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丽的婚事吵吵闹闹足有一个月。
那几天,杨柳什么时候回来都能看到家里坐着一堆人,沙发上都坐不下,那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那儿。
所有人都一个目的。
“你这女子,怎么这么犟!姨跟你说了半天,你怎么油盐不进!”这是坐在沙发上那个短发一只眼睛有些白内障的女人说的。
“我们都是好心来劝你,你想想,自古一来,都是有媒有聘,你什么都不要,后悔在后头呢!”这位坐在小板凳上犹苦口婆心的劝着。
“是啊是啊!”旁边的一群年龄相仿的女人们纷纷点头附和。
李秀丽则梗着脖子坐在那儿,一声不出。
杨柳每次回家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也不由佩服外婆于兰花,这是从从哪儿找来这么多帮手,每天不辞辛苦的坐在这儿长篇大论,一到饭点就做鸟兽散,跟上班一样准时。
这不,时间差不多了。杨柳抬头看一下表。
果然,没一会,这群年龄接近,或头发有点白或眼睛有点问题的“热心人”就纷纷告辞,就似来时一样,不留一点痕迹。
李秀丽也终于松口气,从椅子上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到杨柳探头,还有心情开玩笑。
“小杨树,好不好玩?每天都跟唱大戏似的!”
杨柳同情的看看李秀丽,小声问道,“小姨,明天还有人来吗?”
“这群老娘们,成天吃饱撑的,倚老卖老,以为自己是谁?”吴彩云从房间了走出来透气,“对着别人家的事指手画脚,真是脑子——”吴彩云低低的骂了一句。
“婶子,你别生气。”李秀丽忙劝道,“我住在这儿已经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了,如果再因为这个让您跟着受气,倒是我的不是了。”李秀丽眼中满是抱歉,显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嗐!”吴彩云摆摆手,“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就把这儿当自己家。”
“我刚才听了一下,你妈的意思是?”吴彩云话风一转问道。
李秀丽扯扯嘴角笑了一下,“我妈以为这些天叫这么多人肯定能把我劝下来,她没想到我这么犟,所以刚才我那个拐了几道弯的四舅妈说,我妈现答应彩礼不多要,跟着大行大市走,到时候让我回家里备嫁就行。”
吴彩云看着李秀丽的脸色,犹疑的问道,“那你是怎么个意思?”
“婶子,你想说啥就说啥,不用那么见外。”李秀丽冲着吴彩云笑道,对于吴彩云能在关键时候收留她,李秀丽非常感激,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也处的像亲人一样。
“唉!我老了,有时候也不知说的对不对,你这件事,我本不该插嘴。”吴彩云欲言又止,终是说道,“不管怎样,外人看来,你俩是亲母女。”
“是啊,亲母女!”李秀丽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
“放心吧!婶子,我知道分寸,不过现在我不能答应的太快,不然我妈又该出幺蛾子了。”李秀丽狡黠的眨眨眼。
事情果然像李秀丽估计的一样,第二天那群打着为你好的亲戚又来了,话里话外无不是指责李秀丽绝情,又是一番声讨,总算是走了。在第四天时李秀丽松口后,杨柳松口气,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吧,没想到于兰花那方面也水涨船高,把说好的大行大市的彩礼钱变成了近乎翻一倍的价钱。
整个九月就在这样你来我往的扯皮中度过,就在杨柳以为小姨李秀丽肯定赶不上国庆节了,没想到却收到了让她当伴娘的消息。
说是伴娘,杨柳感觉自己更像是个工具人,拿着那个用大红绣龙凤的包裹,坐上车然后再下车,送到新房就行。因为正是国庆节,所以不用请假,因为这个杨柳有些遗憾,她想请假休息。
这天一大早,杨柳和吴彩云并林慧芳一起去李秀丽这边,而杨爱民则去了男方。
杨依依已经回来好几天了,和杨柳想请假相反,杨依依很不想请假,奈何于兰花和李秀红都要回村里,没人管她,所以她只好委委屈屈的跟着回了村里。
看着小姨一大早就洗脸化妆,杨依依就挤在旁边眼巴巴的跟着看,看着李秀丽的脸一点点的变样,杨依依的心里惊叹不已,正要凑上前让人帮她化个妆,就被抱着孩子的李秀红一把揪住。
“不是让你专门剥葱剥蒜,我一个眼错不见,你就跑得不见影。”李秀红压低了声音骂道。
杨依依回头看了一眼,小姨李秀丽穿着粉色的婚纱光彩照人的坐在床上,仿似一个发光体似的吸引着人的目光。
“看什么看!”
杨依依感觉到头被打了一下,随之身子已经被那只手拖着往门外走去。
等到杨柳几人坐着杨爱民借来的小汽车到外婆家门口时,正好碰上父亲杨爱国。
杨爱国骑着大摩托,头发被吹得往后飘起,看到吴彩云忙叫了声“妈”。
杨爱国眼睛扫到一边的弟媳妇林慧芳和杨柳时,突然感觉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导致他又把眼睛移向大女儿,仔细的看了一眼,没错!就是大女儿。
有多就没见到大女儿了呢?杨爱国心里默默计算,好像从大女儿过完十二岁生日,自己就再没见过这个大女儿,每次去吴彩云那儿,大女儿总是在上学还没回来,他也习惯了。
今天乍然见到穿着粉色旗袍的杨柳,杨爱国一瞬间竟疑惑了,这真是自己女儿吗?似乎只是两个月不见,女儿的脸上已经脱了那种孩童的稚气,站在那儿,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荷似的轻轻摇摆。
“爸——”杨柳再次叫道。
“嗳,”杨爱国回过神,有些不自在的转过身,当头往岳母家走去。
吴彩云小声的嘀咕着,“跑那么快干什么,没看到我老婆子在吗?”
杨柳知道奶奶的心思,她不愿当着孙女的面说出父亲不亲她,但是,杨柳轻轻咬了咬唇,父亲也不愿再关心自己了吗?
等到进了李家,又是一副热闹景象。
看着已经搭起的红色的喜棚,还有四处忙乱的人们,杨柳几人忙往屋内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