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年的仪式对敏若来说就是两个字——无聊。
繁琐倒是不尽然,&bsp&bsp比起她上辈子见过也被迫经历过的繁琐仪式,清宫过年的仪式可以算是简化过的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她上辈子待那个架空地的作者设定仪式的时候乱七八糟地把几个朝代编到一起去了,就显得异常的啰嗦冗长而麻烦)。
只是不管简单繁琐,&bsp&bsp这种一板一眼的仪式都会叫人感到无聊。
或者说宫里的年不是过来高兴的,而是过的展示给大家看的,&bsp&bsp每一个人都是参演者、又每一个人都是观戏客。天家威严礼仪规矩展示给每一个人看,好像只有天底下最麻烦热闹的规矩流程才最能体现天家威仪与尊贵地位。
敏若还是躲懒,&bsp&bsp早起梳妆时只在盘发上戴了一只轻巧精美的金累丝七凤钿口,每只凤头顶饰有米珠一颗,凤口衔珠而垂,或碧玺、或玛瑙、或蓝宝,&bsp&bsp雕琢似半开的花苞形状,亦用米珠链穿着,间有赤金造的金花头箍住宝石连接两端,&bsp&bsp钿口两边依样排开,&bsp&bsp唯正中一只凤口下衔着的是一颗莲子大的东珠,&bsp&bsp愈显端雅不凡。
这只钿口是时下难得的打造得华丽又重细巧的首饰,&bsp&bsp是进宫前在宫外的银匠手里打造的——近年来宫中的喜好虽有往精细发展的趋势,&bsp&bsp但金饰还是以华美为主,&bsp&bsp沉甸甸的一件件,要戴出这只钿口的感觉,&bsp&bsp敏若少不得又得插戴满头。
倒不是戴不起,&bsp&bsp主要是脖子累。她现在虽然已经极力寻求轻巧,但要保证大方美观轻巧而不失华丽,这钿口还是四两朝上,&bsp&bsp加上一头沉甸甸的盘发,&bsp&bsp压在脑袋顶上也不大轻巧。
要换成那些沉甸甸的“实在”首饰,&bsp&bsp她干脆别活了。
上辈子低头低得多了,后期脖子疼得厉害,稍有不慎就头昏眼晕的,敏若这辈子格外注意自己的颈椎健康,素日能少戴首饰就少戴,今天出来之前心疼地摩挲了三四把脖子,发誓出了十五保准让它好生松快松快。
但一来慈宁宫来,见众妃嫔都打扮得光彩耀目,头上珠玉光辉璀璨,就连年迈的太皇太后都戴着两支沉甸甸的双喜寿字连凤钗,一时心内肃然起敬——都是战士啊!
然而尽管她已自认打扮得十分“简单朴素”,这件钿口还是为她吸引到了不少目光——主要是七凤加东珠的搭配,如今宫里戴得起的嫔妃没几个,除了她就是佟皇贵妃,几个嫔有心但尚未敢一试,从康熙口里听到过口风的想不妨再等等再名正言顺地戴,余下几个近年愈发佛系,已经过了艳羡旁人头面首饰的年岁。
宜嫔张口有心想要酸一酸,但毕竟前几日刚被人家轻描淡写地骂得很惨,敬茶给人赔罪过,回去又被姐姐念了整整两日,如今心里才生出这个想法便下意识地瑟缩,一是那天丢大脸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二是条件反射般地感到有些耳朵疼——这个纯粹是被郭络罗常在念出来的。
何况又是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哪怕真借她几个胆子让她搞事情她多少也有点不敢。
于是她环视殿内,想找一个跟她想法差不多的人,俩人共鸣一下。
可惜少数几个盯着敏若的钿口流露出艳羡神情的都是极低位的嫔妃,宜嫔感觉跟她们共鸣多少有点掉份儿,看了看荣嫔、惠嫔等人,她这会也不在意往日的不和了,还特地看了德嫔一眼,结果这几个脸上笑得一个比一个温柔娴雅,丁点看不出心里想的什么。
宜嫔心里头不屑,在心内哼了一声,没敢表露出来。郭络罗常在已经从她的神情中察觉出不对,正眼含告诫地望着她。
去祭神祭祖的时辰没到呢,太皇太后只先请下了殿里供着的南祖宗板,带着太后、康熙与宫妃们行礼磕了头,起来在暖阁里坐着等时候。间瞧了敏若一眼,笑道“这衣裳你穿着好看,头面也精致,你这年岁,正该好生打扮得明艳些呢。往日一水儿的湖蓝水绿,你性子又缄默少言语,倒不显得年轻俏丽了。”
佟皇贵妃听她言,暗扫了敏若一眼,心道这人倒不如说是懒怠少言语。那边阿娜日支着下巴,听太皇太后的话便瞧敏若一眼,眨巴眨巴眼睛,心里不知想着什么。
敏若嗔怪道“老祖宗您上个月还说我穿水绿好看呢,可知也不过是哄我的了。”
太皇太后一时失笑,摇摇头,指着她道“瞧瞧,瞧瞧,这张嘴啊,半点不饶人。”
正说笑着,一时到了去祭神的时辰,太监进来回禀,太皇太后率先起身,众人随行在后,康熙与太后一左一右搀扶着太皇太后,皇贵妃随后,敏若略顿一步,避免与皇贵妃并肩而行。
她觉得她的皇宫生存经验大概可以单独开一门课,就叫“后宫生存指南”,如果在现代穿插小常识走沙雕风整理成书,一定爆火!
假如这辈子眼一闭她真三生有幸能再穿越一次又正好回家的话,她这两辈子活的就都是经验积攒,到时候写宫斗,一定没人写得比她真!
这种宫廷大场合对她来说略有压迫感,她在心里头乱想了一会,放飞脑洞出去,想起阔别已久的空调电视冰激凌,她爸做的烧牛肉烧排骨红烧肉,心情略轻快了些。
祭祖无甚意思,出来之后齐在慈宁宫,太皇太后方赐了早膳,因人数众多,只太皇太后、太后康熙比皇贵妃单设一桌坐下,其余人每人坐在椅上有一几单吃。
布膳时太皇太后慢吞吞地嘱咐“再添一双碗筷。”然后招手唤敏若过去,“一个人怪没趣儿的,咱们坐着一处吃。”
这种日子坐在桌前,坐的是地位、吃的是体面。
倒是脸上有光,就是对胃不大友好。
不过宜嫔酸酸的、又很憋屈的小眼神多少在精神上给敏若找回了些快乐。
膳后向太皇太后行礼,亲近的宗室女眷亦在,每人得了太皇太后所赐荷包一枚,恭敬谢恩。
敏若站得离皇贵妃最近,磕头行礼时候在环佩叮当声中清楚地听到了皇贵妃脖子嘎嘣一声响,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要不是记起还在太皇太后殿中,她一定已经万分宝贝小心地捂住脖子了。
起来时她不着痕迹地瞥了皇贵妃一眼,打量她头上戴着的满凤钿,心内讪讪看着脖子就疼。
“脖子”这两个字俨然已经成为了敏若对自由的执念中的象形,健康的脖子象征着她不再作为皇城中卑贱如一根草芥的脆弱生命,而是已拥有了挺直脖子获得健康颈椎的权利。
因今儿个定是好一番折腾,她只带了身体最好的兰芳出来,两位嬷嬷年迈、迎春迎夏兰杜她们要硬生生站一日也是考验体力,站下来了怕得躺一天缓着。
兰芳的体力最好,应对起这样的体力消耗量显得游刃有余,还能在行走间扶一扶懒得其实一步都不想走的敏若,给她借点力。
实在是节庆典礼必不可少好帮手。
敏若在心里第一万次感谢起了先后。
除夕守岁应该是这一日里最轻松的时候了,坤宁宫三面的暖炕都烧得热烘烘的,火盆里燃烧着的松柏发出窸窣的声响,又传出淡淡的松香气。
大家仍是按照位份依次落座,但一年里最喜庆的日子,再严肃的人都紧绷不起来了。
太皇太后的精神头仍不大好,在炕里头倚着凭几歪着,怀抱手炉听晚辈们说笑。
小阿哥小公主们围着太皇太后、太后与康熙笑闹,年岁长大阿哥拘谨些,倒是几个小的笑起来最欢快。
小孩子的笑声最清脆悦耳,好像能叫人一下抛却所有的负担与忧虑。
小娃娃们被逗了一番后,敏若略倚着靠背,半阖着眼听康熙的养女大公主背书,眉目平和舒展。
大公主是恭亲王之女,早年被抱入宫中抚养,因她入宫之后宫内陆续立住了几个孩子,太皇太后与康熙都认为她是有福之人,待她十分优厚疼爱。
大公主先前曾在先后膝下养过数年,蒙先后教诲,与先后亲厚,敏若入宫之后她也曾到永寿宫问过安。她性情颇为斯文温厚——不是敏若这种假斯文,是真斯文,待人接物都温和有礼,又受先后熏陶,平日里颇好诗书。
——在已入学的大阿哥是个偏科的文科学渣一名的情况下,大公主对文学的喜好俨然给了康熙不少心灵上的安慰。
大公主献了首贺岁诗,一下把爱新觉罗家小辈的文化水平拔高了。
康熙简直神清气爽,先夸赞了大公主一番,赐予她一块徽墨一只玉佩作为鼓舞奖励,并道“前些年朕还与你皇额娘说叫你们学琴的事儿,不过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教你们,便暂搁置了。今儿个朕想起来,原是你毓娘娘的琴好,朕想着,往后你也向你与毓娘娘讨教讨教。她的琴极好,你用心学,必有进益的。”
大公主听了先是微怔,但她没有什么厌学心理,也并不抵触与敏若亲近——先皇后病重,敏若入宫侍疾的那段日子,她与敏若是常接触到的。
只是因为先皇后不愿她小孩子在病榻前捧药,不许她去永寿宫侍疾,她那段日子才存在感稍弱。但敏若每日也能见她一面,二人并不算陌生。
因而,她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康熙话音一落,大公主连忙谢恩,原在一边养神的敏若没想事情忽然就落到自己身上了。康熙话已落地、大公主也谢了恩,也没有她反抗的余地,只能答应下。
教小姑娘弹琴嘛,隔三差五抽出一两个时辰结局,不是大问题。
那边太皇太后眯着眼听小辈们说话笑闹,本来半晌没言语了,这会忽然道“二公主和三公主也都大了,到了该学些东西的年岁了。本来,孩子们大了也该学些文字书画,孝昭去前都不忘叮嘱她们日后用心学习,这几年,守着国丧,却都耽误了。”
康熙愣了一下,旋即点头道“是这个理。”
他料想太皇太后这会忽然开口是有什么想安排的,便看着太皇太后静静地等她的下文。
敏若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那边太皇太后端着茶碗呷了口参茶,沉吟半晌,才徐徐道“左右格佛贺是要随着贵妃学的,不妨叫她们也随着贵妃学吧。贵妃颇通文字,教一教她们读书认字还是简单的,再说姊妹们一同学习,相互督促才有进境。”
她说的是满语,敏若这段日子在宫内大环境熏陶下满语突飞猛进,一边听太皇太后说一边在心里翻译成汉语,脑子里头刚反应过来便觉好像一套天雷“轰——”地劈了过来。
她好好地在这坐着,吃水果剥瓜子发呆,她是得罪谁了啊?大过年的,人家都欢欢乐乐,她反而落了个差事在身上。
然而康熙可不知道她这会怎么想的。
太皇太后这样一说,康熙听了也觉着甚有道理,本来他也没指望公主们能学出什么水平新高来,敏若的文化水平他心里多少有数,教几个小公主绰绰有余了。
且他觉着敏若属实算是多才了,能挽弓上马行事爽利有满洲贵女风采,也能读书写字抚琴作画,再到制香煮茶插花这些汉人颇为推崇的风雅事她也都擅长。
若是他的公主们能学到几分,不求样样皆通,通晓一两样,也足以叫他与近臣们好生炫耀炫耀了。
与汉臣炫耀你们家搞的我家闺女更会,和满臣炫耀我闺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比你家的优秀出十万八千里。
这会事情未定,康熙便已略想象出未来的场景,一时心内颇欢喜期待。
再者说,平时听回报,敏若每天在永寿宫慢悠悠读诗作画插花品茶地,小日子过得忒悠闲。每天都在被折子堆里度过的康熙不想承认自己其实有一点小嫉妒她这种悠闲平和的小日子——一想到敏若再也不能每天睡到好晚醒,而是得早早起来教公主们读书作画;每天得讲解书籍教授琴棋得忙得脚不沾地,而不是每天悠闲地煮茶作画,他就好开心!
若再往深了说,以爱女之心出发,这几年他自认对敏若的心性也有些了解。
在康熙看来,敏若是难得的心境平和(入了宫也没折腾着争宠)、不慕名利(有牛痘的功劳也没管他讨什么好处)、淡泊恬静又干脆果决(仙客来日进斗金,干股分红说让就让)之人。
——有这四点先入为主的印象替敏若遮掩着,他很难发现敏若怠懒的性子,在这一点上他显然不如佟皇贵妃识人深刻(这就是对人对事先入为主的后果)。
这四点好处,但凡他的公主们能学到七分,日后也定能受益终身。
太皇太后自不知道康熙顷刻之间已经思虑颇深远,她见康熙赞许地点头,才笑道“那这事可就定下了——行了,不白叫你干活。”
她看向敏若,嗔怪道“日后要教小公主们的功课,可不许再怠懒了,别把公主们都带坏了。论理,她们也叫你一声毓额娘,你教她们是名正言顺的。但我还是替她们出一份束脩给你,叫她们给你磕了头,往后有半师半徒的名分,你可要尽心尽责,她们若有学的不好的地方,不许纵着她们。”
敏若还能怎样?这就是人在炕上坐,活从天上来。
她只得起身应下了,宜嫔不想她一个犯困的功夫自家小公主就要落到毓贵妃手里去了,登时如遭雷劈,什么瞌睡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见几位公主都在康熙的示意下向敏若行礼了,她急忙道“不可啊!”
这话脱了口,她脑袋才跟上自己的嘴,见太皇太后看过来,分明老太太也没拧眉表达什么不快,眼神平常地望着她,却叫她莫名地后背一凉、心里升起恐惧与退缩。
但为了孩子,她还是快速调用自己的脑袋,勇敢咬牙发言道“公、公主们尚小,天家金枝玉叶,何必也长得那么累。何况公主们都还小……”
她正说着话,脑袋转得飞快,无暇分身,自然没有注意到郭络罗常在急切地、在阻拦她的目光。
太皇太后倒是缓缓笑了,“宜嫔说的也有理,天家公主,上天赐的福分给她们,让她们不必似民女一般勤奋针黹维持家计,也不必如阿哥们那般刻苦读书习武,她们只要平安快乐地长大就是,自有皇父庇护一生,可依附在大清这棵大树上。只是……你问问她们,目不识丁、身无所长地长大,真是她们所乐意的吗?”
康熙道“纵是天家公主也不能只安于享乐而不进取学习,正因为她们是天家公主,才应刻苦进取,修得才德兼备,为天下女子典范,才对得起她们的出身与自幼享受的天下子民的供养。”
敏若本来还有些怨念忽然天上掉下一大活,但宜嫔刚才的话一入耳,再加上太皇太后的前半句,她一下就来了精神。
虽然知道太皇太后是主张公主学习派,但她的前半段话还是重重踩在了敏若的雷点上。
敏若转身看向宜嫔,正色庄容地道“纵是天家金枝,纵是女子之身,也不应耽溺于荣华享乐,不思进取,茫然混沌地做一世富贵乡中糊涂鬼。理应刻苦修身,读书以明理、学棋以阔心胸、习字以养精神、学诗学画以冶情操,才德兼美心胸开阔、有于世上立身之本才是女子可为、应为、必为之道!
你自以为养女儿一场只需用心呵护,保她在闺中开花明艳,日后到别家结硕果润草木,一世荣华无忧。但你为何不问问她,她是愿做依托于枝干的一朵花、随风飘曳的飘絮,还是修出立身之本、扎扎实实结根于地?”
宜嫔被她说得一时怔怔,张了张口却呐呐不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