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天皇太极的心情却很不好,前段时间他们打宁远,本以为以远超过洪承畴那么多倍的兵力,打下宁远城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可是没成想洪承畴这个顽固不化之徒,却领兵死守宁远城了近月时间,才最终在叛将的内应下,攻破了宁远城,打宁远他兴师动众,除了最终击溃了数万大明的关辽军,屠杀了一批明军和汉人之外,什么也没有捞着,仅仅是抓住了辽东总兵祖大寿,却让蓟辽总督洪承畴最后一刻逃入了大海,不知了所踪,本来他很想生擒洪承畴,逼迫洪承畴投降的,这样一来,有洪承畴投降他大清这件事,想必接下来入关会获得很多明朝的官吏的效仿,事情可以办的顺利一些,搞不好以洪承畴的身份,连山海关的明军也能招降官场枭雄。(纯文字小说.)
可是最终宁远打下来,洪承畴却还是跑了,虽说抓住了祖大寿,可是祖大寿却身负重伤,被他擒获之后,三天时间都没有撑过来,便在他的军营之中撒手而去,反倒是成就了祖大寿的忠勇之名,这一战除了那个副将夏承德投降他们之外,其余的明军大将几乎全部战死,所以他这一战下来,虽然获胜,但是意义却并不算是重大,仅仅是扫清了山海关之外的明军最后一道防线,大大的削弱了明军对抗他们的实力。
虽然战果没有他最初预料的好,但是好歹他还是打赢了,也检验了他建奴大军这两年来的建军成果,汉八旗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他们攻坚的能力,火炮质量也开始强过了大明的军队,这一点他还是比较欣慰的,而且宁远对于他们建奴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初他们老爹野猪皮和他都多次攻打过宁远城,但是最终都铩羽而归,没有能打下宁远,现如今宁远的取得,使得他的权势和威信在建奴之中更是如日中天,所以皇太极还是很高兴能打下宁远城的闺秀难为txt下载。
本来在皇太极看来,宁远一下,山海关仅剩下了屈指可数的区区两万多明军,以他这一次集大清所有的武力南下,叩关而入抢先扫平燕云,取下大明京师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于是便令多尔衮率领七万大军先行出发,去拿下山海关!
在皇太极的想法之中,镇守山海关的吴襄,本来就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当年在和他们建奴交手的时候,这家伙还临阵逃脱过,所以他们上下都认为,只要多尔衮大军压境,吴襄肯定会放弃山海关,要么逃走,要么便会投降他们,他还是希望能以和平一点的手段,逼迫吴襄投降,轻取下山海关为好。(纯文字小说.)
可是没成想就在他随后督军赶往山海关的路上,却收到了多尔衮的急报,说吴襄拒不投降,还杀了他们的使臣,现如今一支刑天贼突然间出现在了山海关之内,迫使吴襄倒向了刑天贼那一边,刑天贼和吴襄麾下的明军联手死守山海关,多尔衮督军强攻山海关,却吃了败仗,损失了不少的汉军旗兵马,所以多尔衮自陈有罪,请皇太极加快赶至山海关,共议克关之事。
皇太极闻听之后吃了一大惊,心中暗骂多尔衮是个无能之辈,瞬间甚至还对多尔衮起了杀心,想干脆趁此机会就收拾了多尔衮,将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也收入他的手中,可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他不能这么做,虽然自从他继位之后,这些年来想尽办法来削弱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三兄弟的实力,并且夺了他们的两黄旗,并且削弱了他们的实力,扶植起来了他儿子豪格的势力,但是因为天然的缘故,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始终非常团结,这两白旗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在八旗之中始终处于第二的位置,如果他现在想要收拾多尔衮的话,多尔衮不可能不反击,到时候一旦弄不好,他们建奴就先自己乱起来了,这不符合他的计划,所以多尔衮他还是暂时不能动。
于是皇太极只得率兵赶往了山海关,并且在路上碰上了迎接他的多尔衮和多铎等将,就地扎下了大营。
皇太极以大清皇帝的身份御驾亲征,可见的这一次他对入关之事可以说是势在必得,大清重将基本上都随行左右,诸军这时候也都跟着皇太极来到了山海关之外,于是皇太极当即便召集诸臣,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对于多尔衮的请罪,皇太极根本就没有提,反倒是温言安慰多尔衮,好像对多尔衮十分信任一般,告诉多尔衮和多铎他们,不必为此事担心,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谁也没有预料到山海关会发生这样的变故,也没有人预料到刑天军的人马来的这么快,居然放弃大明京师而不入,长驱赶来到了山海关,并且迫降了山海关守将吴襄,这是他们都没有提前预料到的事情,所以多尔衮和多铎他们不必挂怀裂婚全文免费阅读。
于是多尔衮在大帐之中详细的说了一遍山海关的局势,告知帐中所有人,吴襄和他麾下的山海关守军眼下已经彻底倒向了大中军一方,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清洗掉了军中原本打算投效他们大清的那些部将,换上了一批他的亲信和倾向于投靠大中军的军将,再想说服吴襄和他麾下的明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这个幻想完全可以不再考虑。
而且现如今刑天军的一路人马大致有两万人左右,也已和吴襄麾下的明军联合在了一起,进入到了山海关一线布防,大大增强了山海关一带的守军力量,使得山海关明军和刑天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四万人左右(有点高估了他们的实力!)同时还有近两万民壮助战(也是以讹传讹,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几千人就不错了!),所以下一步唯有强攻,才有可能攻下山海关。
这样的局面顿时让皇太极和建奴诸将都有点头疼,他们谁不知道山海关的厉害,虽说他们兵力强盛,远超过山海关明军和刑天军联军的兵力,可是对方却居于雄关之中,完全占据着地利上的优势,并且现如今已经是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来对付他们建奴大军,从内部瓦解他们,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可是强攻山海关,就要死人,而且是死的人少了都不行,他们建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少,整个建奴族人划拉划拉现如今也不过二十万人左右,其中还有不少人的身份是有水分的,他们大军的主力构成主要是méng古人、辽东汉人构成,还有一部分是随征的朝鲜人,这些人能卖命吗?
可是此次南下,他们最初打定的主意就是拿下山海关这个拦住他们数十年的大明雄关,破关进入到燕云之地,抢先夺占大明京师,造成既成事实,今后和中原新兴的势力大中朝分庭抗礼,效仿当年宋辽士气,抢占一个可以随时挥师南下的立足点,不再跟以前一样,每次南下入寇,都要走小路偷偷momo的入关捞一把,就撤回到关外。
屡次的入关行掠,让他们这些辽东建奴们都见识到了中原的富庶和宜人的气候,他们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占领辽东一带的土地了,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完全有实力也去中原分一杯羹,为什么他们建奴就要生活在辽东那些苦寒之地,而不能像当年他们的祖先建立起大金国那样,也统治中原呢?
所以这才是这一次皇太极调动这么多兵马南下的动因,而随征的那些建奴将臣们,也都是这样的想法天珠变。
甚至于包括像范文程、耿仲明、孔有德等这帮铁杆汉jiān们,也都认为,建奴应该南下入关,取燕云和大中今后分庭抗礼,为下一步争夺天下打下基础,这帮铁杆汉jiān很清楚他们自己的身份,既然已经当了汉jiān,成了建奴的家犬,那么他们这汉jiān的名声便无法洗脱,唯一堵住天下人嘴的办法,就是帮着他们的主子取了天下,靠着他们的主子的刀,迫使天下人不能骂他们为汉jiān,所以他们愿意当马前卒,为建奴主子效力。
至于méng古人那边不用说了,他们被建奴压制的没有办法,只有当建奴的走狗,虽然有点外心,但是毕竟他们méng古诸部相互并不团结,所以在皇太极高压之下,他们也不敢不效力于建奴大军军前,何况每次建奴军入寇,他们也能跟着捞一点便宜,分一些奴隶财帛之物,所以只能跟着干了。
在听罢了多尔衮的话之后,这些各旗固山额真们于是都望向了皇太极,皇太极颇为无奈,时下的局势不是他原来预想的那面简单了,所有的事情都在吴襄投靠了刑天军那边之后,要重新推倒重来,再另行布置了。
于是皇太极便问计于他大帐之中的这些旗主们,于是这些旗主们自然少不了七嘴八舌的讨论一番,拿出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当然能提建议的也仅限于像多尔衮之类的那些建奴的旗主们,méng古旗主和汉军旗的旗主,只有听着的份。
于是这帮建奴旗主们好一通争论,有人说他们大清军兵力雄厚,虽然眼下山海关一带明军和刑天军联手,但是兵力还是远不及他们,他们现在兵多将广,完全可以依靠着兵力的优势攻破山海关,一举将这些冥顽不化的守军给尽屠于山海关,夺取山海关之后,便踏平大明京师一带。
也有人提议眼下山海关一线防御增强,强行破关恐怕是不智之举,倒不如分兵,从其它地方破关而入,然后大军入关之后从背后两相夹击山海关,攻破山海关之后再谋攻打大明京师顺天府不迟。
更有人提议,分兵进击,从其它地方破关而入,直接直扑京师,弃山海关不管,料定明军和刑天军都不会坐视他们攻打顺天府,只能去京师寻求和他们对决,到时候山海关也就不攻自破,那时再谋取击垮他们不晚。
(这几天出去了,对于打赏朋友的答谢来的晚了些,对不住了!今日补上,特别鸣谢不开心胆小鬼、信离、勇敢1023三位弟兄的打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