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看书网^》~一百八十六节日本军部的内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在东方逍遥事外,大发横财,黄金储备大大丰富,增加了七倍达到数十亿日元,外债从负的二十亿到正的近三十亿。但是日本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结构离奇,在没有完成大规模工业化的时候就在整府的促进下完成了财阀垄断化,结果是经济活力不够,工业技术老旧又不肯更新,很快战后在列强国经济恢复过程中,它就失掉了大部分市场,经济危机接踵而至。
1929前后对比,在工业方面,日本国内原材料下跌21.6%,生产资料下跌29.3%,消费资料下跌16.7%,直接导致他们的工业产值萎缩了三分之一。在金融方面,股票市值也萎缩了三成以上,同时黄金大量外流1930年外流27552万日元,1931年外流43310万日元。全国普通银行774家之中,有58家被迫停业。许多中小资本被兼并或削弱,1930年至1931年减削资本总额达73000万日元,被解散公司资金达104000万日元。大量工人失业,工资指数急剧下降,而一些大公司垄断组织资金膨胀,卡特尔和托拉斯进一步发展。
工业金融业同时加重的危机,使得日本出现大量失业人员,社会问题严重动荡不安,1928年,工人斗争总数为1021起,参加人数1.2万人,1930年为2289起,参加人数19.2万人。佃农斗争1928年发生1866起,1930年达2478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加上几次大地震,更让日本国内民生凋敝,民情激愤。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英国人是紧缩财政加紧剥削殖民地,法国人是自行改革金融业同时勒索德国的战争赔款,美国人会选择新政,意大利和德国选择法黑斯,而日本人则选择转嫁危机。
打着转嫁危机的目标,日本一战后各种军国主义、法黑斯主义的团体纷纷成立。要求改组国家政权,实施国家的军国主义改造,之后往西往北侵略中国和苏联。其最早的鼻祖人物叫做北一辉,他不但组建了日本第一个法黑斯团体犹存社,还编写了一本叫做《日本改造法案大纲》,这大纲就是日本法黑斯的指导思想。北一辉的犹存社之后,先后成立了,什么樱会了,木耀会了,一夕会了之类大大小小数十个法黑斯团体。
在这些团体中,北一辉是鼻祖是先驱是教主,这毫无争议,那么后辈中的永田铁山就绝对算是后起之秀了。北一辉发表大纲几年后,作为日本派往德国的驻外军官,永田铁山就跟另外几个青年军官冈村宁次、小佃敏四郎、东条英机等人发誓要改组日本,实现日本的总动员机制,然后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回国后立即成立了二叶会组织,成员主要是同期或者先后期的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
永田铁山的才能是有的,刚从陆大毕业后,他就主导制定了陆军教育令,一下子出类拔萃,被人所知。一战时期,他由于精通德语,先后数次被派往欧洲,他仔细的考察了欧洲在战时的动员机制,回国后向陆军部提交了一份国家总动员意见书,受到了高层的好评。因为能力加上机缘,永田铁山的仕途一帆风顺,可是这家伙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分子。在一战中,美国由于参战的原因,禁止了向日本的钢铁出口,这让永田看到日本的脆弱。于是立志建立日本的战争储备,并且开始对满洲的垂涎,正是因为他的原因日本才能发动九一八。
去年永田出任了日本的军务局局长,正式成为了日军内部的高层之一,同时以他为核心,各派法黑斯势力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叫做统制派的派系,原因是永田一直在为建立日本的举国总动员体制而努力,这种体制在日本叫做统制。而另一些势力则组成了一个叫做皇道派的法黑斯团体,但是两个团体的共同理想就是侵华,所以九一八没有他们的支持是发生不了的。
但是恰恰是这次九一八事件,发展到现在让两派发生了大的分歧。
战争一开始,永田等人是坚决支持的,皇道派自然也很支持,两派联合压制了军部中的温和派,导致了九一八步步扩大。但皇道派的人一般比较死板,强调誓死效忠天皇,强调精神的力量。而统制派的团体由于有大量的留洋人员,还是比较有视野的。当东北局势发展到了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尤其是苏联也已经出兵后,两派意见不可调和了。
皇道派要求立刻进行举国动员,同时向苏联和中国发动全面的战争,以宣扬日军的威严,发扬日军的荣誉传统。他们认为只要精神到位,日本可以战胜任何敌人。极力鼓吹,一鼓作气打败苏联和中**阀,彻底占领东北,继而进兵塞北地区。皇道派有一个理论,是他们的领袖荒木贞夫提出来的,他认为日本要攻占中国的满蒙等所谓的日本利益线,必然引起苏联人的干涉,所以他向来主张,攻占满蒙后,立刻北进先发制人的打败苏联。这就是日本人的逻辑,也是日本北进计划的源头。此时的事态发展岂不是真的如他们的预料吗,苏联人干涉东北事务了,那么还等什么,既如此果断的打啊。
但是永田铁山则派认为,此时日本的全国动员机制还没有完全,战争潜力还不能完全调动起来,工业也没有转产军工,因此尽管十分的渴望发动战争,但是却坚持反对立即发动,尤其是只能选择一个目标来作为战争对象。而到现在为止,日本人依然把苏联作为第一假想敌,至于中国他们认为只要打败了苏联,中国不在话下,因此永田认为应该先跟中国将和,然后在默默继续力量一举打败苏联,接着就可以独霸中国了。
两派在这件事上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分歧,但是此时皇道派是占优势的,陆军中大多数实权部门都在他们的掌控下。但是这个派系的眼光不怎么样,也可以理解,不顾一切的人往往就是这样的,他们向来十分排外想方设法的排除异己,当了教育总监的荒木贞夫利用自己的职权不停安插自己人,只要是本派的,哪怕能力不行也会步步高升,而其他派系的,即使是很有才能,也不得重用。这引起了聚拢在永田身边相当多青年军官的不满,而且也引起了皇室的猜疑,以这次九一八事变为引子,永田等人发动了对皇道派的攻势。
先是得到了皇室的支持,然后广发舆论宣扬战争成本太高,又宣扬皇道派独裁国政,希图不轨。事情发展到此还只是普通的派系争斗,永田等人的手段虽然卑鄙,但是也算文明。可是皇道派那群疯子就受不了了,他们玩不转这种阴谋诡计,尤其是皇室的态度让他们心寒,但心里却不敢怪罪天皇,只认为是永田等人麻痹了皇室,加上永田派开始跟军部中的温和派有联手的迹象,皇道派感到自己有被孤立的危机,于是他们决定从**上消灭这些人。
终于通过自己掌握的一些年轻激进军人发动了针对永田派的刺杀行动,在一次二叶会的聚会上,永田铁山被杀身亡,同时跟他一起的同时被杀。这件事发生在1931年11月2日,被称作112事变。此事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多方势力因为东北问题胶着的时候。
当日本内斗事情传到塞北后,高级军官参谋们再次开始讨论。大家都知道皇道派是最最死硬的日本势力,而且十分盲目非常激进,因此开始大家都很担忧,开始更加紧密的跟苏联人靠近,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更大规模战争。同时也开始了向其他方向的求助,赵书礼立刻联系了摩根财团,要他们加紧运作答应帮忙发行的债券事宜。接着开始更积极的联络国内各派势力,弄不好提前开战了,那么就要提前统一战线啊。
这次总算是得到了张学良的回应,他派人亲自到塞北解释了东北最近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情,说是自己病了,一时间难以处理事务,都是手下的万福麟在处理,所以发生了一些误会。至于真实事情是不是这样,此时赵书礼心中也已经清楚了。
东北军并不是铁板一块,赵书礼在这里还是有些眼线的,几日后终于通过一个参谋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东北军果然是跟日本有勾结的,但是不是赵书礼想的那样,还达不到日本跟东北军联合起来攻击塞北军的程度,要是真的那样,恐怕张学良这个人就永远要被打入历史的耻辱柱了。在塞北军联合了苏联后,日本觉得自己占领东北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认为与其让东北落入苏联和向来强硬的塞北军手里,还不如让东北军继续在这里存在下去。于是日本人找上了张学良,表示东北事变完全是一场误会,向张学良发出了和平的倡议,表示可以支持他们再次重掌东北。
张学良自然很愿意,他甚至答应了日本,如果他重掌东北,那么不会对日本以前在东北取得的利益有任何改动,并且也同意了日本提出的赔偿这次事变中日方损失的要求,答应给予日本五亿美元的赔偿,分期十五年付清。又在日本人的要求下释放了一定的诚意,比如允许已经陷入危机中的日本在沈阳部队悄悄从他们的阵地撤往大连。但是这一切张学良却不敢声张,因此才造成了东北军跟日军有默契的情景,引起了一些列的误会事情。
当永田被刺杀后,张学良恐慌了,以前来找他的就是永田派势力,此时随着永田的被杀,那么皇道派如果一家独大,东北军和平重掌东北的希望恐怕就不可能实现了,东北必然要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事。在这场战事中,日军要同时跟苏联人和塞北军开战,目的是要彻底吞并东北,到时候东北军要是无所作为,那么注定要失去东北了,可要是独立参加却又没有实力。于是他只能选择跟塞北军继续联合,那么辟谣就成了必要的了。
张学良心里明白塞北军已经对东北军产生了猜疑,但是前些日子无法解释,解释了估计也没人相信,而且他也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死日本人能下定决心帮助自己,那么他不惜拼着东北军元气大伤,跟日本一起把塞北军势力和苏联人驱逐出东北,他始终认为打赢了日俄战争的日本实力比之新成立的这个红色苏联要强大。但是随着日本内部发生洗牌,他没办法了,此时如果不跟塞北站在一起,那么日本人继续扩大事端后,他恐怕要面临着,日本、苏联和塞北军的三方打击,他没能力单独抵抗这三方势力,为求生存只能硬着头皮来解释了。
让张学良颇感安慰的是,赵书礼接受了他们的解释,希望更进一步的合作,来应付日本人可能发动的新一轮攻势。并且赵书礼还派人送回了自己的妻儿,这算是取信了吧。东北军和塞北军释疑后,在东北再次合作,但是两军都没有进一步对日本军队进行新的打击。此时日军主要集中在辽东地区,也就是哈大线以东的靠近朝鲜的辽宁地区,以朝鲜为依托占领着安东凤城连山关等地,以旅顺大连为依托占领着海城以南地区。
这两地的聚合点正是沈阳,于是塞北军和东北军联合起来,在沈阳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同时在辽阳和鞍山也进行积极备战,打算随时应对日本从大连和朝鲜两个方向的攻击。但是赵书礼此时要求苏军南下,让他们往长春沈阳驻扎的请求,斯大林没有同意,他也不是傻子,他也不想跟日军开战,说白了现在在东北的三万苏军不过是个样子,是一个态度的表示。表示苏联人不愿意日本在这里扩大势力到苏联边境,给日本人一个威慑就好,至于打仗神马的,斯大林也觉得不到时候。
~《^138看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