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不是说了进出金都查得很严。”林静波说。
“你是西州人,进金都不很正常吗?”宋琦注意到小区绿化环境非常不错。每条路的两旁,前有低矮的冬青或小叶女贞等灌木,后有银杏、广玉兰、桂花等高大一些的树木。虽然大都还是小苗,但绿意盎然,假以时日,棵棵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记得刚才那个瓮城吧?”林静波没直接回答,“整个金都府,五区十三县,就是‘西州的瓮城’。在瓮城的人,只能在瓮城。人,算大夏民国的公民,也算西州即将成立的大蜀民国的居民。这是去年大夏和西州定的协议。”
“你妹妹曾问我‘去年那事过去没’,小旭姐指的是不是这个协议?”宋琦想起遇到史风云、林小旭姐妹时,双胞胎问的问题。
“是,那个《夏西友好协议》其中一条规定金都府的居民每家每户的十岁以上的子女,至少半数需前往大夏居住生活。听说西州跟南国也签了《吴西友好协议》,南边的情况和金都府一样。”林静波说,“当初以为过去住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现在看来,回来机会不大。”
“为什么要这样呢?”宋琦冥思苦想没有答案。
“搞不懂那些大人物们怎么想的。也许他们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吧。”林静波停下脚,“到了,九号楼二单元二楼。”
宋琦在小区里一路走来,所见的楼不是五层就是六层,都是新盖的,在明亮的路灯下,有种一尘不染的感觉。每个单元门口的雨棚下都亮着一盏至少100W亮着白光的灯泡。
“锁呢?”宋琦把车推到灯下,扎好车发现衣架下没有自行车锁,前车筐里也没链条锁、U型锁、钢缆锁之类的锁具。
“锁?”林静波一愣,随即笑着说,“在金都府,自行车不用锁,没人偷。”
“哦。”宋琦拿上行李包,看到这栋九号楼与前面的十号楼相隔甚远。
两楼中间是一片地势高低起伏的草地,灵动的假山、古朴的小亭子、仿木制的石凳,精致的小池溏等散落其间,几株木槿和碧桃树下,无忧的孩童正在戏嘻玩耍,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我父亲两年前出车祸去世了,家里是母亲、我和一对双胞胎妹妹,小浩、小冉,今年十一岁,小学五年级。”二人上楼时,林静波给宋琦做着家庭成员介绍。
“阿姨,您好。”宋琦随林静波进到她铺着白瓷砖地板的家,向一位四十左右妇人问安。
宽畅的客厅妇人正坐沙发上看电视,见闺女带着一个大男孩进来,起身看着宋琦。
妇人高挑的身型略微有些发福,两鬓略有白丝,双目深邃。
“妈,他是齐白,从潶坔来,要回金都。他认识安澜她们。”林静波在门后鞋架上换着做着拖鞋。
“你好。”静波妈很热情。
宋琦把行李放在门角,指指脚上鞋,小声问林静波,“静波姐,我换鞋吗?”
“你不用换。”林静波笑着说,“我穿高跟鞋太累了,换拖鞋舒服舒服。”
宋琦来到客厅沙发前。
客厅很大,至少40平米。沙发在正中,对面矮柜上是一台彩色电视机,没有换台的旋转钮,也没1234的换台按键。21寸的屏幕里,一个身穿西装的女人正在讲述国际上的新闻。
“齐白,别拘束。”静波妈很平易近人,微笑着问宋琦,“还没吃饭吧?小波也没吃,你俩先去餐厅吃点儿吧。”
“阿姨,谢谢。我吃过了。”宋琦快忙回答。
“那你坐,看电视。”静波妈先坐了下去。
“小波,你饿了吧?餐厅留的有饭。”静波妈又说,“刚才你们海关来了个电话,你先回电话再去吃吧。”
“好,妈。”林静波应着,走到大门旁的矮柜前,柜上放着一部粉红色的电话。
林静波拿起电话,拨了个号,听见对方接了电话,随即说,“马中士,齐白是去金都的,你也不说一声。”
“小林,对不起,我忘了,不好意思啊。”马中尉的声音也传到宋琦耳中。
“别的有事吗?”林静波问。
“没了。”马中士。
“再见。”林静波说。
“再见。”马中士。
林静波挂了电话,看着宋琦说,“齐白,你坐呀。”
“好。静波姐去你吃吧。”宋琦坐了下来。
林静波去了厨房洗了洗手,转而去了隔壁的餐厅。
“齐白,你是大夏潶山选派来西州的吗?”静波妈开门见山。
“是的。阿姨。”宋琦城实作答。
“让我看一下你的临时身份证,可以吗?”静波妈问。
“当然可以。阿姨,给。”宋琦从上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双手呈上。
静波妈接过看了看,还给宋琦,问,“你一会儿去金都府大酒店?”
“阿姨,是的。”宋琦答。
“在潶坔你是怎么认识小澜她们的?”静波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