官。孙承宗为保住马世龙的性命和官位不惜辞官不做。但马世龙在孙承宗倒台后立刻就改换门庭,跑去投奔魏忠贤了。
马世龙不但给魏忠贤行贿,还伙同其他的将领一起给魏忠贤立生祠,尤为可恶的是,马世龙见孙承宗似乎要倒霉了,就倒打了恩人一耙,把耀州等地的失败尽数推到了孙承宗头上,算是给魏忠贤送上了一份投名状。从而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天启意外地早逝。等到崇祯上台后马世龙立刻被解除了军职,着锦衣卫捉拿进京。扔到了诏狱里穷治他战败、贪污、行贿、立祠等罪名,最后判了一个斩监侯,现在正在监狱里等死,皇帝勾朱后马世龙就会被送上刑场斩首。
“孙大人怎么会保这种无德小人?”
“圣上,马世龙将门出身,没有受过圣人教化,士大夫投入阉党的尚且不计其数,又怎么好苛求他一个武将呢?”孙承宗顿了一顿,又苦口婆心地说道:“圣上,耀州一战实非马世龙之过,主要还是老臣无能,让军中有了分歧不和。马世龙乃是宁夏宿将,积功至都督同知,后来老臣亲自为他请了右都督和尚方宝剑,看中地也是他的才具而不是德行。”
“既然如此,朕就依孙卿家所言,让那马世龙出来戴罪立功吧。”
“老臣先代马世龙谢圣上恩典,他一定能为国出力的。”
在历史上,马世龙倒是再也没有让孙承宗失望,他出狱后很快就开始给孙承宗出谋划策,在重新稳固京畿态势中也出力不少。遵永战役结束后,孙承宗又保举马世龙回到甘肃去抵御蒙古入寇。在那里马世龙也屡立大功,曾一年而告三大捷,共斩首一千八百余具。数年后马世龙病死时,他已经积功为太子少保、左都督了,若孙承宗无此胸怀度量,马帅又岂能重振官声,安享天年呢?
十一月初五,崇祯诏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各处军队勤王。
此时在登州,福宁军的船队正在陆续到来,已经有一万陆战部队抵达,黄石借口补充物资,待在登州等待着直隶方面的消息。
“杨兄弟,你还在怀疑参谋司的推断么?”
私下里金求德又聊起这个问题,杨致远晒然道:“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打个赌如何?我赌袁崇焕会开关纵敌。”金求德笑了一下,杨致远和张再弟的赌约他也有所耳闻,金求德晃动着一根手指:“你要是真的不信,那敢不敢赌一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