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鲁闵公2年,卫懿公9年)深秋,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北狄大举南下,一部分向西,进入了渭河流域,一部分向正南,往中原而来。地处河北平原中南部的卫国首当其冲,遭到了毁灭性的攻击。
十月末,卫懿公派使臣来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不想出兵,他对卫使臣说:“齐国去年才去打了山戎,兵马尚未休整。小小北狄,蛮荒之夷,不足畏惧。你们先抵挡一阵子,等来年春天我再出兵。”
齐桓公之所以不想出兵,原因有两个,一是卫懿公是卫惠公(公子晋)的儿子,跟齐桓公沾点亲戚。其二,卫懿公是个纨绔子弟,齐桓公很看不上他。
十二月底,卫使臣又来了,他一见齐桓公就哭诉:“我们国君战死了,都城也被北狄占了。大批民臣惨遭屠戮,很多青壮年被掳走,妇女惨遭**,城中尸骨成山,臭气熏天。惨绝人寰埃齐侯如若不救,卫国将不复存在了。”
尽管齐桓公不喜欢卫懿公,但是听说他战死,卫国几乎灭亡,他心中还是不忍。齐桓公带着怨气说:“他这个结局,早在意料中,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原来,卫懿公有个特殊爱好——养仙鹤。他不仅养的多,养得漂亮,还把仙鹤训练的很好。他能让仙鹤围着他飞翔,只要呼啸一声,仙鹤又会纷纷落在他身边。
卫懿公专门搞了一个车队,出行的时候,他就叫他的仙鹤坐在篷车上,称之为“鹤将军”。他经常带着这支仙鹤车队在卫国都城朝歌里招摇过市。
他因为养仙鹤,得罪了三方面的人。其一,他把养鹤的“鹤官”都封成了大夫,并给以大夫的俸禄。这让朝中那些大夫们感到脸上无光。其二,他把仙鹤叫做“鹤将军”,这就惹恼了军队的将领们,他们觉得将军的称谓是靠流血建功得来的,仙鹤亦称将军,那么“将军”不亦鸟乎?其三,他的仙鹤都是吃谷物的,为了养仙鹤,他特意向民间征税,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总之,卫懿公养仙鹤这个事情搞得民怨沸腾。
齐桓公看不起卫懿公的原因也在这儿。不过,他想不通,一个中等诸侯,怎么这么快就被北狄打垮了。于是他叫卫使把详细情况说一说。
卫使说:“北狄二万之众,兵强马壮。我国武备松懈,兵马疏于操练。加之,卫公养鹤,军民离心。十月以来,卫军连败,卫公向全国征兵。甲胄发下去,有人居然说‘卫公有鹤将军,可派仙鹤去打仗。’可以想见,当时的情况有多糟。”
齐桓公问:“你们卫公是怎么战死的?”
卫使说:“十二月下旬,卫公掐死仙鹤,誓师出征。他于阵前手持长戈,亲自冲杀。士卒皆奋勇向前。可惜敌众我寡,最后战败。卫公护守战旗,陷于围困,力战而死。”
齐桓公叹息说:“他要是早知今日,也不至于落得那样收常”
卫使说:“卫国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请齐侯赶紧发兵吧。”
齐桓公说:“行,待我召集中原诸侯,然后去救。”
卫使心中焦急,乞求说:“齐侯,多耽搁一天,卫国就会多死很多人呐。卫国还能延续多久?”
齐桓公说:“这样吧,我先派公子无亏带六千人马去救,你随他一起回卫国。”
公子无亏是齐桓公的大公子,虽是老大,却没有被立为太子。长期担任军职。公子无亏的兵马到了卫国漕邑,见到大批百姓露宿山野,以挖野菜、扒树皮充饥。一个个面有菜色,形同鸟兽。死者葬于荒野,插树枝以为标记。惨不忍睹。
公子无亏见此情景,催兵疾进朝哥。等他赶到时,北狄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
北狄临走前,驱赶大批百姓把朝哥的城墙都拆毁了,以方便他们下一次来抢劫。城中一片残败,百姓们十室九空。几个面黄肌瘦的大臣可怜巴巴的来见公子无亏,叫他拿主意,想办法。
公子无亏将城中百姓召集起来,清点了人数,只剩下了七百三十人。他又派人从别处召集了一些百姓来。费了一番折腾,勉强凑了五千余人。公子无亏就用这五千多人重打锣鼓另开张,帮助卫国人重家园。
他立公子燬为国君,就是卫文公。
卫文公就任于危难中,一心想复国。他和军民们一起筑城、一起修宫殿、一起吃粗粮,晚上,干到哪儿就在哪个工地上随便找一个窝棚睡了。他一身粗布短衣,肩上时常扛着工具,腿上的裤脚从来都是卷起来的。他还随时随地鼓励军民,要学学开国之君卫康叔,不惧艰难,刻苦忍耐。五千军民在他的带动下拧成一股绳,不分白天黑夜的干。卫文公也因此深得军民拥戴。
一个多月后,公子无亏见北狄不复再来,便班师回朝。走到漕邑的时候,又看到原先那副惨象。他差点掉泪。他想:漕邑的城墙没有了,他走后,万一北狄再打过来,那该怎么办?于是他留下三千兵马,一面帮百姓筑城,一面保护漕邑,自己带着剩余的军队回了临淄。
齐桓公听了公子无亏的汇报,说:“你留三千兵马管什么用?我看,不如叫诸侯们都出点力,帮卫国把城墙砌起来,再帮他们盖点房子。要不然,北狄再来,他们还得被灭了。”
就在齐桓公忙这个事情的时候,邢国来求救了。原来,北狄抢了卫国,又去抢邢国。邢国虽然是个侯爵国家,但是领地很小,国力更弱,抵挡不住北狄的进攻。邢国使臣说:“齐侯要是不救邢国,我们只有被北狄灭了。”
齐桓公说:“我正准备去帮卫国,既然你们也有难,刚好,两件事情一起办了。”
齐桓公向宋、鲁、曹、邾等国发出邀请,请诸侯们带兵到邢国和齐国交界处的聂北集合,然后一起去打击北狄。
到了约定日期,只有宋国和曹国的兵马到了,其他诸侯都没来。
齐桓公和管仲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聂北按兵不动。一则,他们都认为北狄有点厉害。邢国目前还能支撑。不如让邢国和北狄先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再一鼓作气的打败北狄。再则,诸侯们没到齐,他们想再等等。
没想到,这一住下来,齐、宋、曹三国军队就在聂北驻了两个多月。
邢国日盼夜盼,就是不见救兵。北狄兵马天天攻城,邢国军民渐渐支撑不住了。他们想,与其困死孤城,不如杀开一条血路,出冲去多少是多少。于是一狠心,开了城门,兵马开路,百姓在后。全城军民,男女老幼,一涌而出。北狄兵马疯狂截杀,邢国军民完全变成了被追赶的猎物,只有少部分人侥幸逃生。
有几个逃出来的军民跑到了聂北,他们向齐桓公哭诉了破城之时的惨象。齐桓公闻之动容。他说道:“是我的失误。我应该早点出兵去救。我这就通知宋公和曹伯,叫他们做做准备,明日就去邢国。”
当齐桓公、宋桓公御说、曹昭公班三人带着兵马赶到邢国时,北狄又是老一套,他们把能抢的,能带走的全部抢了去。临行前,放一把火,把整个城点燃了。三国诸侯所见到的只是一片焦土。
邢国大夫叔颜来见齐桓公,请求齐桓公无论如何要帮邢国想想办法。齐桓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问:“城里还有多少人?”
叔颜说:“北狄破城后,百姓尽遭屠戮。现在已是一座空城。连一条野狗都看不到。”
齐桓公又问:“其余的百姓呢?”
叔颜说:“都逃到夷仪去了。我也准备去夷仪,这儿没法活了。”
齐桓公说:“那我们就去夷仪,你随我们一道去。”
齐、宋、曹三国兵马到了夷仪,一看,大量百姓风餐露宿。齐桓公跟宋公和曹伯商量,干脆帮他们筑一座城。宋、曹二君见此情景也都表示同意。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城行动开始了。齐、宋、曹三国近三万人马,汇同邢国军民,一起采石、一起筑城。
齐桓公确实有气魄,没有粮食,他就叫齐国运粮来;缺少铁器和工具,齐桓公就从齐国调来工匠,运来铁器。除了这些,只要是需要的,齐桓公是要什么给什么,他甚至还运来了衣物等。大家看到齐桓公这么卖力,所有人都干劲倍增。
两个月下来,一座新城拔地而起。这不光是城墙,其间修了宫殿、庙堂和一部分民房。邢国人感恩戴德,把齐桓公视为再生父母。当然,齐桓公做了好事,也大为得意。
工程完工后,宋公御说和曹昭公就打算回去。齐桓公说:“邢国是恢复了。可是卫国还一塌糊涂呢。咱们在北杏结盟的时候说过,要帮助弱小诸侯。如今,好事才做了一半。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不如一口气,把卫国也恢复了吧。”
宋公和曹伯都说:“盟主说的有理。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于是,三国兵马又移师卫国。卫文公早就得到了消息。他率领一班文武大臣,远远的来迎接。齐桓公见他穿着粗布衣服,一副谦虚殷勤的样子,觉得不错。卫文公又全力讨好宋公和曹伯。这两位也被卫文公恭维的飘飘然。他们纷纷表示,
卫国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卫文公说:“我们的都城被毁了。想重新筑一座城,可是就算集全国之力也是无法完成。”
齐桓公说:“你们想在哪里筑城?”
卫文公说:“我们想在楚丘筑一座都城。”
齐桓公说:“宋公和曹伯都是仁慈之君,他们也愿意帮你。”
卫文公赶紧上前叩拜。宋桓公、曹昭公一番谦让,连忙表示愿意帮助。就这样,齐、宋、曹、卫四国人马开进了楚丘。
宋、曹、卫三国主要是出人,齐国不但出人,还提供物资。齐桓公就像帮助邢国那样,还是要什么给什么。四国诸侯齐心协力,也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楚丘建起了一座新城。
卫国就此恢复起来。
齐桓公帮燕国打山戎,帮助鲁国平定内乱,帮卫国和邢国修筑城墙,等等事情,得到了天下诸侯的交口称赞,他的威望如日中天。诸侯们都心悦诚服的把他当做领袖。至此,他成了公认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