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晴刚把羽纱分好,刘氏几个和子禄他们都过来了,见了子晴笑道:“我一早就想着妹妹今日该送点什么好东西来呢?”
子晴把衣料一一递给她们,说道:“年礼没了啊,还想着要什么好东西?”
“姐,我听说了,要好几十两银子,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去。”子喜笑道。
“你要诚心的就自己去买了来送到你大姐家,还等着你大姐问你要呢?”刘氏笑道。
“说到这个,晴儿你自己去这边库房看看,有合适的东西你自己也挑几样,每次都是亏着你。”曾瑞祥坐在了子晴身边说道。
“爹,一家人不用这么外道的,我如今也不缺什么,等需要了再说。”子晴婉拒道。
刘氏见了子晴拿来的点心,问道:“哟,哪来的点心?做的可真精致,都不舍得往嘴里放。”
陈氏和杨氏中秋时吃过,倒还没怎么惊奇,倒是傅氏见了,暗自感叹,就连她爹娘家也做不出来这些东西的,可见,给子晴送礼的品级肯定不小。不过,她以为是文家。
一家人正坐着说笑,周天清过来送年礼,给曾瑞祥这边送来了一口袋的糯米和一小口袋的芝麻,因为他知道,曾瑞祥把水田都佃了出去,肯定没有种糯稻。
沈氏见了忙道:“大老远的你抗半袋子米过来,得多沉呀?夏玉呢?没跟你过来?”
“她说等年后了过来住两天,陪陪岳母。小文的事,多谢二哥二嫂。等年后,我让他来给你们磕头。”周天清说道。
夏玉这一年也就中秋那会回来看了田氏一眼,也没住几天,被秋玉赶走了。因为夏玉在。周氏什么活都扔给夏玉,夏玉身子不好,脸皮子还薄。勉强撑了两天,秋玉见她脸色不好,便赶紧让她回去休息了。
“磕什么头?孩子是个懂事的,我听子新说过了,他亲自带着一块学呢,只怕还得几年才能出师呢。”沈氏笑道。
周天清坐了一会,便要回去。说是不放心夏玉一人在家,小文要腊月二十才回家呢,沈氏听了也不好强留,拣拾了些吃食和两块棉布,用子喜的马车送他回去了。
“娘。小文真的跟着子新在学医术呢?”子喜问道。
“哪里这么快学医术,听说刚学辨认草药。这孩子还行,虽然你二姑娇惯了些,但是知道体谅大人的辛苦,在药铺做学徒,一月还有五十文铜钱补贴,听说,除了偶尔给师兄们买点小吃,他从不瞎花。”沈氏说道。
“子新说学医就学医。我还以为他说笑呢。还有,子军,听说也是借了岳家的什么光,在县衙找了份事做,也还不错,他比较活泛。”子喜笑道。还记得那一年六人去赶考,只有子喜一人中了,如今,除了夏甘永还在坚持,子寿还在彷徨,其他的,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你还别提子军,你堂叔如今可是熬出来了,那孩子,听说出息了呢,每次回家还记得来看看我们,只怕过几天回家会来找你们聚聚。”沈氏笑道。
“嗯,可是有些日子了,我还记得那会他们六个在我家的凉亭上商议做策论呢,一晃又好几年了。等什么时候人齐了,我请他们几个吃顿饭。”子晴说道。
子晴最近仍在坚持写《光阴的故事》,可惜,进展太慢,主要是这个毛笔字真心不擅长。好在子晴也没打算拿来出书,只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吧,将来留给自己的儿女看看。
正说笑呢,林康平过来接子晴,沈氏说道:“还是这边人多,只差你大哥一个,不如,你们也过来吃饭,大家一块还热闹些。”
“可不,我早就想说了,还像以前一样,大家在一块多好,你大哥说了,凑份子过年呢,娘,你说多少合适?”刘氏笑道。
“都说了不用,东西大都是晴儿拿来的,够够的了。”沈氏笑道。
“那我们四家一家五十两,妹妹就不用再掏了,你们三个有意见吗?”刘氏先说道。
“没,应该的,回头我就给娘送来。”陈氏忙道。
傅氏和杨氏也应和,笑道:“还是这样有趣。”
子晴笑着要和林康平离去,林康平说道:“我们年前还是有不少事情,等年后了再说。”
林康平的话刚说完,就被刘氏几个嘲笑了一顿。“显见的就你家大业大,我们都是小家小户的,什么事也没有?”刘氏笑道。
“大嫂,你还真别说,咱们这几个人里头,还就妹妹家业大,你不服气也不行。”陈氏笑道。
“哪里,人四弟管着那么大的玻璃厂子,还有什么一期二期的,人家不也闲着?”刘氏笑道。
“好,大嫂,我说不过你,明天开始,我把孩子们叫过来,还有,打发小紫过来帮忙做饭。”子晴忙道。
“这还差不多。”刘氏笑道。
子晴跟着林康平进家,问道:“今日傅大人找你何事?”
“还不是一到冬天,小偷小摸的多了,想着能进牢里有个温饱,如今要到年底了,又正值考核的时候,傅大人说挑了二十来个看着还算老实些的,想放到庄里来。”
“你答应了?”
“嗯,庄里的人我挑了十来个好的,预备放到粤城去,正好要人补充,人已经送过去了,我让林安盯紧些,有不思悔改的,一律打发出去。”
子晴默想一下,庄里这几年陆陆续续地小规模添人。如今大概有七八十人,刚出生的小孩不算,加上这一批,还真是不少了。已经成亲的有五对,分出去了一百亩的沙地,看来,庄里一共才四百亩的沙地,八十多亩的水田,三十多亩的禾笋,二十多亩的莲藕,剩下的是水库、作坊和山头,这以后的分工,看来还得重新核计。
王婆子一听子晴说这些日子要回娘家吃饭,便说道:“正好想跟奶奶求个恩典,我老婆子岁数也大了,想回家跟儿子一块养老去,不如就此辞了。”
子晴一听还有些不舍得,劝道:“王婆婆想回家跟儿子过年,先家去住些日子,不如等元宵节后再来,辞工就不必了吧?王婆婆即便不想做了,还是可以留下来养老的。”
“不了,一晃也十年了,我今年都六十二了,该回家去抱养孙儿去,以后,我想奶奶了,上门来看看就是了。小紫这丫头我看着还好,差不多的能对付了,奶奶再挑一个给她打下手的,也就够了。”王婆子说道。
子晴见王婆子如此一说,也不好强留,王花匠这些年一直带着林兴,倒是不愁没人接替他,而且,康庄的桂花树苗都已经移栽完了,王婆子也是知道没什么大事了,才请辞的。
子晴只得还了对方的契约,结算了工钱,还封了三十两银子的大红包,说道:“要是有什么难处,千万别掖着藏着,直接上门来,但凡能帮上忙,绝不推脱。”
王婆子夫妻两红着眼睛给子晴磕头,相携离去,子晴打发林兴送了回去。
小年过了,家里人开始巴望着子福回家,每日沈氏总要念叨好几遍,刘氏说,不到年根,估计是进不来家门的,路途在这摆着呢。
子雨夫妻两是腊月二十六过来送年礼的,见子晴一家都在这边吃,便也嚷嚷着要住一天,打发下人回去说一声。没想到夏太太倒是很通情达理,说住两天也没关系,难得回娘家一趟,多跟哥哥姐姐亲近亲近。
可巧,子新和子军子文几个在腊月二十七过来看望曾瑞祥一家,几人合伙送了不少东西,沈氏留他们吃饭,夏甘永和他们几个也是相熟的,几人在书房谈笑,回忆往昔赶考的笑话。
这时,子福进门了,还是书睿和书彦去开的门,两人一路跑着喊回来,“大舅舅回来了。”
众人听了忙挤到了门外,子福进了门,见这么多人在院子门口等他,笑道:“倒像是下了帖子似的,这么齐全,都知道我今日回家呢?”
“可不,大哥,我为了急着见你一面,还没回家呢?还行,没白等。”子雨先笑道。
沈氏拉着子福的手,进了厅堂,刘氏忙去打水洗脸,子福知道大家关心的是什么,先对曾瑞祥和沈氏说道:“已经定了,年后去京城,直隶京县知县。”
“呀,大哥,以后我们可以在一起了,不如把大哥把以前的房子卖了,咱们住一起吧,你买到我隔壁来。”子喜先嚷道。
“人家大哥有官衙的,你嚷嚷什么?”傅氏推了子喜一把,子喜忙道:“我也是高兴过头了。”
“见到圣上了?”曾瑞祥问道。
“见到了,说是见我这六年的粮食水利做的还不错,说是京城周边的荒山荒地也不少,让我好生做三年,解决京城周边百姓的吃饭问题,说是做的好,三年后提升,做得不好,三年后打发我去偏远的地方好好历练。”子福苦笑道。
“大哥,以后不会皇上看哪里的人吃不饱饭,就把你发配到哪吧?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子晴问道。
“啊?大哥,你不会这么惨吧?真要把你发配到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可怎么办?”子雨问道。
“呸,大吉大利,小丫头口无遮拦,请菩萨原谅她的无心之过。”沈氏说完瞪了子雨一眼,子雨满腹委屈地看了子晴一眼,子晴偷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