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旁大娘婶子的议论,杜长庚不打算显摆。
看到人堆混杂的人里,赫然有一个盯着他眼睛发亮的老婆子,再看老婆子身边的人,很面熟啊,这不是那个陆春丫的妈吗?
上次周知青和兰花姐结婚,他给芳芳买了布做衣裳,这女人还在旁边一阵酸骂芳芳。
杜长庚不急着去媳妇儿家了,从副驾驶取出一个盒子:“大娘婶子,有手表呢,三转一响凑齐了。”
“真有手表,看着好像是梅花牌的。”
跟冬香婶子合得来那个,认出了表盒子上刻着的牌子。
跟苗翠凤不对付,她也看到了凑过来的陆老婆子和苗翠凤。
她故意大声道:“三转一响凑齐了,小杜同志真是大手笔,芳芳真是个有福气的。”
“不像有些人,一直嚷嚷着她闺女要嫁去县城,找个吃商品粮的。”
小媳妇儿突然看向陆家婆媳:“陆奶奶,苗婶子,你们春丫亲事谈得怎么样了?你们亲家什么时候来下聘,有没有像小杜同志这样,也弄个三转一响当彩礼?”
陆家婆媳还跑来想对白苏破口大骂,见到杜德海跟她招呼,听说他是食品厂的干部,他们婆媳又不敢吭声了。
然后,就被小杜同志大手笔准备的三转一响震住了。
婆媳两个两眼放光盯着车里的东西,眼睛都不带打弯的。
小媳妇儿这么一嚷嚷,挤在井旁看热闹的,都注意上了她婆媳两个。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看不惯她们婆媳的纷纷帮腔,故意打趣上了。
这引起了杜德海的注意,杜德海问杜长庚:“长庚,怎么回事?”
“就是那一家子,之前想讹我那个!”
杜长庚也没故意压着声儿,杜德海听到了不悦的皱眉,视线像刀子般落在苗翠凤婆媳身上。
陆大军还在食品厂当临时工,搬运的工作有时候也归运输队调度。
生怕为陆大军招惹上麻烦,陆老婆子和苗翠凤婆媳再眼馋三转一响的聘礼,也只得垂着头,灰溜溜钻出人群。
苗翠凤婆媳不嫌丢人,杜长庚下聘还来看热闹?
李向阳妈觉得好笑:“她们两个又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白苏这具原身跟陆家婆媳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将她们的心思猜得透透的。
只要她们一踮脚,就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鬼主意。
“见我哥嫂回部队去了,想找我麻烦呢!”
白苏解释:“刚好撞到长庚来给芳芳下聘了。”
“还敢找你麻烦?是不是这儿不好使?”
李向阳妈指着脑袋,做了一个她们是傻缺的姿势,冬香婶子也停止了摸自行车的动作,冲白苏点点头,意思是认同李向阳妈说的话。
再说陆家婆媳这边,挤出人群后离大家远远的,站在拐枣树下看着杜长庚开车往刘芳芳家去。
苗翠凤快气哭了:“妈,这桩婚事该是我们春丫的。”
“杜长庚他们家真有钱,怎么偏偏就瞧上了刘芳芳那个闷葫芦?”
眼睁睁看着本该属于她家的三转一响,便宜了冬香婶子一家,苗翠凤快气死了。
她怨白苏:“弟妹真不是人,胳膊肘往外拐,她要是肯帮咱们春丫,三转一响就是咱们家的。”
陆老婆子没吭声,从离开井旁开始,她一直眼睛发直。
当初坑了很多白茅寄回来的钱票,才弄到一台缝纫机。
一台缝纫机没有票和两三百元钱,拿不下来。
跟贺岩玩得好那个小子,不但买了缝纫机,还有崭新的自行车,她瞧得仔细,还看到了角落里摆的收音机盒子。
这么一套下来,再加上给的彩礼钱,怕是将近一千元钱了。
这个杜家怎么家底这么厚?
他们和平大队的人,一年攒个几十元就到顶了。
陆老婆子心思涌动:“咱们不能输,也得给春丫找个吃商品粮的,还要比这个杜长庚有钱。”
这话,苗翠凤听傻了!
这哪容易?
要不然她也不会气这么久。
陆老婆子却觉得自己傻,当初怎么会为了五十元钱将梨花卖给刘癞子?二房那几个,都比刘芳芳长得好看,那应该能卖五套三转一响。
光靠卖孙女儿,她能发财了。
真能卖去县城,二儿媳妇指不定会一声不吭。
现在一家子都搬走了,她手上只有一个陆春丫了。
后悔得肠子快青的陆老婆子,狠狠一跺脚:“明天我就上县城找秋霜去,一定要她给咱们春丫介绍个城里吃商品粮的,得争一口气,不能输给冬香家的。”
苗翠凤傻眼了:“妈,我跟小姑子闹翻了,还打过一架。”
“这有啥,一家人牙齿舌头哪能不磕碰到?”
陆老婆子一挥手:“我是她妈,她要不给咱春丫介绍对象,我躺她家不回来了,明天我带春丫上县城去……”
跟白苏预料的一样,果然请假回了城的沈知青找到门路不愿意回和平大队了。
沈知青办了病退,加上被大队辞退的周鸿波,还有即将嫁去县城的刘芳芳,那么药坊一下有了三个缺口。
本来年前单子多,药坊这儿就忙得热火朝天。
这下,不得不重新招工人了!
招工人就得考试,所以队上最忙的地方,变成了和平大队的图书室。
没文化是进不了药坊上班的,没怎么上过学的人想进药坊,就得到图书室扫盲班来学认字。
之前戚支书和李志强动员人去图书室学习认字,费尽了口水社员们也不愿意遭那个罪,有了进药坊的动力,这下图书室成天晚上爆满,还有挤到窗口听课的。
负责药坊,同时负责图书室管理的周长卿,忙得脚不沾地。
白苏于是将管理的事情接下来一部分,这天她在药坊车间盯着大家熬药,周长卿拿着一张报纸,还有一封信匆匆忙忙找来。
“妈,你看看这个。”
白苏接过报纸,赫然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跟她的相片摆一块儿的,是药坊的全景图。
这次署名了兰花笔名的文章,不再是豆腐块大小,而是好长一个篇幅。
她办药坊的事迹,占了整张报纸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