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综合小说 > 回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惑

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惑(1 / 1)

大家都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朱棣对于能回到北平的想法已经看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如何利用骨肉之情来保障自己的生活,成了当务之急,而他在驸马都尉梅殷的保护下,什么事情也不要想做,只要借助徐增寿等人的力量行事,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他自己也不知道。

而朱允炆借机收复了李芳果,从中得到了燕王此次来有峙无恐,朝中有强援的消息后,经过自己的历史印象和情报处的消息总结,徐增寿、李景隆等等人都纳入了视线,偏偏对于安庆公主的欧阳伦有些没有在意,不过鉴于众人的忠心,再则自己不会再犯历史中的错误,怎么也不会放燕王回去,在这些基础上也是充满了自信心。

但是,随着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的那一天,周王朱橚进入京师的那一刻起,宫中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周王到了京师,就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但不笨,而且十分聪明的他一下子就想出了原委,心里不由忧郁,进入京师,还未回王府歇息,就直接叩门要见父皇,朱元璋不见,于是周王朱橚在乾清宫们前长跪不起,一定要觐见父皇。

此时,朱允炆正在乾清宫内,与老朱商议洪武大典的作序之事,方孝孺、解缙也被恩准进入皇帝寝宫之内,这已经是很大的殊荣,所以就算是皇帝赐座,也只敢用半边屁股勉强挨了半点。正在尴尬中进言,忽闻周王长跪请见,更是如坐针毡。

方孝孺和解缙连声请辞,但是皆为不准,朱元璋仿佛是铁石心肠一下,连头也未抬一下,最后内侍也不敢通传。朱允炆不知道老朱到底是如何想法,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召见周王进京,据他的各种情报显示。周王好像很不得老朱喜欢一样,但却不明白原因。

周王朱橚于洪武三年被封为吴王。驻守凤阳。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到开封就藩,到了开封以后。朱橚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做了一些有益于生产发展的事。然而却在洪武二十三年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被流放到云南蒙化。还是世子朱有炖那时颇得朱元璋赏识,在其的苦苦哀求下,方返回封国。

而这次依旧是莫名其妙,朱允炆有些纳闷,周王怎么就那么倒霉呢?本来吴王当的好好的,就藩中都,多大的恩宠,却被突然改封到开封府。那里虽然是宋时的国都。但是经过辽、金和蒙元的先后摧残,可以说在大明收复后,是民情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致力于发展农业,恢复经济之后,又被莫名其妙的流放云南。

按照道理。朱元璋不会做一些无的放矢的事情。那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兄弟?为的是周王是冯胜的女婿?这多种身份下,已经使朱允炆失去了正确判断的能力。

周王求见无果。是因为朱元璋最后还是让皇太孙处理此事,朱允炆走到宫门钱劝叔王回转。等候皇上的召见。

朱橚只是默然不语,最后说道:“臣行为虽然有些欠恭,然而,虽有无礼之处,却决无不轨之心。望殿下转告父皇,万勿因外人挑唆言语,而伤我等父子之情!”

“迁封流放,皆是臣罪有应得。”周王继续跪着痛哭,泪流满面:“但是此次为何,父皇如不能告知,孤王愿跪死殿前……。”

“叔王请起,俟侄儿禀明皇上,查明实情,立即放叔王归国。”朱允炆陪泪道。

他也不想如此做作,但是看见周王如此伤心,宫中上下不少人在远处围观,不得不做出一种姿态。

不管如何劝说,也不管如何承诺,朱允炆费了近半个时辰,才将周王送走,天色已晚,再去乾清宫,方孝孺和解缙等人已经离去,只有朱元璋自己在那里站在窗前,望着黑的天,乌的云。

“走了?”

“孙儿劝叔王回去了。”朱允炆恭敬的回答道,他感觉的朱元璋是在等自己。

“桌上的东西,稍后你带走罢!”说这话,朱元璋回转身子,紧盯着案上的一个锦盒,目光中竟有不舍的意味。

这才发现那锦盒已经打开,里面整齐的放着不知多少块金牌,和一个印玺。马上就想到是什么,朱允炆的心剧烈的跳动起来。

“这里面就是可调动我大明三百九十四个卫所,两百余万大军的兵符和印玺。至于该怎么用,你可以去征询一下齐泰,因为那是朕留给你的兵部尚书,而兵符的更替,也是由他负责,相信会比我说的清楚……。”

朱元璋说着,又扫了一眼锦盒,便转过身去,连看也不再看了。

“皇祖父德高望重,大明天下正蒸蒸日上,孙儿不敢当此重任,还请皇祖父亲自保管为盼!!”朱允炆暗自鄙视了自己一下,明明是想的不得了,但是即将到手的时候,还是要继续虚伪。就如同刚才对待周王朱橚一般。

不过也惊讶于大明的军队人数,二百万大军,也不是朱允炆没有去了解,他经常让懂兵事的齐泰等人为他讲解大明军队的构成,基本上有个了解,但是没有仔细算过,今天猛的听到这个数字,心内不由盘算了一下。

大明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卫所制度,卫所分内卫和外卫,外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御外侵、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平叛、集结征伐,外卫的管理机构叫都司使司,按地域划分都司使司二十三个,所辖卫所三百四十七个,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直辖于兵部。内卫分禁军和亲军都护府,其中禁军共设卫三十五个,主要负责京师的守备;亲军都护府统辖皇帝的亲兵,共设十二个卫,主要负责皇宫的守卫、皇帝的护驾等项事宜。亲军都护府由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大臣统辖,不受兵部领导。

这三百九十四个卫所中,除了亲军都护府所辖的十二个卫中锦衣卫下辖十七个所约两万人之外。还有六十五个是守御千户所是独立设置不受卫的约束,这样算算,通常情况一卫统辖五个所,兵员五千六百人;那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一个百户所兵员一百一十二人,这样算下来,基本上也符合朱元璋所说的二百余万大军。

不禁暗自乍舌。朱允炆记得去年是户部报上来的大明人口,不过六千两百余万人。等于是三十个百姓就要养一个兵,要不是朱元璋采取了军屯的办法以军养军,要求各卫所都要从事屯种。规定。边疆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对于大明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朱允炆正在那里一点一点的盘算。朱元璋看着孙儿的脸上风云变幻,心中可气又是可笑,沉声道:“大明始终是朱家的大明,这一点孙儿你要切记,朕这交付的,不仅仅是兵符玺书,而是我朱家大明的万里江山。”

“孙儿惶恐,不知道皇祖父为何要现在交与孙儿?”

“这恐怕是孙儿你心里最大的疑问吧?”朱元璋此时有了一丝笑意。问道:“也许孙儿正在想。朕是为什么在新年之际将这些交付与你,正如橚儿此时在想,到底他犯了什么错误,朕要将他召入京师,却又不闻不问?”

“愿听皇祖父教诲?”

“朕已经没有什么教诲了!”朱元璋突然说道:“其实那一天孙儿你带侍卫入宫要求保护燕王的时候,朕已经决定将这些交与你了。”

从紫禁城外吹来一阵冷风。站在窗前的朱元璋打了一个寒噤,朱允炆看见了。因左右的随侍太监被朱元璋遣走。连忙从旁边衣架上取下一件大氅,走到皇帝的身边。轻轻的披在老朱的肩上。

“那时,朕才发觉世事总是那么奇妙,当初没有孙儿你在江南做的那些荒唐事,朕也就不会时常敲打,立你为储君这几年的期间,却又不让你插手军务。”

“当年,朕遣太孙往江南,名誉是为送吴王就藩,实则是为借你仁厚之名,收两浙之地民心,可是孙儿在苏州其间,不但不问于农事,反而受那些富户蛊惑,大兴商贾,意欲解开海禁,说一句实话,朕当时真的很痛心,你父亲太子虽然孱弱,但是却是务实之人,但当时的太孙,却是上不知圣意,下不体民心。浮躁多多,却无半点沉稳……。”

朱允炆听着老朱在那里突然絮絮叨叨的提及往事,竟然当时老朱对自己的印象是如此之坏,不过想想,就现在的心境,也算是能体会到老朱那时的心情。不敢插言,躬身站立在皇帝身侧仔细受教。

“朕当时就想,以太孙的性情,还是让你做个闲散的王爷,那样倒是可以落得个悠然一生,硬将大任托付,是不是有些勉强了呢?虽然这个念头在朕脑海里一直徘徊不去,但你回京之后,对于铲除蒋瓛,却是让朕眼光一亮,也许,允炆还是有帝王之势,但需要磨砺而已。”

朱元璋这样轻描淡写的说着,慢慢的走回矮塌前坐下,招了招手,示意朱允炆走近,拉着孙儿的手,让其坐在自己的身侧,这是朱元璋多年没有了的亲昵动作,倒是让朱允炆有些不太适应。

“当初,蒋瓛之事,你能读懂朕的意思,并且举一反三,想趁势夺取锦衣卫控制,不知道朕说的对不对?”

事到如今,朱允炆只能点头默认。

而后来的事情,朱元璋娓娓道来,从离开苏州示意傅友德离开,到让冯胜装疯卖傻,还有王弼的获救,虽是猜测,却是基本不差,朱允炆暗自心惊,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切再经过朱元璋的推敲,原本觉得无懈可击的计划,显得错漏百出。

最后,朱元璋长叹一声,道:“其实,棡儿的遇刺,是朕授意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

最新小说: 无上至尊,从斩妖除魔开始 携崽死遁,疯批权臣跪求当爹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穿书后,我和闺蜜玩坏男主! 替嫁后,我成了九零首富少奶奶 1秒1血脉,觉醒荒古圣体我独断万古 真千金被赶出府,摄政王宠翻了 浅藏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