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会稽山徘徊数日之后,始皇帝便决定渡江北上,前往琅琊。
一到琅琊,始皇帝便召见徐福。此时徐福正在海岸边催促工匠检修大船,准备再度出海,忽然听到始皇帝来此,并亲自召见他,心中一惊,他知道始皇帝此来必然还是因为寻仙之事。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便跟随使者来到皇帝行辕。
始皇帝问道“先生数次出海为朕寻找长生不老药,至今可有收获?”
此时徐福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便从容答道“我曾经带人数次出海,眼见蓬莱就在前方,然而每次都是碰到很大的鱼,大鱼能够掀起巨浪,阻碍船只接近神山。希望陛下能够派卫士一同前往,射杀大鱼,这样才能接近神山。”
始皇帝虽然心中不悦,但让然抱有一丝希望,问道“大鱼长有几尺?须多少人才能射杀?”
“大鱼长达三丈,全身盖满鳞甲,非强弩无法射穿!因此希望陛下派百名卫士,携带强弩,与小民一同前往射杀。”
始皇帝不置可否,道“知道了!”
徐福害怕始皇帝发怒,不敢再多说话,退出行辕。
此时,胡亥在旁边全部将谈话听去,他对始皇帝说道“父皇,天下真的存在仙人吗?您对咸阳的术士如此厌恶,为何独信徐福?”
“徐福不同于旁人,他自幼长在海边,对海中的事物非常熟悉,而且他还为朕用仙草治过病,不会是假的。”
“那人可以长生不老吗?”
始皇帝惆怅的长叹一声,说道“虽然听说有人成仙,但从未见过,这个朕也不知道啊……”
胡亥听出始皇帝话语中的无奈,安慰道“父皇一定可以得到神仙保佑,长生不老的!”胡亥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却也非常怀疑,如果他当了皇帝,才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他一定要抓紧所有时间玩乐!
那晚,始皇帝翻来覆去无法入眠。他的前半生从未见过大海,大海本身对他来说就是谜一样的存在,更不要说海中有什么了。
徐福可以说是他求仙问道最后的希望,如果真的有大鱼阻隔船只接近,是不是神仙不想见他呢?亦或者是神仙也奈何不了大鱼?
迷迷糊糊中始皇帝梦到海神交战,海神身穿黄金甲,手握长矛,威风凌凌的站在面前,始皇帝不断催促身后的士卒进攻,他们却因为害怕不敢靠近。眼看海神举起了长矛刺向自己,始皇帝一惊,从梦中醒来,已经是大汗淋漓,衣衫全湿。
始皇帝再无睡意,便起身,召通晓梦境的待招博士叔孙通,问道“朕刚刚做了一个怪梦,梦中与海神大战,这是何寓意?”
“陛下可看清海神的模样了?”
“看清了,海神就是常人模样,但非常凶恶,方脸赤眉,胡须飘飘,身长八尺!”
徐福以大鱼阻碍来搪塞始皇帝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开,叔孙通也听说了此事,心中明白始皇帝是因为苦思长生不老药才做此噩梦。便思索道“水神主水,手下有很多虾兵蟹将,每次都是大鱼和蛟龙开道,自己却从不轻易示人。现在陛下祷告和祭祀周到而又恭谨,却出现了这个凶恶的海神,是不吉利的。”
“那该如何破解?”
“陛下应当将其铲除,凶神被吓退,善神才能出现!”
始皇帝本来就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派卫士出海,闻此,便决定派人出海,射杀大鱼。
第二日,始皇帝命盖聂率五百卫队分别乘坐五艘大船,带上连弩,渔网,鱼钩,在徐福的带领下出海寻找大鱼。
一行人从琅琊出发,一直往北到达荣成山,众将士都没有见到大鱼,很多人都认为徐福是骗子,海中并没有大鱼。盖聂也开始怀疑,欲调转船头。
徐福知道这样回去必然无法交代,急忙拦住盖聂,道“将军请稍安勿躁,虽说上次是在此地碰到的大鱼,但是大鱼很快就能把此处的小鱼吃光,它必然要到别处觅食,请将军沿着海边往西走,如果到芝罘山还没有见到大鱼,再回去也不迟。”
盖聂想了一下,便答应了徐福的请求。
就在快到芝罘时,有个卫士突然喊道“快看,大鱼!”
众人循声望去,果然看到远处游来一条大鱼,通体乌黑,长达三丈,士卒均大吃一惊,一时呆住。盖聂连忙喊道“速把船分散开,将大鱼围在中间,弓弩准备!”
听到盖聂的呼喊声,众人才回过神来,连忙调转船头,缓慢向大鱼逼近,待到大鱼进入包围圈后,盖聂喊道“射!”
此时,数百连弩一起发射,大鱼这才感觉不对,连忙回游,鱼尾拍起的巨浪涌向船身,巨船随之摆动,瞬间就有几名士卒因站立不稳,掉入海中。
剩下的士卒连忙加快射箭,大鱼中箭后,海面很快被染红,但是大鱼还是在不断挣扎,企图逃跑,盖聂命士卒追击,士卒们一边追赶,一边射箭,大鱼游出十余里,鲜血才逐渐流干,体力耗尽,浮在海面上动弹不得了。
众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又惊又喜,都想将大鱼拖回去。于是,盖聂命人用绳子将大鱼套住,拨出两条船轮流拖着大鱼前行。然而刚出发不久,大鱼的尸体便引来了大量的小鱼,它们一直尾随船队,不断蚕食大鱼的尸体。
盖聂命卫士射箭驱赶鱼群,然而小鱼太多,体型又小,非常灵活,纷纷躲藏在大鱼底下,连弩无法射到,及至傍晚弓弩手都精疲力尽,小鱼却越聚愈多。第二天黎明醒来,大鱼便只剩了一副骨架,无奈之下,盖聂命人丢掉大鱼,加速驶回琅琊。
回到琅琊之后,盖聂向始皇帝详细汇报了射杀大鱼的经过,始皇帝感慨万千,道“徐福果然没有欺骗朕,如今大鱼已死,可以为朕求取不死之药了!”
于是命令徐福再次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出海寻找神山。
始皇帝知道,这次出海可能又是遥遥无期,自己又感觉身体不适,便决定提前起程回咸阳。他此时还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大海,最后一次出巡。
始皇帝感到身体不适才决定提早回咸阳的,没想到一上路,始皇帝越来越感到头重脚轻,病越来越重。
随行的太医看过之后,开了几个药方,然而服下之后并没有什么效果,病情仍然不断恶化。一路上,随行的人都能断断续续的听到始皇帝车驾中不断传出来的咳嗽声。
虽然身体不适,始皇帝仍然每天批阅奏章到很晚,而胡亥也一直陪同在始皇帝身边。某个深夜,胡亥便在一旁昏昏睡去,等到忽然惊醒,始皇帝仍然在批阅。胡亥心疼父皇,劝道“父皇早点安歇吧,明天再批阅。”
始皇帝伸个懒腰,道“这些奏折都是紧急的,往往在路上就已经耽搁了很长时间,朕不能让这些事在这里再耽搁时间啊!”
胡亥疑惑的问道“做为皇帝,父皇手握大权,应该好好享乐才是,何苦要这么累呢?”
始皇帝无奈的摇摇头道“你不懂,做皇帝如果不把权力紧紧的握在手中,就会有发生齐桓公、赵武灵王那样的事情,朕是一刻都不敢懈怠啊!”
胡亥仍然一脸疑惑,但隐隐又觉得始皇帝说的有道理,道“如果把权力托付给自己信任的大臣,不就可以把自己从案牍之中解脱出来了吗?”
始皇帝正色道“亥儿!你要记住,世上只要自己才真正值得信任,其他人即使开始值得你信任,到后来也一定难以驾驭自己的,就像嫪毐、吕不韦之徒都是如此!”
胡亥见始皇帝说的如此严厉,不敢再多言,只是劝始皇帝早点休息,始皇帝无奈,拗不过他只得去睡觉。第二天却依然到深夜才休息。
如此一月之后,始皇帝的病更加严重了。
一日,始皇帝身体稍微恢复,便不想一直呆在车驾之中,便出来随队伍行走片刻,胡亥、赵高服侍在旁边。由于他们步行的速度慢于车队,很快就落在后面,恰巧太医的车驾从他旁经过,只听到里面的太医正在谈论他的病情。王太医道“昨日刚刚给陛下诊脉,脉象时而弱如溪流,时而强似江河,估计难以挨过今年了!”
李太医听后说道“莫说今年,以老夫看,也就在这几日了!皇帝脉象虚弱,身体已现浮肿之相,这都是大限将至的表现啊!”
另有几名太医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回天乏术了!”
这段对话恰恰被外面的始皇帝听到,他本来就忌讳死亡,如今竟然公然谈论自己的寿限,怒不可遏,脸色突变,道“这几个太医医术不精,反而将罪责推到朕的头上,岂有此理!来人,把这些太医全部处死!”
太医们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已经人头落地。
此事迅速传开,车队之中再也没有人敢公然讨论始皇帝的病情,更不要说提到死。
又行进了十余日,始皇帝渐渐认识到那几个太医的说法是对的,他的身体大脑已经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他时常在恍惚之中看到庄襄王,华阳太后,赵太后,还有芈虹,他们似乎都在对自己微笑,欢迎自己来到另一个世界。
始皇帝此时也不再召见大臣,他趁自己清醒的时候写了一封诏书,命长子扶苏将军队交给蒙恬,回咸阳操办丧事,即皇帝位。写完后交给赵高,道“此诏书已经加封,你速派使者将此诏书送于扶苏和蒙恬!”
赵高满口答应,恭祝始皇帝万岁之后便出了车驾。
出来之后,赵高心想如今始皇帝奄奄一息,怕活不了多久了,这封诏书势必关系到册立太子之事,既然是要交给扶苏,那想必始皇帝是想要立扶苏为太子无疑了!扶苏一旦册立为二世皇帝,那他赵高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册立亲近自己的胡亥为二世皇帝,那他将获得更加强大的权势。于是他决定将诏书暂留下,万一始皇帝病情好转,此诏书便也没有了作用,到时可借口说挂念始皇帝,忘记派使者了。
三日后,始皇帝的近侍找到赵高,道“赵大人,陛下已经两顿饭没有进食,呼之不应,然而始皇帝曾吩咐没有命令不准擅自进入车驾,小人又担心陛下安危,因此特来请赵大人过去看看!”
赵高心下狐疑,便跟随侍者来到皇帝车驾之前,叫了两声,没人答应,赵高便大着胆子走进车内。只见始皇帝躺在车内一动不动,神态安详,赵高又叫了两声,仍然没有回应,赵高一探气息,早已气息全部,赵高吓出一身冷汗。他迅速冷静下来,心想如今始皇帝巡游在外,死于荒野,这正是上天赐予自己的机会。
于是赵高哆嗦着把还没有发出的诏书拆开,上面果然是让扶苏即位。心道果然不出所料,如今自己掌管印玺,只要得到胡亥和李斯的支持,便可更改皇帝的继承人。想通之后,赵高不慌不忙的走出车驾,道“皇帝陛下累了,不想见人,你们先退下吧。”
侍者们退下去之后,赵高匆匆的把李斯和胡亥找来,把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二人。二人都是大惊,二人登上皇帝车驾查验之后,方才相信。
胡亥此刻沉浸在丧父的悲伤之中,完全没了主意;李斯头脑却在快速的盘算,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今始皇帝驾崩与荒野,一旦有小人或者六国旧人趁机谋反,则后果不堪设想,心中在快速的思考对策。
赵高知道胡亥没有心机,便对李斯道道“陛下驾崩事发突然,不能为外界所知,想必丞相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必须到咸阳之后才能发丧。”
李斯沉默片刻道“赵大人考虑周到,就拜托你来安排此事了!陛下驾崩前有没有留下遗言或者遗诏?”
“陛下前几天给长子扶苏写过一个诏书,只是仓促之间还没有发出。”
李斯听完后,面色凝重,他自然也可以猜出始皇帝的用意。但对于赵高将诏书扣留不发却保持了沉默,这一切都被赵高看在眼中。
赵高又嘱咐胡亥道“公子现在也不要露出悲伤的申请,一旦被别人察觉,则很容易引起天下大乱!你我都难以或者回到咸阳。”
胡亥这才止住抽噎,道“我都听先生吩咐。”此刻始皇帝已死,赵高成了他最亲近的人,因此对于他的话胡亥不加思索便答应了。
于是赵高召集两名亲信,秘密安排于始皇帝车驾之内,代替始皇帝吃饭,批阅奏折。在外人看来,始皇帝仍然像平常一样每日照常饮食,批阅奏折,只是不再召见大臣。虽然有些大臣觉得奇怪,但是没有皇帝召见也不敢前去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