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毕竟学无止境,徐佑知道自己了解的那些东西,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所以,徐佑从不会对自己的知识和成就感到满足,会一直保有一颗好学的心。
到了图书馆,徐佑又是一阵疯狂扫荡,直到正好把自己的借阅额度用完之后,才满意的拖着行李箱离去。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们,对这一情景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了。
“哎,这是徐佑借的第多少本书了?”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我查查哈……已经有一千多本了。”
“这才半年,就借了一千多本书了?他真的能看完这些书吗?”
按照这样计算,徐佑平均每天差不多都要看十本书,才能把借来的这些书都看完。
“不知道,不过他要是不看的话,也没必要借了。再说了,他能发那么多篇论文,肯定与看的书多有关系。”
“哎,听说他研究的是量子物理,不会已经学会量子波动速读了吧?”
“别乱说,量子波动速读是骗人的,哪有那么离谱的事情。不过他看书看得那么快,一目十行差不多是有的。要不然,真不可能看完这么多书。”
几天下来,徐佑虽说没有马上研究透高温超导的机制,但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
而这一次,徐佑无法像之前这样,把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乔森或者王相武,自己只负责科研的部分了。
当徐佑成为实习研究员之后,需要自己进行立项申请,在通过审批后,再开始自己的课题。
对于这些程序问题,徐佑还没有经验,只好找到乔森寻求帮助。
乔森也是直言不讳,向徐佑讲述了课题立项申请的一些事情。
“徐佑啊,其实学校给你这个身份,就是想让你成为自己课题的负责人,这样的话,你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也是属于你自己的。这些东西现在对你来说,可能还无法体现出什么意义。但等你真正留校了,对你评职称什么的,还是非常重要的。”
像徐佑之前发的几篇论文,虽然徐佑是一作,但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这倒不完全是因为,王相武和乔森想要占有这些东西。
只是徐佑刚刚接触科研,肯定是无法很好的去处理这些事情。
现在的乔森也并不介意,让徐佑独自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整個课题组来说,徐佑能取得更多的成果,也肯定是一件好事。
“以后你做自己的课题的话,除了正常的科研部分,还需要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等工作,在投稿、同行评审、以及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进行沟通。”
听到这些需要处理的工作,徐佑也认识到,独自做课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科研之外,还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繁琐的工作。
“当然,等你熟悉了之后,这些工作其实并不算什么。我先跟你说一下立项申请的事情。”
“像你现在想申请的这个课题,属于的是纵向课题。研究课题是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的,因为你不知道未来这个课题到底要花多少钱,所有肯定是申请的经费越多越好,要是经费不够用,那课题可就无法进行了。在项目申请这块儿,可以写得稍微夸大一些,不要太实惠了。”
听着乔森的话,徐佑也不住的点头。
既然徐佑决定自己做课题,肯定是不能太过单纯了,必要的小心思还是一定要有的。
回去之后,徐佑认真的写好了项目申请,并特别强调了一下,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
要是真的能完全搞清楚高温超导的机理,并且寻找到超导临界温度在195k以上的超导体。
其意义自然是非凡的。
而徐佑已经在超导领域发表了两篇重磅论文,阐明了金属原子簇材料的超导理论,并做到了常压下100k左右的高温超导。
徐佑相信,自己还是有申请这个新课题的底气的。
完成了项目申请的递交后,徐佑等待着审批的结果。
在这期间,徐洲又给徐佑带来了好消息。
关于银和铜原子簇的制备,也有了新的突破。
这其中,徐佑所构造出的势能函数,以及编辑的一套算法,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徐洲在材料制备上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徐洲将新制备出的材料,寄到了蓟大的乔森实验室。
因为这些课题,是上学期乔森所申请的课题,还不算徐佑独自进行的课题。
当然,这并不影响徐佑继续上学期的实验,毕竟一作的身份,还是徐佑的。
“徐……徐研究员好!”
袁冬见到徐佑之后,直接改变了对徐佑的称呼。
“师兄,叫我徐佑就好了。我还不是正式的研究员,只是在做研究员的工作而已。”
“可别叫我师兄,还是叫我小袁吧。研究员和研究生的地位可是天差地别的,叫我师兄我真的是愧不敢当。”
按照级别来说,研究员跟教授是属于一个级别的,只是研究员的精力都在科研工作上,不需要进行教学。
可徐佑也清楚,自己的正式身份也不过是一个本科生而已,叫袁冬师兄还是天经地义的。
袁冬看着徐佑做实验的样子,知道徐佑多半又是来测电阻的。
“怎么,这回又要发现几个超导体了?”
“不好说,看情况吧。”
这一次,就算徐佑又测出几个超导体,袁冬也已经不会感到多意外了。
袁冬对于徐佑申请项目的事情,也是有一些耳闻。
相比徐佑申请的这个新项目来说,测出几个超导体,确实也不算什么了。
要是真能把高温超导的机制研究透,别说发什么《natre》。
搞不好,都可以把诺贝尔物理学奖直接颁给徐佑了。
当然,既然袁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在物院里,徐佑申请的这个新项目,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对于徐佑的这个课题,大家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