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跟着大人是有吃有喝,都高兴,也忠心。
可那也及不过大家一起打过仗,过命的兄弟啊。
尤其是那个救了苏南丞一命的钱通,是个三十多岁的憨厚汉子。一把子力气,不是个会算计的,但是实心眼的很。
如今天天跟着苏南丞。
曹得禄家的财富真的是不少。堆在院子里,光是金银珠宝古玩玉器就可观的很。可见这陛下跟前的第一大太监不简单。
这些东西,大半都是送礼的东西吧?
这还不算。这只是面上的。
苏南丞此番,就相当于是抄家。
所以他叫人将这些抬走,直接先送去城防营。
兄弟们知道这是伤亡抚恤和补助之类的,自然看的好好的,谁也动不得。
「你是曹家的管家?」苏南丞看着被带到眼前的人问。
那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着精明的很。
那人赔笑「小的正是这家里的管家,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嗯,你们家老爷自愿献出家产,为我大元的将士们添砖加瓦。如今这面上的我就带走了,还有一些,就要你说说在哪里。」这些堆在家里的是一部分,还有钱庄里的,还有铺子之类的。这就要他们自家人说。
「这……敢问大人,我们家老爷人在何处啊?」管家不抱希望的问了一句。
「如今不知,不过两日还不见,你心里应该有数。你们家老爷是陛下跟前的大太监,本也不该有这么多财富,如今这些都要送进宫中。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苏南丞看了一眼廊下站着的女人和孩子「放心,你们既然是他的家卷,我不会叫你们流落街头。这宅子你们留下也是祸害。就搬家吧,我会给你们留一些银子,足够你们过一辈子了。」
抄了人家,那几个女人和孩子好歹孤儿寡母的,不能不给人家活路。
管家一听老爷可能死了,还敢说什么?
老爷在,那是多少关系都能找,可老爷不在,他能说什么?
免得不听话被带走,于是麻熘的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这曹得禄,不愧是皇帝跟前的大太监。
庄子铺子竟是不比侯府少。
钱庄里存的钱更多。
抄了一个他,真的足够给京城驻军们用。
但是这只是一时的,大军要开拔,要的粮草和钱就不光是这一点。
苏南丞很清楚,就算向将军十万大军北上也休想把北夷人怎么样。
顶多把人再送出雄山关就算了。
但是这么多天,人家都在北方,指不定北方都被抢成什么样。
送走了北夷人,内部的动乱也不定能平。
要是实在有比较厉害的人起义,那搞不定大元就不是大元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苏南丞也不愿意看北夷人占领了大元。
好歹亡在自家人手里,大家还有机会翻身,至少不管怎么样,还是一样的人。
要是亡在北夷人手里,南人真就猪狗不如了。
苏南丞当然做不到力挽狂澜,可是能做什么的时候,手软不得。
抄家这种事,谁去抄,谁赚翻。
这是不必细说的。
苏南丞急着要这个差事,也有这个心思。
接连五天,将十几家无主的府邸抄了,城防营堆放的财物都已经放不下了。
自然有人看不过去要说什么。
可惜苏南丞早就跟向将军,贺都督等人打了招呼。
何况如今这些武将们气焰正胜,鄙视那些跟着
老皇帝试图「南巡」的文官。
正混乱的时候,文臣也不敢多说什么。
也还好这个朝代并没有像苏南丞知道的某个历史上的宋明那样重文轻武。
主要是人家也没经历过五代十国那种武将可劲儿作,把中原大地作的民不聊生的事。
也没有一个黄袍加身的将军开国。
所以,纵然地位比之文臣差一点,也就一点。
这种时候,打仗还得靠武将。
最要紧的一点是,文臣们现在普遍理亏。
当然,这不会太久。
等到安定下来,他们就会找后账清算。人性如此,历朝历代朝堂上的党政倾轧都是一样的。
无非是如今一切都太快,从去年立太子到现在,支持别的皇子的人还没来得及调头,他们主子就都死了。
别说是他们主子,如今老皇帝都被掳走了,谁要这时候反对新帝也得掂量。
不过苏南丞现在不管这些,他争的就是一个快,众人没反应过来就好,赶紧该拿的拿到手。
等新帝登基,苏家地位更上一层楼,侯爷可就是帝师了。
苏家如今比当年支持三皇子时候更有实权。
苏南丞自己更是如此,等新帝登基,他要不升官就见了鬼了。
他就不信新帝敢在这时候卸磨杀驴。
只要新帝敢,苏南丞就敢把郊外的废太子接回来,去你大爷的,老付家又不是没人了。能废就能立。
以前是靠皇帝,现在嘛,是靠那个亲近他的皇帝。
拼死一回,不能白拼。
如今是二月头,天气是渐渐暖和起来,大家也担心如今在北边的北夷人再度南下攻城。
宫中开始预备新帝登基的仪式,但是新帝也发了旨意,命聂将军收拢残部,又命西北的许将军分兵川宁府。
还给锦州发了一封信,新帝的口吻写的也算给足了面子。
大概意思是,咱们内部的矛盾还是关起门来自己解决,要是你执意这时候闹事,叫北夷占据了大元,日后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云云。
向将军的队伍如今退出京城,都在外头休整。
这时候新帝不敢有一丝一毫耽误,但凡能集结起来的粮草都送给大军。
有苏南丞抄来的东西,至少大军的军饷有了一部分。
苏南丞也已经将步兵营和城防营死去的将士们的抚恤发了下来。
受伤的看轻重都有补贴,没受伤的也有一些奖赏。
还有城中百姓,损失重的,死了人口的,被抢走人口的,都有补偿。
二月十三,苏南丞去长公主府拜见。
长公主府也被劫掠,但是当时长公主不在府上,也是骆川贤机敏,一早就将他母亲送去了城中一处偏僻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