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无论是真英雄,还是假英雄,很明显吏部尚书李玉堂的门下走狗不可能跟自己是一路人,王不死不得不收起了痴心妄想。娶三个媳妇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果真是任重而道远啊,非金手指难以圆梦。
“听说失城者,武将是要被砍头的,敌人还没来,身为一城主将就弃城而逃,难道这位将军就没有受到朝廷的怪责”。
要知道虽然武人的待遇不是很好,但是朱熹洛对武人的要求却很严格,管理也很是上心,生怕武将之中出现别有用心的人,武将犯错。而且还是弃城而逃的大罪,熊英雄还能担任松江府守备一职,这很不合理。
只听吴作为继续解释道“这是自然,不过起草奏章的是前任知府谢向荣,而谢向荣是李玉堂的家奴,主人家的客人,谢向荣也是要保护的,在谢向荣的奏章中熊英雄不是弃城而逃,而是战略性转移,隐藏实力,想要在倭寇攻城时,突然袭击,一举全歼倭寇”。
“果真文人的笔可以决定善恶对错,同样也决定人的生死”,王不死不由感叹,“还是读书好啊”。
“虽然都是武人,但松江府守备与我们锦衣卫有何关系,他的去留死活也不是我们锦衣卫可以决定的,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喝了一口茶,看着热闹的人群,吴作为陷入了沉思。
拍了拍脸色不太好的王不死,老段宽慰道“兄弟你是能做大事的人,不像哥哥我,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没有任何的拼劲,闯劲,而你与我们都不同,第一次看到你,哥哥就觉得你眼中有光,是个有追求有抱负的男人,不过,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徐徐图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在你在千万人之下时,你的话就是放屁,而反之,你在千万人之上时,你放的屁他们也会当做至理名言,并且毫不打折扣的实施”。
地位决定了你的话被执行的程度。自己仅仅是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只想着安安稳稳的挣银子,把三位媳妇娶到手,其他的与自己何干,自己的肩膀太窄,扛不住太多的事情,想开了,随之开怀,王不死脸上重新恢复笑容,“小弟懂得,凡事量力而行”。
最怕年轻人冲动易暴走,看到王不死如此平静,老段几人都很心安。
谁都年轻过,曾几何时,大家也同样的意气风发,总把未来想象的很美好,勤劳可以致富,干过也会收获的,可是在被现实一次次打脸之后,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无数人都会选择躺平。
年迈的我不再抱怨所有的事与愿违,也许是我能力不足或者判断力不够,仅此而已。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藏棱角,退优越,沉下心,知进退,明得失,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给性情,清醒,一支高香敬神明,抵我心中意难平,再把高香举过头,愿我不染人间愁。
“哥几个,别看着了,咱们是锦衣卫,不受待见的锦衣卫,吃吃吃,不吃白不吃”吴作为看得很开,演武场这么大,可是定位分的很清楚,文官那是一大窝,熊英雄那里是一小窝,而自己这边,好吧,这窝也不小,四个人。
混来混去,越混越回去,已经在锦衣卫千户这位子上干了很久的时间了,曾经吴作为也想这好好干,再进一步,可是几年之后也就放弃了那种想法,满编一千多人的衙门现在不到十个人,很多人都是借贷过日子,一个很少被人想起的衙门,有多少人看到你干了多少工作。
山的后面是什么,不用你来告诉我,我必须自己亲眼看一看,哪能彻底的心甘情愿的放弃追求。
“诸位同僚,”林守矩压压手,止住了大家的低语交谈,等到大家安静下来,林守矩继续说道“明代弘治年间的《松江府县志》称:“松江府旧名华亭,在宋时,番商辐续,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在焉。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境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二里,东至大海一百里、海无际;西至苏州府长洲县界六十里,到吴江县一百二十里,南至金山卫七十二里,到海无际北至苏州府昆山县吴松江北岸八十里、到昆山县一百三十里;东南到青村千户所,一百十里;西南到嘉兴府一百二十里;东北到苏州府嘉定县一百三十里;西北到苏州府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三千八百二十里,至南京八百里。处在南北交通枢纽的位置,交通发达,又因松江府物产丰富,多有商人往来,而且东临大海,海洋资源丰富,海中大量的鱼虾解决了松江府百姓的温饱问题,也让灾年松江府的百姓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松江府可谓是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这几年却是吏治败坏,百姓幸福感下降,不得不说,在座的各位,责任重大啊”。
听到林守矩语气中的责备,众人都有些惴惴不安,难道这就是新任知府的第一把火,大家都在忙着升官发财,哪有时间为百姓为了朝廷浪费一滴汗水。
当然了,虽然读书读的比较多,但林守矩不是愣头青,不可能上任第一天就拿手底下的官员开刀,新官上任三把火也不会烧向自己的同僚,随之林守矩话音一转,脸上的愁容隐去,“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松江府屡屡受到倭寇的袭扰,烧杀抢掠,百姓被屠戮,财富被抢,又因战乱时松江府是主战场,土地悉数被毁,耕地也一时半会也难以恢复,各位想为朝廷想为百姓做事,无奈条件不允许”。
“大人所言极是啊,每每看到松江府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样子,下官就很心痛,恨不得吾只身躯供其煮食,”一位官员声泪提下,一看就是爱民的好官啊。
“大人全全爱民之心,本官感受的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一人之肉有可供几人食之”,林守矩挥挥手示意这么爱民如子的官员不要伤心,“我等尔禄皆取之于民,吾等不能享受着百姓的供奉,却不作为,不施为,本官承蒙圣上厚爱,担任松江府代理知府一职,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对朝廷厚爱,不辜负松江府百姓的殷殷期望,今日我与各位同僚应该同心协力,为了松江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哪怕仅仅是让松江府的百姓碗中多一粒米也是我等功绩”。
“下官定当追随大人的脚步,为了朝廷,为松江府,为了松江府万万百姓,流干最后一滴汗水”。众人齐声许诺,有着舍生取义的气势。
看到如此现状,林守矩很是满意,“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农业是根本,我们必须把重心都放在土地上,年后所有衙门的人,除了留守的几人,其余人必须出去开荒,增加可耕种的土地”。
封建社会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之年还能好一些,也能有好的收成,交租之后的余粮,一家老小也能勉强的活过一年,可是如果是灾年。那么饿死的风险就会很大。而想要活下去,就要有粮食,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想要有粮食就要有足够的土地,这个时候是没有退耕还林计划的,保证足够的耕地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姓活下去保障。
听到林守矩刚刚上任就下了如此荒唐的命令,很多官员都是面上无波,心中嗤之以鼻,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做官,更是为了离开地里刨食的生活,让自己下地开荒。自己还当什么官,做官的不用种地就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这种优越感,谁会抛弃,种地,这是不可能的,打死都不可能。
然而有人听到林守矩的命令就感觉很有必要,例如王不死,在这个没有机械化,没有农学院成果的封建社会,增加土地是很有远见的行为,并且算是解决了老百姓吃不饱的表面问题,有了土地,粮食也就多了,老百姓也有吃饱了,当然,土地兼并的问题,一时半会谁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看到台下人的反应,林守矩心中了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家中早已经锈掉的镰刀锄头,还有那大腹便便的身材,林守矩可以想象到大明帝国的继承官员汗流浃背,如狗一般伸长了舌头喘气的样子,但林守矩依然坚持心中所想,有些事虽然知道难,但总是需要人去做的,你不做,我不,谁做。
林守矩是一位有野心有抱负的读书人,他想建功立业,他想名垂青史,他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情,“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这样本官带个头,年后就置办一套锄头铁锹,每日上午在衙门坐堂,下午就去和老百姓一起开荒”。
“大人,使不得,您可四品知府啊,岂能与那些泥腿子一起下地干活”一位有着官员高人一等想法的官员劝道。
林守矩呵呵一笑“四品官就不用吃饭,泥腿子不也双手双脚,有何区别,身为官员更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问计于民、问智于民,全心全意想着百姓,这才是大明帝国需要的官员,”
“啪啪啪”一阵热烈的鼓掌声音,虽然很形式主义,但这是王不死唯一可以表达敬意的方式。
来到大明帝国也有不短的时间了,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官,王不死都接触过很多,五户村里正李保国,天赐山知镇孙有才,松江府刑名主簿李做作,松江府知府谢向荣,包括在京城接触的几位权力巅峰者刘文正张松鹤等人,他们无一不少尸位素餐之人,他们做官不为民,只为了丰盈自己的口袋,身边的女伴能再漂亮一点,他们心中何曾有过百姓。
而现在,此刻王不死正仰视的人,那就等大明帝国版的耿公,也许林守矩的《劝农赋》对于百姓的生产一无是处,但他有一颗念民的心,为官一任,他也想着造福一方,瑕不掩瑜,林守矩配得上这掌声。这才是自己的同道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