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你凭什么得出这一结论!”汉王李元吉气愤道。
要知道刚才侯君集说出王兄时日无多的时候,他还激动了一会儿。
毕竟皇兄的太子李隆基还未加冠,在朝中也无多大威望,自己或许可以……
只是侯君集又道御医说无异常。
这不是摆明了消遣人吗?
“汉王莫急,且听我细细讲述!”侯君集有些紧迫地开口道。
“好!我且听你狡辩!”汉王李元吉双手抱胸,神态很是不爽。
“固然,御医称陛下没事,但他们也说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向他们问诊了。”
“而在此之前,约莫三月之时,陛下曾经下命召药王孙思邈入长安。”
“如今那孙思邈就住在万年县县衙后院。”
“而陛下这段日子里也曾经多次去往万年县!”
说话间,侯君集露出一脸自信。
这些个情报可都是他苦心经营的各种关系网在这段时间内苦苦打探出来的!
或许一条两条所蕴含的消息不多。
但是若是将其部综合起来,无疑能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所以陛下知晓时日无多,想要寻药王孙思邈为自己续命!”
“而宫中御医之所以认为陛下无恙,只是因为他们长久未被召见,并不了解陛下最近的状况。”
“另外一方面,也是陛下刻意隐瞒的结果。”
关于侯君集的那些消息来源,倒是无人怀疑。
潞国公既然敢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
那就证明这些消息他已经取证证实过了!
换句话说,陛下真有可能时日无多想要找孙思邈续命!
一时间,许多人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那后面的几件事你又怎么说?”汉王李元吉再次质疑道。
只是他的面色又变得深邃了起来,似乎将自己的情绪给悉数藏了起来。
侯君集笑了笑:“这召集丹师炼制什么火药爆竹以及建造海船外出经商,都只是陛下的借口罢了!”
“诸位可还记得,秦始皇当年做了什么?”
闻言,汉王李元吉脱口而出:“派徐福前去蓬莱仙岛寻取神药!”
侯君集点了点头:“不错!恐怕陛下如今便是这个打算!”
“他欲命人炼丹以延寿!这才以火药为借口召集丹师。”
“与此同时,他也向效仿始皇帝,命人出海探寻仙人踪迹,求取仙药!”
“这才建造了庞大的舰队!”
“所以陛下的目的,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延寿?”郑安恍然大悟地道。
“不错!陛下原先应该已经安排了身后事!”
“只是近些时日来觉得不甘心,便自各位手中借得了一大笔钱,同时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通过丹师所炼制的丹药延寿;另一方面也是找仙人求取神药!”
侯君集满脸大聪明的模样,信誓旦旦!
听了这话,就连一开始反对意见最前列的李元吉,此时也没办法反驳了。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
一件两件或许还是巧合。
可是这么多件事情接连发生,难道还能用巧合来形容吗?
闻言,那崔弥当即开口询问道:
“那依照潞国公之见,我们应当如何?”
侯君集笑了笑:“很简单!”
“第一步,便是尽快将手中的债券部卖光。”
“陛下发行的国债,可不一定可信!”
“更何况,陛下随时都有可能驾崩,到时候这些个写着购买额度的票证,就都变为废纸了!”
几人点点头,开始思考如何甩卖手中债券。
。(本章未完!)
第一百四十四章侯君集的证据
让他们折价卖出,必然是万分不肯的。
可若是不折价,一次性那么多家出货,也很难有冤大头接盘侠能够将其吃下呐!
侯君集却不管这些。
反正他第一时间就将国债抛售掉了。
丝毫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其次,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在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了!”
侯君集开口道:“陛下时日无多,而我们接下来的一举一动,则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各家的状况。”
“将银子收回之后,我们可以各寻出路。”
“安静等待陛下驾崩,什么都不做。”
“亦或是找一定的办法来获取更进一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依照各位自家的想法。”
“不过在我看来,如今太子年幼,又无威望!”
“而陛下又以诸多手段来迷惑我等!”
“语气等待陛下驾崩,太子顺势即位。”
“倒不如我们另寻明主!”
闻言,众人神色莫名。
其中,李安俨顺势问道:
“敢问潞国公,有何人德行高于太子,更适合作为未来的君主。”
侯君集洒然一笑:“此人远在天边,却也近在眼前。”
一时间,众人将目光对准汉王李元吉。
若说天底下有谁可能有这个继承的希望,那无疑就是这位陛下的弟弟了。
李元吉自己则是有些错愕。
“不行不行!”
“皇兄为君,我为臣子。即便皇兄驾崩,承乾继位也是理所应当!又如何需要我来继位?”
侯君集则是笑着道:“汉王此言差矣!”
“想当年,陛下在玄武门夺得皇位,可并不是名正言顺的!”
闻言,汉王李元吉也是目光微动。
当年他还是个稚童。
但也知道当初的太子,乃是李建成,而非李世民。
而李渊也是一直想要传位给李建成。
只是自己这位皇兄通过手段与宫变,这才顺利成为大唐的君主。
不过一直以来,这位兄长对自己也颇为和善。
如果说要谋反,汉王李元吉倒是内心颇为犹豫。
但侯君集的一席话已经令他心动。
与此同时,李安俨也是看出了李元吉的动摇。
于是开口道:“天下,有德者居之!”
“如今承乾太子年幼,不宜继承大统。首发更新@”
“我认为应当由汉王指引大唐的未来方向。”
“等到将来太子成年,大唐稳定下来,再还政于太子!”
“如此,方能不出纰漏。”
在场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个借口。
毕竟汉王虽然年长于太子,但也仅仅年长一岁而已。
可此时,李元吉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吗?。
第一百四十四章侯君集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