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论战
(……抗战期间我们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之后,都会有人跳出来说可以和日本用和平方式终结战争;我明白人们在漫长的战争岁月对和平的渴望,但是事实上我们却一直打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才终结了战争;有些和平只能来到一方倒下才会出现,但当时很多人不明白……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说是到武汉参加最高级的军事会议,但是曹小民到了这里才两天就感觉到气氛完全不对了:那些声名显赫的儒将们基本上就是龟山蛇山鹦鹉洲的流连怀古,悍将们则到处串联喝酒整天醉醺醺的,至于其他人则更多是在走关系不知忙什么,军事会议的召开日期竟然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日本主动提出和谈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整个军中高层都处在一种非常暧昧的气氛中,别说准备下一场会战,很多人甚至认为不会有下一场会战!
郁闷啊!曹小民是绝不相信中日之间会停战的,虽然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损失和遭受到的惨败与原来时空相比增加了许多,不过曹小民自己都不会相信日军会因为这样就停止对中国的侵略。但是其他人呢?
气苦、骂娘都没用,曹小民两世成长都习惯了在一种周围全是压力的环境中抗争了,他决定在会议召开时间定下来之前尽力去做一些说服工作,就为了争取更多将领正视接下来的艰难。为此他专门找了一趟沈醉,拿到了一份积极主战的将领名单(因为后世的宣传,他至今无法搞清楚哪些将领是在态度上力主中日不会和解唯有一战的。)
吃一堑长一智,曹小民可不想自己这次的游说和将领集会被蒋介石看成是拉帮结派,他在做好了行动的准备后第一时间不是去找其他的将领而是去找蒋介石。
“烈侯一直认为就算抗战结束中国的内战也不可能停止,所以才有那一份和共产党搞宣传对抗的建议;总不成我们砸锅卖铁把日本人挡住了回头江山被别人占了……”曹小民到了蒋介石跟前,一句不提召开军事会议的事情,也不喊一声抗日。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是抗战的旗帜式人物,再喊那个不光是老调重弹还会惹蒋介石猜忌,和领导人说话得拐着弯!
“你呀……”蒋介石微笑着道:“就这么几天清闲也不肯休息一下,你背上的伤口得有一半还没收敛吧?”
“谢委座关心,烈侯背上的伤都由德国医生给做了缝合,崩不开的;就是现在开始好转每天痒得要命,又不能抓,比疼的时候还难受……”曹小民一边说一边还故意扭动了一下身子,好像要用背部蹭椅子似的。
蒋介石这一次的笑容终于不含其他元素了,他一边阻止曹小民一边道:“前天回来我就把你的提议反复看了几遍了,我在以前看你从苏北发回来的电报时就察觉,你的洞察力比一般的将领高明不是一点点,宝高会战大捷殊非幸致!这次你能在这个时候就担心起抗战胜利后的事情来,高瞻远瞩啊!”
曹小民心里又是一阵暗颤:抗战胜利?难道蒋介石自己也认为中日一战能够通过这次的秘密谈判解决?还有,那高瞻远瞩四字,岂是用在普通人身上的……
这个时候太谦虚就显示自己处处小心,直接受落又显得自己有野心……曹小民发现那句古语“伴君如伴虎”其实还不足以形容实情,真的伴君,那是步步惊心啊!
“这个……烈侯只是觉得,接下来共产党一定会抓住可能出现和平的时机拼命宣传抗战,万一我们和日本人谈成了就是卖国,万一没谈成就说我们只想谈判消极抗日……”曹小民赶紧不动声色把话题回到正事上:“在苏北,烈侯曾经担心民生疾苦几乎中了日本人圈套和南京伪政权谈判;那一次还是委员长看得透,轻轻一让保全了烈侯的名声;我怕这次日本人也是故技重施,只是目标更高,直接对着委员长呢……”
蒋介石一愣,他本来就有这方面担心,现在曹小民又提出来,确实让他左右为难,他是真想结束中日战事了。
“烈侯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呢?”蒋介石估计曹小民早就有自己的看法了,就和他在苏北时一样,每次得出结论他也会做好相关计划准备,干脆他就让曹小民自己说出来。
“烈侯以为,目前和日本谈判是不会有结果的,日本人愿意结束战事但是一定要体面地、获得巨大利益地结束,所以他们这次谈判应该是要试探我们的底线而不急于达成协议。他们在现阶段提出谈判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摸清楚我们的态度,另一个是在我们分心于谈判的时候全力调集部队,在可以进攻的时候马上谈崩发动进攻!日本人其实这次输得心有不甘,他们一定在扼腕痛惜,毕竟在黄河缺堤之前,他们以一比四的兵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主动权……”曹小民一边代入日本人的角度分析着一边暗中观察蒋介石的反应,他发现蒋介石脸上的忧色非常凝重,很显然曹小民说的那些推断正是他所最担心的。曹小民心里更加担心:蒋介石的反应说明了他并不是看不穿而是想把成败寄托于侥幸!是连场血战、半壁江山沦陷的巨大压力让他不胜负荷吗?如果是这样,以后的抗战会更难打了……
蒋介石凝神思考了片刻,猛然发现曹小民已经没在继续说下去,连忙示意他继续:“那么烈侯觉得目前我们该如何安排?如何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布局?”
“武汉一定是日本人下一个必取的地方,我暂时把这个作战构思定名为‘武汉会战’构思吧。”曹小民看蒋介石并没有打断自己,明白其实在蒋介石心中也是认同自己看法的,日军至少会打到攻下武汉才会真正谈判,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些,说话也大胆了些:“我反思南京保卫战以及徐州会战等多次交锋,加上这次从郑州到武汉途中所见,我们的部队不能和日军在平原上打运动战,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守武汉,我们要守武汉而不守于武汉;守武汉的战略目的也不定在守住而在于利用这一会战消耗敌人。我们只要在武汉外围设防,并且各战区都要做好预设歼敌战场设定,争取在每一个方向上都能打出一场局部歼灭战;我军各部都只有一战之力而不能连续恶战,那就让他们取胜后转进,必要时大踏步让出武汉!”
曹小民的想法基本和法肯豪森相似,这让蒋介石马上就认同了;但是法肯豪森却没那么大野心,想在各个方向上都歼灭一部日军;这让蒋介石不禁对曹小民颇为赞赏:至少在勇气上曹小民确实比身边一群患得患失的参谋官们要强得多。
“我们在抗战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有足够的预备力量,能够保证我们的统治区不被共产党蚕食,所以我们在武汉会战开始之初,也还是要进行不少的后撤战法,一方面保证不过早和日军主力决战,同时把各方向上的日军都设法引诱进预设战场。在此之前我们在物资运输和部队调遣方面就要准备好,大量的作战物资要事先运到预设战场准备而不是最前线,这样我军故意丢盔弃甲撤下来的部队就能马上得到补充,同时日军在查点我们被炸毁装备的时候也一定会认为我军已经失去了再战能力而冒进;我们才更有把握把敌人诱进伏击圈,我们的部队才能用两条腿跑到预设战场……这些是我在分析郑州会战时才想明白的,各部预设好接应地点和人员补充、物资储备才是这次郑州会战大获全胜的秘诀而不是黄河水!”曹小民的丢盔弃甲战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转进部队都带着大量重装备无法在速度上跟上日军的调动,那么干脆就把重装备提前至于预设战场,让佯败的部队快速到达使用;当然这样做也有风险,就是前线初战的部队装备明显不足,可能在初战失利后失去战意甚至溃散。不过除此之外曹小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能够让部队在平原上和日军的汽车火车赛跑了。为了让蒋介石赞同自己的看法,他已经巧妙把郑州会战经验拉进去了,他很清楚郑州会战的各部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都是蒋介石亲自督促预先把人力物力集中到黄泛区附近的原因,自己这样一借鉴也算是狠狠捧了一回臭脚了。
“那么如果日军不进入预设战场呢?各后退部队如何应变?”蒋介石的表情已经说明他的心思确实投入到作战计划了。
和一个元首谈话是多么的艰难啊!既要顾忌不能过于表现自己还要不能和元首有相左意见,要那么小心地应对着揣摩着对方。曹小民心中庆幸他终于把蒋介石绕进了自己的思路,终于让蒋介石认可了必须全力备战;他开始和盘托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