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岚没想到段茗琛还有这么个觉悟。
也是,没个功名在身,就算认得字,在小县城里赚钱也不容易。家里的地需要人看着,四儿子显然比二儿子靠谱不少,种地之余教家中的孩子念书识字,刚刚好。
乔岚点点头:“那去县城买些笔墨回来吧,给家里的孩子都备上。”
哪怕不能科举,让家中的儿孙认认字也是好的。
事情吩咐下去后,王氏带着屋内的众人拟定了一个清单,准备给乔岚看。
段家几个儿媳都识字,算不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持家打理后院的本事还是有的。
王氏去了乔岚的屋内,把单子递了上去,“娘,我想另外买些刺绣用的物件,买几个架子和彩线,绣些东西出去卖,顺带教教彤儿和飞燕。”
“娘,这买线和架子的钱我来出,若是赚得了银子,我交一些给娘您添作家用,另外的我想攒下来给禹行读书用,再给彤儿攒点儿嫁妆。”王氏赶忙表露着决心。
王氏听老太太的意思,家中男儿都是要读书的。在王氏看来,这蓝田县里的先生不一定比得上家中的几个爷们。让段茗琛来教她是放心的,再不济还有一个段茗青。
现在孩子还小,可以跟着家中的长辈学学,长大了得另外请先生的。
段思彤的嫁妆她攒了数年,奈何抄了家,什么都没了。如今女儿年纪大了,更需考虑这些事。
乔岚还在看单子,听到这话忽的视线从单子上抬起。
王氏赚钱的想法她赞同,不过乔岚还没想到孩子将来念书的事,以及孙女的嫁妆。只能说还是亲娘关心孩子,这一点乔岚自愧不如。
“你想刺绣攒钱是好事,这架子和绣线的钱从公中出吧,绣得好你就卖,绣的不好自家留着穿,这钱我也不要你的,你自己攒着吧。嫁妆的事不着急,等相看好了人家,我这个做奶奶的来出。”
话说到这里乔岚又看了一眼单子,“我还打算让彤儿和飞燕一起念书,你要教她们刺绣,就得和念书的时间错开……”
乔岚自顾自说着,完全没注意到王氏神情的的变化,王氏的眼眶逐渐湿润发红。
“……这单子上的纸笔多定一些,家里孩子这么多,这些不够分。对了,书呢?孩子念书得买书……”乔岚发现了关键问题。
王氏:“娘,三爷说,书的事情他来解决。他背下的书不少,到时候默下几本给家里的孩子用……”
乔岚点点头,这买书的钱就省了,不错。
乔岚看了一圈,确定没什么遗漏了。转身去里间掏出了钱匣子,给王氏递了二十两。“你先拿着,该用多少用多少,回来给我报个数,要是不够再说。家里事情多,老二家还要照顾孩子,老三的闺女小,你明天去城里找个干活的婆子回来,帮着洗衣做饭……”
“娘,我能做过来的,要不我们还是别请婆子,把这个钱省了吧!”王氏劝道。
衣服用不着日日洗,顶多每日烧火做饭有些麻烦,累是累了点儿,她一个人忙得过来。
乔岚这就不赞同了。
乔岚:“这活可比你想得多多,以后还要喂猪喂鸡打猪草,一个婆子兴许不够。明年家里要请一帮人种地,你得时不时去地里照看着,还是请个婆子帮帮你们。再说,你不是要教彤儿她们刺绣吗?哪来的那么多时间?”
在乔岚看来,段家说是破落了,那也是跟之前相比。
一个大宅子加两百亩地,连带系统里攒着的银子还有百来两,只要不挥霍,在乡下怎么都能把日子过快活了,没必要天天磋磨媳妇。
见婆婆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氏没再拒绝。
乔岚觉得人多好办事,大家伙都轻松,左右家里不缺二三两银子,请个婆子就是了。
王氏却觉得婆婆这是体恤她们,爱护她们。可家里的这样的光景,能省一文钱是一文钱。
可她拗不过婆婆,只能照办了,大不了自己抽空多做点儿绣活,把这银子的缺口给补回来,也是一样的。
到了晚上,乔岚吃饱喝足躺在床上开始看系统强国课。
她一边看一边圈重点,把有用的东西都做了记号。
【第一节强国课到此结束,请宿主课余时间牢记课文内容,反复巩固。现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任务:改善所有的土壤质量,把所有的空闲田地质量往上至少提升一个档次。
作业时间:现在——立春
系统将会每周测量土地质量,从而进行阶段性评价打分,满分100分,60合格。如课后作业不合格,将会进行惩罚。
请宿主借用系统工具努力完成任务。】
乔岚刚刚听完了两个小时的大课,这会儿躺在床上眼睛都快闭上了,就听到什么课后作业,作业评估,还有惩罚?
【什么惩罚?】乔岚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会对宿主进行一些巩固功课类的惩罚,视分数而定。倘若宿主评测不及格,且不完成惩罚任务,数量累计五次即为一次任务失败,失败三次系统会强制剥离……】
乔岚这会儿彻底睡不着了!
这叫什么事啊!一把年纪了,上课要写作业,作业写不完还得受惩罚!
【只有惩罚,没有奖励吗?太不公平了吧!】
【有的哦,宿主,奖励是一份计划书,专门为宿主名下的所有土地提供的最适合发展的计划书。】
听到这个,乔岚还算放心。
【行,明天再说。】
明天再找人肥地去。
课后作业的测评以周为单位,也就是说,每周都要写作业,每周都不能偷懒,得把所有的土地都给改善成功了,任务才算成功。
乔岚困得厉害,脑子开始短路,想着肥地不是太难,等她睡醒了再说。
第二天早上,王氏带着柳氏及家中几个男丁赶着马车去镇子买东西。
乔岚则是带着孙儿们去了后院。
段家的后院有一口井,多年没用了,井水不大干净,孙伯找了村中的匠人过来淘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