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综合小说 > 幻之盛唐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名门之后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名门之后(1 / 1)

第一百二十一章名门之后

兴致起来,又让工匠领看了其他的成品。【文字首发138看书网】当然我在军器监也不是都没有收获,虽然老子不是工业专家枪炮这些火器暂时没有指望,但至少改进了一些兵器。

比如新法锻造中的军刀。要比原来用横刀的样式更狭长细直,握手却是更沉重一些。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刀剑这种最普遍的兵器,从样式到制造一直随着时代发展而演变,至今唐刀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

但是由当时的技术所决定的,早期的刀,缺乏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就只能通过加阔刀身刀背和分量来弥补,特别马背上反复激烈冲撞抗击的需要。如若刀窄了,长期使用容易折断,如果太薄,则连续砍斩后也容易反卷变形,这也就是为什么宽刃厚背的大刀片,能够长期流行于古代的历史战争中。直到近代的钢铁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了,硬度和韧'性'都与日俱增,军刀才变日益狭小轻便。而这些各式标号的样刀,便是新的锻治法的产物,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冶炼技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产量化和廉价化。

还有正在改良中的陌刀,这种历史上号称“墙撸成林,当者粉碎”的长段兼用的兵器,相当的犀利,可惜打造不易,又成本居高,其长度和分量,都对士兵的臂力和技巧,也有相对的要求,因此只有部分边军和一些精锐部队,才有装备,以至于倒了宋朝已经失传了。我改良工艺,降低成本,做到普及化的打算。

又如,渗碳处理黝黑的一把短刃,与寻常匕首不同,刀背上做成锐利的缺槽和锯齿等形状,可以做锯撬剪钳之用的。手柄亦是铁皮中空的,可以藏一些零碎事物。

空阔的校验场中,不时可以看见沿墙一些老军'摸'样的,大汗淋漓斩刺劈击各种材料做成人马排盾等模型,轮番上阵,达到一定次数后,才有有人叫停,验看武器,做出评估,却是在做武器实用'性',以及类似人体工程学的手感、技法等适应'性'的测试。

另一端,间连不断的呼啸和穿刺声,

整个军器改良计划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弓弩。

所谓南军不善马而强于弩,此时的弩造技术发展相当成熟,作为步'射'的专用武器,上面甚至刻有根据抛物线计算'射'程的标尺“望山”,据说最远的神力弩可达千余步换算现代大概四五百米,我记的现代各国陆军标准配备的枪族系列的有效杀伤距离大概也就五百米。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不过在古代的条件下,这东西一超过一定的距离就没有准度和精度可言了。

作为一个重要的弩产地,原剑南行营下的成都军器署和武库里的弩类不可谓不繁多。从单手掌发三寸毫发弩到可以放在轮驾上二马拖拉五弦四托的巨型床弩一应俱全。

在这里。我直到真正见了元戎弩的实物,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会消失在历史中,问题出在弦线上,就好象把发'射'一只箭的弹'射'力,分给十只,必然变的绵软无力,通常的材料又有一个张力极限,如果通过加粗加长增加力度,就变成不利携带的巨大化了,因此历代不是没有人尝试尝试重现这种犀利的兵器,但过多种材料,都无法达到要求,不得不承认失败。

伴随时间推移,弩身保留下来,但是弦线就不复存在了,无法考证当时逐个用的是什么材料的弦线,才能达到十矢齐发的张力强度的要求。但是抽丝铁线的应用似乎可以缓解了这个问题。

造弓需要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并且各种材料的产地和取材时间十分讲究。一把好弓,造成后还要慢慢驯上数月,才能实战时不出现偏差。如果能自制弹'性'的钢材,装备一支弩兵部队就不是梦想。

虽然没有练制弹簧钢的技术,因此那些工匠创造'性'的,用生熟夹铁混合的炒钢法改良而来的软钢,虽然硬度不行,但极有弹'性'和韧'性'的,和拔丝的铁线组合在一起,就是绝好的强弩材料。

不过全金属的弓弩太浪费了而且也沉重了些,除了臂和弦,大部分非受力的部件依旧可以用才同的普通材料解决,通过这些标准化的零件,倒也整治出一些实验'性'的新品。

我吸取了后世宋朝的踏张弩、蹴张已以及号称“骑士克星”十字弩的特'色',改良成的比普通弩还轻便的复合弩,而且上弦所需的巨力,由一根手拉杆杠可以迅速完成。

由于大部分采用统一规格的零件,便于生产和维修,采取金属条片的臂弯和扁铁丝弦机,短小轻便的复合弩加上滑轮组和绞弦轴,就可以用较少的力量,发出比最大号的弓还要强劲的箭石,不过还是那个老'毛'病,超过一定的距离就没有任何命中率可言了。

还有枪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刻度标尺象枪一样瞄准,强弩的加强版,原来的凹箭槽也给换成了箭管,便于发'射'其他短矢、长钉等不同规格的事物,由于通过尾羽来固定箭只,倒有点象土著的吹箭了,在250步内好象还没有铠甲可以不被它穿透。就是再加上一层盾也没用。

由于对材料的强度和工艺要求很高,虽然箭矢还是弩身构件都是冲压成型,达到统一的规格,但还是成本不菲,贵的不象话,打算除了优先配给我的亲军外,还有些连同训练过的使用者派给关中游击军,用做伏击战中阻杀敌军的头目。

配给游击军还有一种数量更少,称为暗杀弩的特制超短手弩,可以折叠起来体积更不起眼,可以掩在宽大的袖据里,用于近距离袭杀很有效。

(这东西似乎也是女'性'防身的利器。样品出来后,我特意给我家那小丫头配了一个玩耍,结果我那坊附近的阿猫阿狗,还许多民家养的猪羊鸡鸭的动物们,就惨遭天降横祸无妄之灾了)。

还有一种速'射'版的快机弩,原形来自先秦的弩机,其设计在历史中一度失传,在现代已经得到重现,并在网络上热传过。采用了推退进压的贮箭匣和两寸长的超短无尾螺旋纹箭,手拨杠杆快速击发,'射'程只有150步,但是胜在击发速度够快,据说一个熟练使用老军可以在杆干绞轮等工具辅助下,一分钟内连发出三四十矢,足够在五十步到七十步内将任何一个人变成刺猬。

但成本也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且这种对手的强度和臂力有相当的要求,只配备给了特殊'性'质的虞侯军和值殿班军,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可能出现的身怀绝技本事高绝,可能有任何不良意图,或试图抗拒的江湖人物。

连带的箭头,也发展了好些的规格,即有螺旋尖的破甲箭,也有双倒钩咬肉的狼牙箭,既有三菱刃的破血箭,也有。

剩下的,就是致力与床弩的小型化与轻简化。这一切有了坚韧的钢制支架后就比较简单了,用绞盘、导轨的大型连'射'弩机,弩车。统一通用构件,分成几大部,用马背就可以运载,拆装迅速的野战床弩,用于发'射'密集箭只压制。还有利用回旋力量发'射'飞石的旋风炮也鼓捣了出来,来自后世西夏军队的创举,比较适合轻装马驮的山地部队用。加上骑步搭配的手弩。我是有心整出了一支另类的全弩化的实验部队。

新装备还有个调试校正的运用和适应的过程。

关中游击军正在进行的,小规模高强度的频繁游击战,最适合进行这种武器实验的,特别是便于派遣小队,及时残品回收和使用记录收集。

我正在混在那些匠人中,看热闹看的起劲,又进来一群人,却是营造的主事们得了消息,前来拜见,领头的这几位一身天青、宝蓝'色'的杂绫袍,却都是有官品在身的,各自有来历的。

最年长的的叫做梁辰恭,当初不明里就,又弄错了年龄,拿了投帖来拜会我这个八百年前是一家的本家,差点闹出笑话来。

他父亲就是梁令瓒,官至率府兵曹参军,也是古时著名的科学家,虽然因为阿附过权'奸'李林甫而为人所不齿,但在科学上的造诣,却是影响深远的。曾设计制造的黄道游仪(古代浑仪中一种,用于测量天体的坐标位置),。用它测量28宿距天球极北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比欧洲要早约1000年,解决了古人“无由测候”的矛盾。

并与著名的僧一行合作设计制造了水力运转的浑象(类似于现代的天球仪),其上还附有自动报时的机械装置,被称为开元水运浑天俯视图。是中国最早的天文钟。同时还是个名画家,擅画人物,亦善书法。笔法圆劲秀丽。画颇似吴道子。著有《五星及十八宿神形图》流传下来。

他继承了家传所学,却仕途不畅,只在在钦天正里混了个闲职。干脆醉心于天文地理之说,专长营造、勘验这些杂学。这工场里的水力机关,便是他一手主持建造的。而我知道的那些皮'毛'机械学原理,运用中所出现的谬误和疏漏、偏差,也是他逐步实验补正的。

另一位清俊许多的,是南宫尧博,亦出名门,其父南宫说曾任前太史丞,与梁令瓒、僧一行同时代的博学之士。当时朝廷组织天文大地测量,以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组观测最有成就,后来经僧一行归算,得到了子午线一度的长,这是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

不过,后来因为卷入开元二十一年,太史监官员瞿昙□、陈玄景等攻击僧一行的《大衍(历)》写(抄袭)《九执历》的学术风波中,被牵连判罪。是以南宫尧博,莫不以洗父耻为己任。

还有一位,则是前太史令李仙宗儿子李朝希,这位的来头更大,其曾祖父李淳风为开国第一太史令,专司天文历算之职。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改造“浑天仪”、集注《算经十书》、著天文星象巨作《乙已占》及民间流传甚广的经世预言书《推背图》。与另一专司全国地理勘舆之职,官至火山令的名人袁天罡,并称作为大唐一代的天文、术数和风水学宗师,其后祖父李谚、父亲李仙宗,世代都是皇家的太史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名的科学家世。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天文学家一样,兼通风水地理、数学、工程、玄学等方面的知识。

他和南宫都在少府挂过职的,得到征召诸寺监老人旧属消息后,就主动上门投奔了。

最后一位满脸淳厚的叫张渡,出身并不显赫,甚至是个还俗的前沙弥。属于寺院收养的弃婴,不知道父母是谁。

但他的老师却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僧一行,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高僧。僧一行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为贞观名臣张公谨的曾孙。自幼聪敏,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人比之为孔子高徒颜回。

后来武则天侄武三思慕名请与结交,遂隐入嵩山,削发为僧,师事禅宗北派大师普寂,法名一行。先后到剡州天台山、荆州当阳山学习佛教经律和天文。于开元五年(717)为唐玄宗李隆基礼迎回长安,向他征询治国之道。开元八年,天竺僧金刚智至长安传授密宗。一行从金刚智灌顶受法,此后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代领袖。

(中国密宗唐密的建立者,一般推为“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但是他们的弟子一行和惠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密宗所依经典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一行所撰的《大日经疏》则是该宗思想的代表,西藏藏密和日本的东密,都来自唐密)

僧一行最大的成就,就是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测算制定了著名的《大衍历》,提出了自变数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吸收印度传入的正弦函数,并用于编制天文数表;提出了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公式等等

(这也十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带特点,唐代的科学家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天文领域,而且宗教背景和神秘'色'彩很浓,所谓演算历法,沟通天地,做出一些谏言和预测。由星象学推出天运,命数之类的,甚至是天灾**的因由)。

僧一行圆寂前虽然有许多门徒,但是有兴趣传承他机巧之学的,便只有这位,因此他的张姓就来自老师俗家的姓氏,起名意为“张世广渡”的意思。

【文字首发138看书网】

最新小说: 无上至尊,从斩妖除魔开始 携崽死遁,疯批权臣跪求当爹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穿书后,我和闺蜜玩坏男主! 替嫁后,我成了九零首富少奶奶 1秒1血脉,觉醒荒古圣体我独断万古 真千金被赶出府,摄政王宠翻了 浅藏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